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

第30章 一箭双雕!(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最新章节。

当弓箭射在树上的瞬间,头狼像是被激怒一般,朝着刘守义咧嘴呲牙!

老三刚醒过来,睁眼便看到这一幕,又吓晕过去!

慢慢的,六头狼将他们围住,明显是打算撕咬。

就在这时,一道白光闪过!

“嗷!”

刘守义惊慌之际,只看到自己面前的狼轰然倒在了地上,背后还插着两支箭矢!

突来的尖叫声让狼群出现动荡,它们掉头朝着对面吼叫!

‘嗖’‘嗖’‘嗖’

令人震惊的是,谁也没看到有人,但一道道箭矢飞来全部射中饿狼的身上!

更重要的一箭穿透两支狼头!

刘守义惊的眼睛都不敢眨一下,他瞪圆了眼睛朝箭矢飞来的发现看去,原本还有些模糊,定睛一看,树上蹲着个人!

那人十分眼熟,不就是方才离开的陆行舟!

此时陆行舟正举着弓箭瞄准最后的两只狼。

仅剩的两只小狼根本无法抵抗,慌乱的四处逃窜。

等它们跑开后,陆行舟从树上跳了下来,“受伤了吗?”

他一边问刘守义他们,一边拔下狼身上的箭矢。

本来带的弓箭就不多,还是得重复利用。

“没、没受伤!”

刘守义带着颤栗,咽口水说道。

伴随着两人的对话,其他人渐渐从狼群的恐怖中缓过神来。

他们刚缓过神,便冲到陆行舟面前。

“大当家的,刚才你是怎么做到的?竟然一个人对付六只饿狼!”

“是啊大当家的,刚才你射箭简直是百发百中啊!”

“太厉害了,大当家的实在是太厉害了!”

“我也想像大当家的一样厉害,我也想弄死饿狼!”

瞧着他们激动热血的样子,像是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孩子。

其实仔细算算也是,除了刘守义二十好几,快三十的样子,其他人要么二十出头,要么不过二十。

可不就是一群孩子么?

“你们想学,我回去教你们。”

陆行舟擦掉箭矢上的鲜血,放到身后的箭袋中,接着说道:“现在每个人背一头狼,前面还有我打到的野鸡,飞鸟,兔子,傻狍子。”

众人听着陆行舟依次说出打到的猎物,可谓是惊讶完还是惊讶。

“这么短的时间就打到这么多猎物?大当家的您简直是神了啊!”

年岁比较小的男孩眼中全是羡慕。

陆行舟问他:“你多大,叫什么?”

“大当家的我叫来福,今天十七。”来福说。

陆行舟点点头:“是个好名字,走吧。”

四头狼被捆住背上,十多个人全然忘记之前的疼痛,激动的跟着陆行舟走。

之前大家都见过陆行舟的身手,却不知道陆行舟竟然如此厉害。

过去的路上,大家嘴里就没断过‘百步穿杨’‘百发百中’这样的夸赞的词语。

对此,陆行舟并不理会。

管他们说什么,眼睛里只有出现的猎物。

随便举起弓箭,一发便中。

于是就出现这样的场景,陆行舟走在前面打猎,后面的人跟着捡猎物。

从山脚走到半山腰,并没有走出多远的距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苏城穿越大武王朝,成为前朝二皇子。开局就被篡位女帝逼去北荒和亲,而苏城听后竟然欣然答应!殿中群臣愕然,怒骂苏城软弱无能,大凉皇族血脉至此中断!但苏城丝毫不慌,甚至憧憬起到北荒后的美好生活!北荒那富到流油的黑土地,多到几百年开采不完的矿产,都是苏城以后称王称霸最坚实的后盾!多年后,女帝震怒。“北荒不是贫瘠寒冷吗,怎么现在粮食充足,能养百万兵马!”“北荒不是蛮夷猖獗吗
凉小城
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
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
关于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穿越港片综合世界,刀光剑影的江湖之中,主角发现自己竟是江湖追杀令的对象。正当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之时,穿越系统及时激活。此后他另立门户,一个在日后名震江湖的字头诞生……
妙笔潜山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关于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穿成何大清同父异母的弟弟--何林清,四合院里头想要占便宜的众禽兽傻眼了!何林清刚踏入大院就发现,贾张氏在傻柱门口撒泼打滚要把傻柱送进去,要不然就得把房子让出来!三个大爷和四合院所有人都在冷眼旁观,何林清冷笑着反手狠狠教训了贾张氏……众禽兽这才发现何家杀出了个活阎王叔叔!
福宝宝
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
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
关于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59年,夏天,原身因父亲身死悲伤过度,结果王军来了,带着原身的不甘,然后从乡村走向城市,创出一番天地……
飞翔的军子
堪破三千世相
堪破三千世相
关于堪破三千世相:本书中的所有内容均属杜撰,不代表真实情况。本书是对人情世故的本质解析,揭示人际关系中更隐蔽的博弈维度。夫鸿蒙初辟,人伦肇始。往来成古今,交游化经纬。今有世道幽微处,潜龙隐鳞,白虎藏爪,非明镜无以照形,非灵枢何以度势。故作此篇,解构人间棋枰,勘破三千世相。是书凡六十卷,暗合甲子轮回之数。论市廛之交、庙堂之谋。析情伪之本,辨欲念之根。立九变之法,设六奇之策。昔太史公云:究天人之际,
湿水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