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刚毕业,被地府体制收编了》最新章节。
江曲公馆。
吃过早饭的柳均收到了来自系统的提示——有人在调查他。
这让柳均忽然记起自己是无法被监控器正常显示的。
同时系统后续的画面还展现了杨文正等人在监控室的对话,虽然杨文正进到楼上办公室的画面没有,但这已经足够了。
杨文正,柳均从没有小看过对方,对方的地位足以证明对方绝对是人杰。
而此时对方已经对柳均的身份上了心,柳均知道,他的身份不会再隐藏多久了。
昨日在长安万象与乔乐发生冲突时,围观的人太多,以杨文正的能量,想找到他,不会太难。
不过这一切并不被柳均放在心上。
和官方的接触他早已做好了准备,背靠地府的他,底气很足。
此时此刻,他的关注点其实另一件事身上。
乔乐诡异的死法在他人看来只是一些津津乐道的谈资,但对于柳均而言,他一开始就觉得这背后大概率存在着是某些非人存在的参与,毕竟对方的死相着实是古怪可怖。
接触鬼多了,思维也就不一样了。
于是出于好奇心,柳均问了一下地府的鬼差,接着他便知道了乔乐魂魄并没有到地府报道。
一个人死了,按理他的魂魄会到地府报道。
假使对方死了,但魂魄却没到地府报道。
那就只存在两种可能:要么是对方的魂魄遭难了,要么是变成厉鬼了。
随后柳均进一步问了一下档案室的韦应物,作为副主任,他能查询的权限更大。
而对方给出的答案是:乔乐的魂魄已经没了。
至于怎么没的,那就牵扯到了在昨日死去的一个女人。
这女人名叫高莹,在昨日因乔乐而死在了出租屋,死去之时,怨气深重,且她腹中其实已有胎儿,虽未成形,但也同样加重了高莹的怨气。
母子同死,怨气极大,高莹魂魄理所当然的化作了凶灵。
而她的报复对象,第一个就是乔乐。
她杀了乔乐,并将对方魂魄吞噬,然后将其尸体悬挂至立交桥下,按理说怨灵在报仇之后会因怨气消解而自然退散,但由于高莹是母子同死,怨煞极大,加之又吞了乔乐魂魄,她的灵体反而是变得更强大,所以她并没有消散,至今还在人间。
韦应物所能查询的范围就到这了,他告诉柳均,在过去的案例中,像高莹这样的凶灵,在品尝了人类生魂之后便会越发渴望,它们会优先报复造成自己死亡之人的血亲,待对方灭门之后便会将目标放在其他人身上,假使不管,慢慢就会变成祸害。
韦应物的意思是尽早除了高莹。
但在柳均查了查乔家一家的阴德后,他倒是觉得除掉高莹这件事其实不用太急。
韦应物闻言也就不多说什么,只不过他顺便将高莹的档案往下压了压,在地府,恶灵一旦开始侵吞生魂,那其档案就会上到无常衙门的‘扫恶’表上,这个流程是需要档案室进行配合的。
而韦应物的这一举动,则是表明了自己支持柳均的立场。
柳均朝韦应物道了谢后便断开了和地府的联系。
他思考着这件事,心里早有了决定。
高莹得除,但乔家其实也没必要留着,等高莹完事他再出手吧~
如果是旁观者来看,或许会认为柳均在这件事上的处理态度有些不对,但不好意思,柳均这行为并不触犯任何禁忌,不管是天道法则还是地府法纪,都没问题。
别尬黑,他不是不处理,只是一时被其他事缠住了身而已~
这时,郭洁摇摇晃晃的从卧室里走出,她睡眼惺忪的来到柳均旁边抱住了对方,柳均拍了拍对方,道:
“洗把脸,吃饭吧。”
“好~”
...
一处老宅中,贝心面带微笑的看向眼前之人,他主动为对方倒茶,笑道:
“没想到我能见到杨部,不知杨部有什么指示,只要我能办的,我绝不推辞!”
活的越久,贝心就越知道如杨文正这般人物背后的可怕。
他是三秦银行的创始人不假,但对方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培育出无数个三秦银行。
如果说金钱是世俗的通行证,那权力就是金钱的尽头。
“没什么大事,我只想知道,昨日在长安万象,和乔乐发生冲突的那个年轻人,是谁。”
杨文正淡淡说道。
贝心闻言,心中乍起波澜!
对方是在说柳均!
柳均...
贝心想到了自己与老友对柳均身份的种种猜测,这一刻,他忽然意识到,是他二人浅薄了!
柳均,绝不可能是盗墓的人!
否则,杨文正不可能亲自来过问,甚至于还将其他人特意支开!
贝心思绪如电光火石,但话头反应却很快。
“他叫柳均。”
“你们什么时候认识的?”
“就这几天。”
“为什么认识的?”
“经人介绍,我从他手上买了几件瓷器,后续加上了微信,他那里似乎还有瓷器,打算后续再联系。”
二人的问答又快又简洁,就像在审问。
“你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吗?”
杨文正的这个问题让贝心一愣。
对方为何会这样问?
是不知道...还是试探...
贝心思绪停顿了不到一秒,继而无奈摇了摇头。
“让我看看他微信。”
“好。”
杨文正接过贝心手机,在翻看了一番柳均的朋友圈日常后,他道:
“我现在加你微信,你将对方的微信推给我。”
“好。”
面对杨文正的审问与命令,即便是贝心,也只能听话与服从。
做完微信推介后,杨文正道:
“今天的谈话,我就不让你签保密文件了,但你应该也清楚规矩。”
“放心杨部,我懂的。”
贝心点头,他不是没和高位之人打过交道,嘴巴严实是必须的。
这也是能平稳落地的关键。
片刻后,杨文正带着人离开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