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古代被娶娇妻》最新章节。
小村里,有了姜木生的助力,夜晚蒸糕与炒板栗的成果竟达到先前的三倍之多,主要材料也一应俱全。望着满当当的收获,大家虽疲惫却难掩喜悦,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回去后,小孩儿躺在床上,一边跟陈疾念叨着这些能卖多少钱,一边像村里老娘儿们一样八卦姜儿舅给柳杏儿银钱做嫁妆的事儿,说着说着就累得睡着了。第二天天未亮,谭墩子便来接人。姜氏曾拒绝柳二顺前来,可不见他身影时,心中还是难免失落又夹杂着一丝解脱。此次,姜木生和柳杏儿前往县城,她则留下继续在山坳打板栗。而柳杏儿二人到县城后直奔茶楼,那茶楼掌柜尝了一粒板栗,瞬间眼睛放光……
姜木生笑着将手中物递给掌柜,柳杏儿在旁贴心建议加热会更香,可掌柜却未放在心上。接着,柳杏儿又拿出一块板栗蒸糕,热情推荐掌柜留作茶点售卖,还讲出用蒸锅散发香味引客的妙招。掌柜尝后,觉得味道极佳,提及昨日就听客人夸赞哑婆那儿的蒸糕,好奇询问柳杏儿与哑婆关系。得知只是合作伙伴后,掌柜摸着胡子连称“好”,随后询问板栗蒸糕的价格。柳杏儿说出四文的价格,并解释缘由,还为掌柜分析在店内的售卖价格。
店铺中,掌柜的听闻柳杏儿一番话语后,不禁哈哈大笑,直夸这小媳妇是做生意的好料子。姜木生看着柳杏儿,恍惚间忆起未出阁时同样利落大胆的妹妹,眼眶忍不住又湿了,强忍着不让眼泪落下。此次柳杏儿带着一背篓板栗蒸糕前来售卖,还和谭墩子一同进城。掌柜的算完账,提出抹掉零头给两千七百文,柳杏儿爽快应下。姜木生拿着这二两多差点三两的银子,仿若置身梦中。他一个走乡串户的货郎,一直渴望做成大买卖,如今梦想成真,内心激动不已。而掌柜这时又抛出橄榄枝……
掌柜的面色平静,一句“钱交割清楚了”,瞬间打破了周遭的宁静。姜木生站在一旁,激动得双手不停地搓着,嘴里念叨着:“两百斤啊……”那声音里满是兴奋与期待。掌柜微微颔首,目光投向姜木生,问出一句:“你们能弄出来么?”这看似简单的一问,却仿佛带着千斤重量。姜木生毫不犹豫,狠狠地点了点头,大声回应:“能!”那坚定的神情,仿佛在宣告着一场不容置疑的胜利。
一桩买卖正谈得火热。四十文钱一斤,两百斤那可是八两银子!柳杏儿扯着姜木生的袖子,提及银钱多需签契约一事。众人也附和着让掌柜立约,生怕板栗砸在手里。掌柜提笔写下契约,姜木生和柳杏儿吃下“定心丸”。之后,姜木生好奇掌柜板栗的去向,掌柜如实相告。告别掌柜后,柳杏儿带着二舅来到哑婆婆摊前。哑婆婆看到柳杏儿笑意盈盈,用手势表明早已准备妥当。柳杏儿忙着放栗子蒸糕,还掰着指头,仔细地跟二舅交代去铁匠铺要买的东西,
姜木生跟着谭墩子去准备一天两百斤糖炒栗子的生意,这边柳杏儿扯着嗓子叫卖包子馒头,还喊着买包子送骨头汤,瞬间吸引众多人购买,哑婆婆又忙碌起来。杜秀才黑着脸出现,想找柳杏儿说话却被无视。他掏钱买包子还花钱买了个位置,却嫌弃同桌粗鄙,包子一口未动。等柳杏儿卖完包子又开始卖栗子蒸糕,杜秀才请假来找她,她却只顾生意。杜秀才恼火不已,他怀念曾经温柔胆怯的柳杏儿,终于忍不住让柳杏儿别卖了跟他走,柳杏儿不理会,杜秀才伸手去拉,却被人推搡开,
当街之上,气氛剑拔弩张。杜秀才刚要对一女子有所举动,便被两个捕快推搡开来。杜秀才急忙拱手解释,却被女子柳杏儿打断,坚称不认识他。捕快不由分说将杜秀才赶走,杜秀才气得脸色煞白,拂袖离去时那眼神让柳杏儿满心不适。赶走杜秀才后,串脸胡捕快向柳杏儿要三十个蒸糕。柳杏儿想以蒸糕作为谢礼,毕竟这两个捕快已连着两天帮她,还希望他们多照顾哑婆婆的摊位。可捕快却把铜板放到桌上,称当差拿月钱就得干事,不能犯错误,不然会被大人打板子 。
在古代,吃拿卡要之风似乎难以杜绝,可柳杏儿却惊觉此地捕快竟异常清明。捕快提到“大人”,让她猜测县令大人必是手段了得的清官,毕竟小吏扎根当地,若县令无方,被阳奉阴违甚至架空都有可能。这素未谋面的县令,就此在柳杏儿心中留下好印象。这时,捕快自报家门,称姓谭姓张,还让柳杏儿在县城遇麻烦就找他们,提名字也行。柳杏儿大喜过望,深知做生意怕麻烦,能与捕快交好求之不得,忙不迭道谢,还提议让舅舅请喝酒,捕快却摆手拒绝,捕快帮了柳杏儿一点儿小忙,却不敢接受老太太可能反对的酒,柳杏儿心领神会,送上精心留存的糖炒栗子。捕快收了心意后,赶忙带着县令大人要的蒸糕回衙门。见到县令崔知义,捕快提及柳杏儿的好心与馈赠,崔知义却不以为意。在他眼中,穷乡僻壤的村妇能做出什么美味?
柳杏儿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平平无奇的一天,竟会撞上大运!那个穿着洗旧带补丁衣裳,看起来和普通百姓毫无二致的哑婆,居然是县衙老太太!蒸糕售罄后,柳杏儿给哑婆结账,还贴心留了糖炒栗子和栗子蒸糕。哑婆欣然收下,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她。柳杏儿打开,只见上面字迹苍劲有力,写着暖心话语。帮忙收完摊,柳杏儿与哑婆约好明天再见。此时姜木生采买归来,谭墩子牛车上堆满货物,他们腾出位置让柳杏儿上车。柳杏儿要去杂货铺和粮铺补货,姜木生也打算等这边忙顺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