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的一亩三分地

第32章 且等着吧!(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的一亩三分地》最新章节。

何雨弦将易中海拦了下来,“一大爷,我爹说了,给我们兄妹三人,一人留了二百块钱。”

一人二百!!!

你们踏马的抢钱啊?

易中海听到这里,险些跳脚大骂。

好在最后还是忍了下来,低眼瞄了眼四周,作为一大爷得时刻注意仪态。

不过即便是心理素质再好的易中海,此时也是再难以维持往日笑呵的模样。

一脸的阴唳,沉声呵道:“没有!何大清就给了我二百块钱,让交给你们仨。”

“一大爷,不能吧?在保城,我爹可不是这么说的,要不,让他回来问问?”

闻言,易中海的脸都青了,黑红黑红的,差点被气到脑血栓爆发。

何雨弦演技好,小脸天真,装的跟真的一样。

但傻柱是什么人,易中海再清楚不过。

就凭傻柱那一脸坏笑的模样,易中海就敢肯定,这是他们哥俩合起伙来讹钱呢!

行!

他算是看出来了,你这个小崽子别看人小,最不是个东西,心眼子贼多!

先是自作主张叫王主任过来,现在狮子大开口讹人。

这是吃定他了啊!

叫何大清回来?

说的好听,好不容易弄走,一句话就叫回来,那不白费劲了吗?

“看弦子的模样,不像是说瞎话啊,难不成何大清真给他们几个一人留了二百?”

“我看也不像假的,何大清手艺多好?天天的给人做大席,手里钱多着呢!”

“就是,他一个孩子还能编瞎话不成?那可是好几百块钱啊!”

“你们别忘了,何大清还给傻柱弄了辆自行车呢,几百块钱算啥?”

“嗯,说的对,我看是一大爷见孩子小不懂事,想把钱昧下。”

“要我我也昧下,四百块钱呢!得吃多少地瓜干?”

“瞧你那出息样儿!人家一大爷能稀罕地瓜干?我看是想留着钱买大肘吱吃!”

“对!买大肘子!”

……

眼瞅着院子里的街坊越说越离谱,易中海深知不能再拖了。

这个亏,他认了!

狠狠的瞪了一眼刚才说买大肘子吃的家伙,易中海咬牙切齿的向一大妈说道:“去拿钱!”

“老易……”

“我说!去给——他们——拿钱!”

“哦哦。”

那可怖的模样,直吓得一大妈胆战心惊。

她明白,老伴这是真发火了,忙不迭失的再次跑回家中取钱。

易中海这人心思多,信不过别人,所以他们家的钱全藏在家里。

两人都是从战乱时代摸滚爬打过来的,经历过太多荒谬的事情。

钱存进去,就不是自己的钱了,这样的事情见过不是一次两次。

进去容易出来难,所以即便把钱存到银行有再多的好处,他们也没存。

钱,还是放在自己眼根子底下安全,哪怕是丢了烧了,也比莫名其妙没有了强。

不大会儿功夫,一大妈去而复返,手里拿着厚厚一沓钱。

钱!好多好多的钱!

得快贾张氏回屋了,不然看到这么多钱,不得馋死?

一大妈是数了二十张,磨磨蹭蹭的递到何雨弦手中,“这是二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苏城穿越大武王朝,成为前朝二皇子。开局就被篡位女帝逼去北荒和亲,而苏城听后竟然欣然答应!殿中群臣愕然,怒骂苏城软弱无能,大凉皇族血脉至此中断!但苏城丝毫不慌,甚至憧憬起到北荒后的美好生活!北荒那富到流油的黑土地,多到几百年开采不完的矿产,都是苏城以后称王称霸最坚实的后盾!多年后,女帝震怒。“北荒不是贫瘠寒冷吗,怎么现在粮食充足,能养百万兵马!”“北荒不是蛮夷猖獗吗
凉小城
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
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
关于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穿越港片综合世界,刀光剑影的江湖之中,主角发现自己竟是江湖追杀令的对象。正当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之时,穿越系统及时激活。此后他另立门户,一个在日后名震江湖的字头诞生……
妙笔潜山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关于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穿成何大清同父异母的弟弟--何林清,四合院里头想要占便宜的众禽兽傻眼了!何林清刚踏入大院就发现,贾张氏在傻柱门口撒泼打滚要把傻柱送进去,要不然就得把房子让出来!三个大爷和四合院所有人都在冷眼旁观,何林清冷笑着反手狠狠教训了贾张氏……众禽兽这才发现何家杀出了个活阎王叔叔!
福宝宝
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
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
关于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59年,夏天,原身因父亲身死悲伤过度,结果王军来了,带着原身的不甘,然后从乡村走向城市,创出一番天地……
飞翔的军子
堪破三千世相
堪破三千世相
关于堪破三千世相:本书中的所有内容均属杜撰,不代表真实情况。本书是对人情世故的本质解析,揭示人际关系中更隐蔽的博弈维度。夫鸿蒙初辟,人伦肇始。往来成古今,交游化经纬。今有世道幽微处,潜龙隐鳞,白虎藏爪,非明镜无以照形,非灵枢何以度势。故作此篇,解构人间棋枰,勘破三千世相。是书凡六十卷,暗合甲子轮回之数。论市廛之交、庙堂之谋。析情伪之本,辨欲念之根。立九变之法,设六奇之策。昔太史公云:究天人之际,
湿水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