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富婆与穷小伙的暖情微光》最新章节。
国际学校的邮件在一个雨夜抵达。
雨晴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手指悬在触摸板上迟迟没有点击。窗外雷声轰鸣,一道闪电照亮她紧锁的眉头。
"怎么了?"我放下正在擦拭的铜制酥油茶壶。
她把电脑转向我。邮件标题赫然写着《伦敦国际学校校长职位邀约》。
"他们想挖我去当校长。"雨晴声音干涩,"三年合约,base在伦敦。"
我仔细阅读邮件内容:"薪资翻倍,全球顶尖教育资源,还能带雪儿一起去...这是好事啊。"
"伦敦。"她重复这个词,像在念一道无解的咒语,"距离上海8876公里。"
我明白她的顾虑。过去三个月,我们的酒吧"喜晴阁"刚走上正轨,汉藏文化主题沙龙在文艺圈小有名气。每周五的文化之夜,雨晴都会来客串讲解汉藏教育比较,成为我们的特色节目。
"你不想去?"我合上电脑。
雨晴起身走到窗前,雨水在玻璃上蜿蜒成小河:"我查过了,雪儿的学校就在校区旁边,有中文班。但是..."
"但是什么?"
"欢喜,我们好不容易..."她转过身,眼眶发红,"我爸妈刚接受你,酒吧也..."
我走过去环住她的肩膀,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栀子花香。这香味总让我想起拉萨八月的寺院,阳光透过经幡照在石板路上。
"还记得我们在纳木错说过什么吗?"我轻吻她额头,"不要为彼此放弃天空。"
她靠在我胸前,心跳声透过棉质T恤传来:"可这意味着至少三年异地。"
"先别想那么远。"我捧起她的脸,"问问自己,抛开所有顾虑,你想接受这个挑战吗?"
雨晴沉默了很久,久到窗外的雨都变小了。最后她极轻地点了点头。
"那就去。"我拇指擦过她眼下未落的泪水,"我保证,距离不会是问题。"
她突然紧紧抱住我,力道大得让我肋骨发疼。我知道这个拥抱里有多少未说出口的感谢与歉疚。
第二天清晨,阳光出奇地好。雨晴穿着严肃的藏青色套装去与国际学校的代表面谈,我则开始筹备周五的"汉藏教育对话"特别活动。
"喜哥,这批海报印好了。"实习生小张抱着一摞彩印推门进来,"放前台吗?"
我接过海报,设计是雨晴做的——藏式吉祥结环绕着孔子像,底下用汉藏双语写着"教育:从高原到海洋"。
"漂亮。"我满意地点头,"给合作的文化公众号都发一份电子版。"
小张犹豫了一下:"有个事...昨天工商局的人来抽查,说我们消防通道堆放杂物。"
"处理了吗?"
"嗯,但那人态度怪怪的..."小张挠头,"问了好多关于你个人背景的问题。"
我手上动作一顿:"问我什么?"
"比如你是不是真藏族,有没有利用民族身份炒作什么的..."
一股寒意爬上脊背。自从酒吧走红后,类似的质疑时有耳闻,但第一次遇到官方人员这么直接的询问。
"知道了。"我故作轻松,"先把海报发出去。"
活动当天,酒吧爆满。不仅有常客,还来了不少教育界人士,显然是冲着雨晴的名头。她穿着藏蓝色旗袍配我送她的绿松石项链,在台上侃侃而谈高原牧区的"马背小学"与上海国际学校的共通之处。
"...无论在哪里,教育的本质都是点亮心灵的火种。"雨晴的声音清亮有力,"在海拔4500米的甘孜,老师们用牛粪生火取暖上课;在陆家嘴的玻璃大厦里,我们用VR技术带学生穿越时空。形式不同,初心如一。"
掌声雷动。我站在吧台后调制特饮"文成公主"——青稞酒打底,加入黄酒和桂花蜜。每卖出一杯,就有十元捐给藏区儿童图书馆项目。
活动结束后,雨晴被团团围住提问。我忙着结账时,手机响起。是个陌生号码。
"是扎西欢喜吗?"男声冰冷,"我是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的。"
"您好,有什么事?"
"有人举报你们酒吧涉嫌非法经营民族宗教文化产品,明天上午九点请携带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到支队接受调查。"
电话挂断了。我站在原地,耳边嗡嗡作响。雨晴不知何时来到身边,担忧地碰碰我手臂。
"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我机械地重复了电话内容。雨晴的职业素养立刻显现,她拿出手机开始翻通讯录。
"别慌,我有个学生家长在市民宗委工作。"她快速打字发消息,"先搞清楚是谁举报的。"
那晚我们几乎没睡。雨晴打了无数电话,我则翻箱倒柜找各种许可证。凌晨三点,她终于从学生家长那里得到关键信息。
"是陈明。"雨晴放下手机,声音疲惫。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
"雪儿爸爸。"她揉着太阳穴,"他前同事的老公就在那个执法支队。举报理由是'利用少数民族身份进行不正当商业宣传'。"
我胸口发闷。自从去年圣诞节后,陈明一直表现得很配合,甚至同意雪儿暑假来拉萨。为什么突然...
"我知道了。"雨晴突然说,"上周我邮件告诉他打算带雪儿去伦敦的事。他表面同意,背地里..."
"想通过打击我来阻止你?"我苦笑,"真是高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