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的一亩三分地

第27章 遇事不决,拳头解决(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的一亩三分地》最新章节。

“对!至少枪毙他五分钟!”

人群中,饱含正义感的何雨柱嚷嚷的最凶。

看那架势,若是这时候有人给他递一把波波沙,他肯定会毫不犹疑的向一大爷嘴里说的那个恶徒突突一梭子。

一旁的何雨弦看着自己这位傻大哥,十分无语。

你就看不出来这是说你呢?

不行,不能再这么被动了,得主动出击。

一念至此,借着人群涌动,无人注意自己,何雨弦悄悄摸到人群的最后边,一溜烟跑了……

没一会儿,正是群众情绪最激昂之时,图穷匕现。

易中海又又一次的虚按双臂,示意众人安静,随后刀锋直指何雨柱。

“柱子,来,你先站起来,站到院子正中来。”

何雨柱也是听话,不仅站起来了,还把屁股底下的长条板凳搬到一旁,给院子中间腾出一大片地方。

随后双手抱拳,转着圈的给街坊们打招呼。

作为未来的四合院战神,何雨柱以为这是一大爷让他站出来教训那个殴打老人的败类。

十分荣幸,也十分庆幸自己能这么受到重视。

他一定得好好表现。

伟人曾经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何雨柱今天就要借这个机会,让人们好好见识一下他何雨柱不是好惹的!

何家没有了何大清,还有他何雨柱!

何雨柱站在院子正中,活动了两下手脚,做了几个扩胸动作,随后磨脚擦掌的望向易中海。

“一大爷,您就直说那家伙是谁,今天我一定好好教育一下那家伙,也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尊老爱幼!”

易中海嘴角抽搐着维持僵硬笑容,正准备告诉何雨柱一个不幸的消息,有人抢先插口。

“是你!是你!就是你!”

贾张氏跳着一只脚,伸出一只手臂,不住的点着何雨柱。

“还看?就是你这个坏种殴打老人!”

何雨柱不敢置信的指着自己,茫然的问道:“我?殴打老人?”

“对!大家伙都看到啦,他自己承认了!”

“不是,贾大妈,我什么时候承认了?”

贾张氏却是不管不顾,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嚎了起来, “哎呀~大家快来评评理啊,傻柱他打老人,还不承认啊~”

不明真相的群众,见此纷纷开始指责。

“不应该打人!”

“对啊,傻柱你怎么能打人呢?”

“是啊,就算这老虔婆欠打,你也不能动手哇?这不有理变没理了么?”

……

面对周围七嘴八舌的指责,何雨柱头都大了。

看了眼地上委屈的都快哭出来的贾大妈,心里不禁泛起嘀咕,难道真是我打的?

不对!

我肯定没打过她,这老虔婆是要讹人!

反应过来的何雨柱,怒上心来,脸腾的一下就红了,这是被气的。

太不要脸了,这么多人合伙欺负他。

被冤枉的委屈,再加上满脑子的愤怒,使得何雨柱脑子一热,当即高举铁拳,打算用自己的方法维护自己。

遇事不决,拳头解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苏城穿越大武王朝,成为前朝二皇子。开局就被篡位女帝逼去北荒和亲,而苏城听后竟然欣然答应!殿中群臣愕然,怒骂苏城软弱无能,大凉皇族血脉至此中断!但苏城丝毫不慌,甚至憧憬起到北荒后的美好生活!北荒那富到流油的黑土地,多到几百年开采不完的矿产,都是苏城以后称王称霸最坚实的后盾!多年后,女帝震怒。“北荒不是贫瘠寒冷吗,怎么现在粮食充足,能养百万兵马!”“北荒不是蛮夷猖獗吗
凉小城
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
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
关于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穿越港片综合世界,刀光剑影的江湖之中,主角发现自己竟是江湖追杀令的对象。正当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之时,穿越系统及时激活。此后他另立门户,一个在日后名震江湖的字头诞生……
妙笔潜山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关于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穿成何大清同父异母的弟弟--何林清,四合院里头想要占便宜的众禽兽傻眼了!何林清刚踏入大院就发现,贾张氏在傻柱门口撒泼打滚要把傻柱送进去,要不然就得把房子让出来!三个大爷和四合院所有人都在冷眼旁观,何林清冷笑着反手狠狠教训了贾张氏……众禽兽这才发现何家杀出了个活阎王叔叔!
福宝宝
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
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
关于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59年,夏天,原身因父亲身死悲伤过度,结果王军来了,带着原身的不甘,然后从乡村走向城市,创出一番天地……
飞翔的军子
堪破三千世相
堪破三千世相
关于堪破三千世相:本书中的所有内容均属杜撰,不代表真实情况。本书是对人情世故的本质解析,揭示人际关系中更隐蔽的博弈维度。夫鸿蒙初辟,人伦肇始。往来成古今,交游化经纬。今有世道幽微处,潜龙隐鳞,白虎藏爪,非明镜无以照形,非灵枢何以度势。故作此篇,解构人间棋枰,勘破三千世相。是书凡六十卷,暗合甲子轮回之数。论市廛之交、庙堂之谋。析情伪之本,辨欲念之根。立九变之法,设六奇之策。昔太史公云:究天人之际,
湿水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