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

第8章 小娘子谈心(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最新章节。

沈清荷像是被发现了秘密,手足无措的往后退,慌乱摇头,“没..没有。”

见她后退,陆行舟便倾身靠近,一退一进,反倒成了步步紧逼的架势。

沈清荷心头慌乱,眼眶不知不觉酸涩起来。

“别哭。”

陆行舟瞧着小娘子又要掉眼泪,无奈开口制止。

怎么感觉自己有种逼人就范的感觉?

算了。

她胆子小,凡事不能逼的太紧。

“吃饭吧。”

陆行舟放弃追问,走到木桌前,看着热腾腾,冒着香气的饭菜,心里一暖。

曾经,他腥风血雨中闯过,最期许的就是平平淡淡的生活。

两人的饭桌上,陆行舟不开口,沈清荷便不会说话,小口小口的吃着饭,像个小仓鼠一样。

“明天我要上山一趟,时辰断不了。”

陆行舟放下碗筷,暗自思斟,接着道:“你乖乖在家,要是有事就用火点燃这个。”

他将一个木管放到桌子上,这是他磨刀顺手做个简易烟花,只要点燃就能放到天上。

白天虽然把那群人收拾一通,但也难以保证他们会消停,不趁着自己上山,过来欺负沈清荷。

交代完,陆行舟捡起碗筷,打算去外面洗。

沈清荷见了赶紧伸手阻拦,“夫君,夫君别动这些,让清荷来。”

她力气虽小,却懂得用巧劲拿走陆行舟手里的碗筷。

陆同舟敏锐的注意到这一点,眼底闪过诧异,他的小娘子似乎没有看上去这样柔弱。

罢了。

他不打算问,自己也有秘密,怎么能强求别人坦诚相待呢?

“碗筷我来收拾,你有别的事要走。”陆行舟再次夺回碗筷,放到水盆后,拿起院子角落的小碗,回来放到沈清荷手心,“这是去除身上痕迹的草药水,你等会涂抹全身,一月肌肤就能恢复原样。”

沈清荷低头愣愣看草药碗,惊讶的抬起头,“夫君还懂医术?”

“我懂的很多,日后你可以慢慢习惯。”

陆同舟扔下这句话,便到院中刷起碗来。

空留在沈清荷站在原地,白净的小脸难得出现复杂的情绪,半天没有反应。

陆同舟还担心沈清荷因为自己在,不好意思,刷完碗筷,打算继续去摸箭矢和剔骨刀。

可没等他走几步,身后传来柔柔的呼唤,“夫君.....背后....清荷擦不到....”

话音落下的瞬间,陆同舟背脊一僵,脑海中不自觉联想起来,喉咙也动了动。

这话说的真是糟糕。

陆同舟心里犯起哭来,明知道这时候不能碰小娘子,可这小娘子总是无形中勾着他。

月挂枝头,已然是深夜时分。

屋内只点着微弱的烛光,时不时晃动两下,床榻处映照出一对依偎着的两人,气氛日渐暧昧。

床榻上的沈清荷褪下衣衫,只着藕粉色的鸳鸯肚兜,细细的带子穿过腰际,明明是引人遐想的画面。

陆行舟却没有任何萎靡的想法,他的目光落在沈清荷的后背,雪白的肌肤上处处是被鞭打的痕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苏城穿越大武王朝,成为前朝二皇子。开局就被篡位女帝逼去北荒和亲,而苏城听后竟然欣然答应!殿中群臣愕然,怒骂苏城软弱无能,大凉皇族血脉至此中断!但苏城丝毫不慌,甚至憧憬起到北荒后的美好生活!北荒那富到流油的黑土地,多到几百年开采不完的矿产,都是苏城以后称王称霸最坚实的后盾!多年后,女帝震怒。“北荒不是贫瘠寒冷吗,怎么现在粮食充足,能养百万兵马!”“北荒不是蛮夷猖獗吗
凉小城
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
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
关于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穿越港片综合世界,刀光剑影的江湖之中,主角发现自己竟是江湖追杀令的对象。正当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之时,穿越系统及时激活。此后他另立门户,一个在日后名震江湖的字头诞生……
妙笔潜山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关于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穿成何大清同父异母的弟弟--何林清,四合院里头想要占便宜的众禽兽傻眼了!何林清刚踏入大院就发现,贾张氏在傻柱门口撒泼打滚要把傻柱送进去,要不然就得把房子让出来!三个大爷和四合院所有人都在冷眼旁观,何林清冷笑着反手狠狠教训了贾张氏……众禽兽这才发现何家杀出了个活阎王叔叔!
福宝宝
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
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
关于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59年,夏天,原身因父亲身死悲伤过度,结果王军来了,带着原身的不甘,然后从乡村走向城市,创出一番天地……
飞翔的军子
堪破三千世相
堪破三千世相
关于堪破三千世相:本书中的所有内容均属杜撰,不代表真实情况。本书是对人情世故的本质解析,揭示人际关系中更隐蔽的博弈维度。夫鸿蒙初辟,人伦肇始。往来成古今,交游化经纬。今有世道幽微处,潜龙隐鳞,白虎藏爪,非明镜无以照形,非灵枢何以度势。故作此篇,解构人间棋枰,勘破三千世相。是书凡六十卷,暗合甲子轮回之数。论市廛之交、庙堂之谋。析情伪之本,辨欲念之根。立九变之法,设六奇之策。昔太史公云:究天人之际,
湿水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