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最新章节。
朱重八解释道:“初闻韩力说,此事源自那**,咱也是厌烦,不愿意污了耳朵。
但一琢磨,既然韩力都说此法胜过咱们大明后来设立的内阁制度,为什么不听听?
倘若真的实用,不妨取为己用。
想一想,使用那**的良策以助大明兴盛,既能让咱们的大明更美好更强盛,还能有效防止其他**腾飞、取代咱们大明,
岂不是快事一件?”
听罢,朱标眼前突然闪现一道光芒。
父亲说得有理!
同一个事务,从不同角度来看,结果完全不同。
要说无耻厚脸皮程度,他自己实在还差得远。
朱标心中暗想,这个仁孝太子还需多多向自己的父亲学习啊!
再回忆起初朱重八叮嘱自己不要过于执于颜面的话语,在当前情境下更是领会更深。
由此看来,自己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向父皇借鉴。
过去受儒家教育影响太深,朱标屡次觉得父皇做法不尽合理。
韩力的一番剧透,让朱标了解到后世那些号称满腹经纶的文官们,到底做出了哪些事情;也知道了大明终结后,继起者又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这些内容悄然改变了不少朱标的既定看法。
他开始意识到,或许应该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父皇过往的一切决策。
并且从父皇那里学习到一些别处无法传授的能力与智慧。
朱重八说完之后,韩力心生感慨:尽管自己已经竭尽全力做了许多,可还是不能迅速实现将朱氏父子送走的目标。
随即他便介绍了一个重要的制度,“这种设置被后人称为军机处。
它诞生于清朝雍正时期,起初是为了应对西北战事,设立了一个用来紧急处置军务、辅佐皇帝理政的机构,并配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职,而这些职位通常都由其他部门人员兼任……后来随着时间发展,军机处逐渐演化为清朝中央权力中枢之一,一切军国大事尽归其掌控,且完全受制于皇帝一人。
可以说,这是服务于皇帝个人的高级秘书团队。
尽管在实际中它是朝廷最高的权力机关,但形式上始终维持着一个临时设立的性质,同时,在组织架构和官员配置上缺乏明确规范,无固定品级亦无相应俸禄。
而所有诏令无需经内阁审核,便可由军机处直接送达相关人等。”
就这样,经过一阵细致讲解,他把所能知悉的内容完整传达给两人。
“真是没想到啊!这大清居然也能出一位如此有能耐的人物——我指的是雍正。
这位帝王能力实在值得称许!”
听完解释,朱重八由衷叹道。
朱重八一向秉持事实求是的态度,虽然对于后代的作为满心抵触,但在接触到雍正关于军机处的构建及作为后,依旧给予了积极评价。
“我个人更觉得雍正远胜康熙与乾隆,他的力就怕是他这俩父子努力追赶都不一定能够达力的地步。
特别如那糟蹋祖业却洋洋得意的乾隆,若是没了其父打下的根基保障,哪有今日这份从容挥霍的局面?哪里谈得上吹嘘盛世?”
韩力听到这些话表示赞同。
相比于康熙与乾隆这样名声显赫的两位,夹在中间看似平凡的雍正确实很好地起到了连接并巩固的作用。
“一个并无常设班底且不具正式等级地位的小机构竟然承担如此重要职能……这个办法太妙了!”
朱重八对军机处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难掩激动神情,“相较大阁老们组力内阁,军机处模式无疑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皇权,使权力更加集中而不至于外泄,甚至能减少宫廷内部纷争等诸多问题。”
一旁默默倾听的朱标也同样陷入沉思之中。
随着年纪增长,他也逐渐接手了部分朝政实务操作,加之平日所学以及对韩力讲述内容消化吸收,他已经清楚理解各类职官体制运作原理及相互关系。
所以在了解军机处功能后立即捕捉到其中蕴藏的优势价值。
之前,他从未想象过后代政权竟能设计出如此精巧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若不是父亲这次坚决要求认真了解下大清朝这个所谓军机处的运行模式,怕真要错过这一绝佳典范了!”
此念头一闪而过,使得朱标不由自主提升警觉:原来世界总是在不断前行变化,唯有保持开放姿态才能真正抓住每一次契机。
自己必须从这件事里学到教训。
以后绝不能再过度自负。
即使内心十分厌恶甚至看不上对方,表面也得严肃以待,观察对方是否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吸收敌人的优点,并用这些优点反过来对付敌人。
这样的思维方式确实高明。
不知不觉中,朱标已经收获不少。
但一想到自己很可能活不过十年,他又不免心情低落,意志消沉。
还没等父皇禅位,自己怕是已经不在了……好像学再多也没什么意义……
然而这种消极情绪只持续了片刻,就被朱标强制压抑下去。
无论如何,他都是大明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