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最新章节。
诸子百家散文(22)
9、《荀子》
荀子的主要着作:
2)《天论》—2
译文(参考):
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是有常规(客观规律)的。不会因为有了贤明的尧才存在,也不会因为出了暴虐的桀就消亡。用符合客观规律的措施对待自然界,就吉利,用违反客观规律的措施对待自然界,就危险。
加强农业生产并节约费用,则不会贫穷;衣食(等生活资料)充足而且活动适时,则自然界就不会损害人类(健康);遵循客观规律(办事)而且没有差错,则自然界就不会使人类遭受祸害。
这样,水灾和旱灾都不能使人饥饿,寒冷和暑热都不能使人得病,都不能使人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危险)。
农业荒废而且奢侈浪费,则自然界就不能使人富裕;衣食不充足而且行动消极、懒散(不积极从事生产劳动),则自然界就不能使人丰足;违反客观规律而胡作非为,则自然界就不能使人吉利。
这样,水旱灾未到就会饥饿,寒暑未侵袭就会得病,自然灾害未至就会遭受危险。无论在太平时代遇到良好天时,或遇到殃祸,都不可以抱怨自然界(天),即使在乱世也同样应这样(不怨天)。
因此,把自然界与人类区分开来,才是最高明的人。
百物都由天生,不用人为而自然成长,不待人求而自然得到,这是自然界的职能。象这一类的事情,虽深远,其人(明于天人之分的高人)不会加以思虑;虽广大,不会致力去做;虽精微,不会去体察:这就是人不与自然界争职能。
自然界有四时的自然顺序和变化,地有其财(地面上生长的动植物和地下蕴藏的矿物等);如果人能采取恰当的修治措施,顺应自然规律,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天、地的自然条件。
如果放弃利用自然的恰当措施,而空想天地的恩赐,那就糊涂了。
众星相随旋转,日月交替明照,四时轮回运行,阴阳变化无穷,风雨普施大地,万物各得阴阳的调和而生息,各得风雨的滋养而成长,无需人为地施加有意识的活动,就会见其功效,这是因为自然界原本具有的神妙作用。
(人们)都知道自然界万物生长的结果,却不知道自然界无形的神妙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天(大自然)的神奇所在。唯有圣人但修人事以制驭自然,而不冥想自然的究竟。
自然界的职能已经建立,功效已经形成,人具有身体和精神,内藏好恶、喜怒、哀乐,人的性情是受大自然影响的;
耳、目、鼻、口、身体,各有其职能而不能互相代替,这些都是人类生理上自然具有的感觉器官;
心在胸腔之内,管理(统帅)着五官,称其为天君(指思维器官“心”);人利用、,改造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矿物等,以奉养人类,这称之为天养(即自然界的供养);
人的需求若能与自然界相顺适,就能造福人类,若相违逆就会造成祸害,这称之为天政。
如果把心搅得昏暗,把五官的功能搞乱,不能改造利用自然界的各种资源,不知道养生之道,违反保全人类生存的原则,违反人的自然感情,好恶喜怒哀乐无所节制,由于上述种种错误,丧失了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一切功能,就会遭受巨大的灾祸。
圣人能使思维保持清醒,能使五官正确发挥功能,能完备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能顺应自然规律,能保养好自身的健康,能保全自然界对人类的功能。
这样,人若能做到以上能做到的所有事情,而不去做所做不到的(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就能使天地尽其职能,使万物都为人类所利用。
人的行为会变得周全、有条理,身体会得到很好的保养、生活得很舒适,生命不会受到伤害,这就是所谓的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顺应和利用自然。
因此,最灵巧的人不会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最聪明的人不会脱离自然条件去空想。
人们对于天有所认识,就能根据观察到的天象,来预测以后发生的变化;对于地有所认识,就能根据不同的土质,去种植适宜于生长的植物;对于四时有所认识,就能根据四季节气变化的次序和规律,去处理农事;对于阴阳有所认识,就能根据阴阳之协和,去调理万物。
掌管天文、历象等方面的官员,研究、掌握自然现象和规律,从而指导人们遵循这些规律去做好应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