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最新章节。
战国时代的历史散文十分丰富、兴盛,主要有孔子编撰的《春秋》,记述了各国的大事,并对事件作了一些评断。就是所谓“微言大义”,属于编年史。
还有《国语》和《战国策》,是依照国别来记述各国的一些史实。《国语》所记包括周朝和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战国策》所记包括战国时代东、西周和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国。
另有记述齐相晏婴言行的《晏子春秋》,专记晏子一个人的言行。共八篇,215章,每一章记载他生活中的一件事。
这部书极力写晏子的“节俭力行”。勇于谏诤,聪敏机智,刻画出了晏子这个人物的形象。文章写得明白畅达,容易读懂。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所纂(zuan音)集的一部书,共33篇,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截至六国灭亡时为止。
《战国策》中的一些作品在艺术上有相当高的造诣。
《战国策》不是“一家之言”的撰述,故在思想上有一些混杂,在混杂之中贯穿了纵横家的思想,它所记述的也以纵横家的事迹为多。
《战国策》中有的部分写了一些义侠之士,如《赵策》中的鲁仲连,《魏策》中的唐且,《燕策》中的荆轲等。书中所记人物有的有民本思想。书中还有一些歌颂正义、机智、勇敢的地方。全书内容比较复杂。
《战国策》在文笔上长于铺陈,有声有色,具有当时文章的辩丽恣肆的特点,很注意炼字炼句。有许多词采绚烂、感情充沛、酣畅淋漓的篇章。对后代的散文家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以下向读者介绍几篇《战国策》的原文和释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
释义:
这篇文章写了邹忌能从个人小事联想到国家大事,进谏齐王,齐王虚心纳谏,广开言路,励精图治,使齐国大强。
通过这个事实,揭示了“治国必须广泛听取臣民意见”的道理。这是含有民主性的有益经验。
文章描写细腻,委婉生动。邹忌从妻、妾、宾客的赞美自己,体察到直言之不易;
从而以小喻大,劝齐王去蔽纳谏,亲切诚恳,说理浅易而发人深思,说服力很强。
后半篇写齐王下令后,情况三变,直到四国来朝,历历如绘。
“战胜于朝廷”的结论,就显得非常自然有力。
但末尾所说:“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属于夸张,不符合事实。
译文(参考):
标题:邹忌(齐相)劝谏齐王倾听采纳臣民的批评意见
正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古代的尺比现代的尺短),形貌很俊美(容光焕发,风采不凡,非常漂亮),一天早晨,把衣帽都穿戴得整整齐齐的,照着镜子问妻子:
“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俊美?”
妻说:“你更美,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呀!”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忌不相信,又问妾:
“我与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更美?”
妾说:“当然是你比他美,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啊!”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地来,忌与他交谈,问客人:“我与徐公相比,谁更俊美?”
客人回答:“徐公比不上你俊美。”
第三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认为不如他美。再照镜子细看自己,远不如徐公漂亮。
夜里,睡下来思考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