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第30章 这逆风局,很棘手啊(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最新章节。

好嘛,前脚李承乾成了朱标。

后脚李世民就来了。

这该死的命运啊。

李世民整理了一下脑海中的记忆,来到铜镜面前坐下,看着这份容貌。

嗯……没俺老李帅气啊!

那就不用担心打破相了。

李世民左手抬手啪啪给自己脸上甩了三个巴掌。

“妈的,你朱元璋是怎么把局面作到这个糟糕,你这皇帝是怎么当得这么失败的?一个开国皇帝,怎么混成这鸟样的?

为人丈夫,你宠妾灭妻!为人兄弟,你过河拆桥!为人子孙,你不孝祖宗!为人君王,你兔死狗烹!

为人父亲,你打压儿子就算了,还整个鞑虏儿媳!眼下更是人心尽失!为人臣子,你弑君篡权!小明王咋死的真无人知吗?

做皇帝,苛责群臣,你怎么敢的啊?你这他妈不是逼他们去贪吗?而且你还双标,富养皇族穷养官!

怎么,治理天下是靠皇族还是靠官员你分不清吗?官子为啥两个口?因为你得喂饱上面那个口啊!

你只有喂饱上面那个口,他们才会去帮你喂饱下面那个口!你这不是逼官员去吸百姓的血吗?难怪各地起义不断!

朕真他妈不理解你干的骚操作,虽然你驱逐鞑虏是摘了桃子,但好在你摘成功了,胜者为王败者贼,这名声落你头上了。

但是你他妈的在帝王庙里供奉鞑虏干啥?朕在里面被供奉朕高兴,但是你把朕跟鞑虏供一起,朕很不高兴!

而且,你丫的恢复中华,这大好的名声,你反手跑去承认元朝当正统!你知不知道在你承认的那一刻你就输了!

本来你驱鞑复中就水分不小,你丫的还整这骚操作,现在这局面你让朕怎么办?让朕怎么破局?槽!”

李世民气得又给自己三巴掌。

这回用的是右手,左右脸各打了三巴掌。

前期抗元,是陈友谅、张士诚、刘福通、韩林儿扛着的,老朱在后面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坐看神州沉浮。

等到前面打得差不多了,朱元璋直接一波横扫。

俗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陈友谅从起义开始就没跟元朝有来往,一直都在驱逐鞑虏。

而朱元璋跟元朝有来往,当年义军看起来要输,朱元璋暗中给元朝送礼,元朝派使臣前来册封朱元璋江西行省平章政事。

可是没多久局面反转,义军要赢!

朱元璋就拒绝了册封,继续猥琐发育。

察罕破汴梁,下山东,海内震动,我太祖遣使通好,察罕亦致书相答,已而,有张昶、马合谋至,以江西行省平章授太祖,太祖闻察罕死,不受。

元朝遣户部尚书张昶、郎中马合谋、奏差张琏赍龙衣、御酒、八宝顶帽,荣禄大夫、江西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宣命诰书。

《明史·太祖本纪》记载,冬十二月,元遣尚书张昶航海至庆元,授太祖江西行省平章政事,不受。

朱元璋现在这局面,对李世民来说可谓是天崩开局。

驱逐鞑虏,本就是摘桃子行为,但是谁让老朱赢了呢,但是老朱的操作就很让人懵圈。

驱逐鞑虏成功,帝王庙内就把元世祖供进去,后来帝王庙突然起火被烧,重建之后老朱又新增三十七位臣子进去,这三十七位臣子,元朝的占了五位,名单可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关于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穿成何大清同父异母的弟弟--何林清,四合院里头想要占便宜的众禽兽傻眼了!何林清刚踏入大院就发现,贾张氏在傻柱门口撒泼打滚要把傻柱送进去,要不然就得把房子让出来!三个大爷和四合院所有人都在冷眼旁观,何林清冷笑着反手狠狠教训了贾张氏……众禽兽这才发现何家杀出了个活阎王叔叔!
福宝宝
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
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
关于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59年,夏天,原身因父亲身死悲伤过度,结果王军来了,带着原身的不甘,然后从乡村走向城市,创出一番天地……
飞翔的军子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我在永乐当灾星:韩力穿越成宁国驸马那夜,朱元璋连夜熔了御赐金瓜子:驸马要是敢碰我闺女,剥皮萱草都算轻的!谁知韩力一开口就报丧:公主二十天后必薨!当朱元璋发现女婿不仅能预言靖难之役,还能复刻蒸汽机图纸,当场把摔成烟花:竖子!你这是要提前把老四逼成永乐大帝?史书记载:洪武十六年,朱元璋抱着炸成烟花的仰天狂笑:好!好!好!这才是朕的好女婿!
脑袋蒙蒙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在老朱手下干活,本着摸鱼的心态,谁知实力不允许,这官越做越大。战战兢兢中,郑雄鼓起勇气上了奏章。“臣,乞骸骨老朱“哥屋恩
郑家老二
堪破三千世相
堪破三千世相
关于堪破三千世相:本书中的所有内容均属杜撰,不代表真实情况。本书是对人情世故的本质解析,揭示人际关系中更隐蔽的博弈维度。夫鸿蒙初辟,人伦肇始。往来成古今,交游化经纬。今有世道幽微处,潜龙隐鳞,白虎藏爪,非明镜无以照形,非灵枢何以度势。故作此篇,解构人间棋枰,勘破三千世相。是书凡六十卷,暗合甲子轮回之数。论市廛之交、庙堂之谋。析情伪之本,辨欲念之根。立九变之法,设六奇之策。昔太史公云:究天人之际,
湿水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