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最新章节。
谷雨时节泪纷飞
谷雨时节,正是农民抢抓农时的关键期。小店村村支书韩志云已经在村里的温室旁边守了三天三夜,。
“老韩,你回去歇会儿吧,这儿有我们看着呢。”村民王老汉递过一杯热茶,茶水里漂浮着几片粗糙的茶叶。
韩志云接过茶杯,双手因连日劳累而微微颤抖,茶水在杯中荡起细小的波纹。“不行啊,老王,”他啜了一口茶,声音沙哑,“这批秧苗是咱们村今年的希望,万一有个闪失,大伙儿一年的收成就泡汤了。”
大棚里,嫩绿的秧苗整齐排列,在温湿的环境中茁壮成长。韩志云蹲下身,用粗糙的手指轻轻拨弄一株秧苗的根部,眼中流露出农民特有的那种专注与温柔。“看,根系发达,叶片饱满,可以移栽了。”
清晨的阳光透过塑料薄膜洒在他佝偻的背上,投下一道弯曲的影子。他站起身时突然踉跄了一下,右手扶住大棚的铁架才稳住身体。
“老韩!”王老汉急忙上前搀扶。
“没事,蹲久了腿麻。”韩志云摆摆手,挤出一个笑容,但额头上渗出的冷汗出卖了他的真实状况。
早晨七点,韩志云立即组织管理员开始给各家各户分装秧苗。他亲自点数、记录,确保公平分配。村民们陆续赶来,领走属于自家的秧苗,每个人都会对韩志云说一句“辛苦了”。他只是点点头,继续埋头工作。
“韩支书,您脸色不太好,要不要歇会儿?”年轻的村妇女主任李红关切地问。
韩志云抬头,阳光照在他苍白的脸上,眼角的皱纹里嵌着疲惫。“没事,等忙完了这点活就休息。”他的声音比平时低沉许多,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当最后一筐秧苗被领走时,韩志云长舒一口气,慢慢走到田埂边坐下。突然,他皱起眉头,右手不自觉地按在胸口。
“韩书记,您怎么了?”旁边的村民张婶最先发现异常,她看到韩志云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呈现出不正常的青紫色。
韩志云想说什么,却只发出几声沉重的喘息。他试图站起来,却在起身的一瞬间眼前一黑,整个人向前栽倒。
“老韩!”几个村民同时惊呼,丢下手中的农具冲过去。张婶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韩志云的肩膀,但这位平时健壮的村支书此刻却像一袋面粉般绵软无力,整个人瘫倒在地。
“快叫刘医生!”王老汉大声喊道,声音里带着惊慌,“他在隔壁老李家给孩子看病呢!”
村民们乱作一团,有人跑去叫医生,有人试图给韩志云喂水,更多人围在一旁,脸上写满担忧。韩志云躺在田埂上,呼吸微弱,脸色灰白得像一张旧报纸。
村医刘万和正在给李家的小孩看感冒,听到呼喊声,他抓起医药箱就往外跑。白大褂在春风中翻飞,他一路狂奔。当他气喘吁吁地赶到韩志云身边时,这位老支书已经失去了意识。
刘万和跪在地上,迅速检查韩志云的状况——颈动脉无搏动,瞳孔散大,呼吸停止。“心脏骤停!”他大喊一声,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快打120!”刘万和一边按压韩志云的胸部,一边对周围的村民喊道,“再来几个人,把老张家的农用车开过来,我们得先往镇上送!”
王老汉已经掏出手机拨打急救电话,声音颤抖地向接线员描述情况。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跑去发动农用车,其他人则手忙脚乱地找来门板当担架。
刘万和的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白大褂的后背已经湿透。他严格按照心肺复苏的节奏,每按压三十次就进行两次人工呼吸。韩志云的身体随着按压轻微起伏,但依然没有任何反应。
“让开让开!车来了!”农用车“突突”地开到田边,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将韩志云抬上车厢。刘万和跳上车,跪在韩志云身边继续按压,一刻不敢停歇。
“刘医生,我来帮你!”年轻的村民小赵也跳上车,按照刘万和的指导继续按压。
农用车在乡间小路上颠簸前行,刘万和的双膝被车厢的铁板硌得生疼,但他顾不上这些。他盯着韩志云的脸,心中默默祈祷着奇迹发生。
“有反应了!”小赵突然喊道。果然,韩志云的脸色开始恢复一些血色,嘴唇的紫色也渐渐褪去。又过了几分钟,韩志云的胸部开始自主起伏,发出微弱的呻吟声。
“坚持住,老韩!”刘万和激动地说,手上动作丝毫不敢松懈,“救护车马上就到了!”
十分钟后,农用车终于与镇卫生院的救护车相遇在乡道上。医护人员迅速将韩志云转移到救护车上,接上心电监护仪和氧气。刘万和这才瘫坐在路边,双臂因长时间按压而酸痛不已,白大褂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身上。
“刘医生,您没事吧?”村民递来一瓶水。
刘万和摇摇头,眼睛盯着远去的救护车:“希望老韩能挺过来……”
与此同时,小店村村长刘万顺接到消息后,立即给镇党委书记林小华打电话汇报情况。林小华正在开会,听到消息后立刻中断会议,驱车赶往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