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最新章节。
当省纪委突然到访
星期二早晨九点整,西江镇镇政府的院子里一片忙碌。林小华站在办公楼前,不时抬手看表,又抬头望向大门方向。他今天特意换上了那件黑色西装,领带系得一丝不苟。
“林书记,人都到齐了。”镇长刘仁华快步走来,身后跟着六名党委班子成员,每个人都穿着正装,神情严肃。
林小华点点头,目光扫过众人:“站成两排,注意精神面貌。”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位不到三十岁的镇党委书记虽然年轻,却在短短两个星期内赢得了全镇上下的尊重。
就在四十分钟前,林小华接到县委书记文尚武的紧急电话。省纪委刘正平书记带着考察组没有按原计划先去县委听汇报,而是从石城县县城提前下高速路直奔西江镇来了,还是石城县县委郑书记给他透露的消息,提醒他提前做好准备,免得到时混乱。
“林书记,要不要准备些材料?”副镇长张明凑过来小声问道。
林小华摇摇头:“不用,该准备的早就准备好了。”他的目光沉稳,看不出丝毫慌乱。自从去年推行公车改革以来,他就预感到会有上级来考察的一天,只是没想到会是省纪委刘书记亲自带队。
九点四十五分,远处传来汽车引擎声。林小华整了整领带,深吸一口气。五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镇政府大院,为首的是一辆奥迪A6,车牌是省城的。
车刚停稳,副驾驶上就跳下来一个三十多岁的精干男子,快步走到后排打开车门。一只锃亮的皮鞋踏出车门,接着是笔挺的黑色西裤。省纪委书记刘正平迈步下车,他约莫五十岁出头,身材挺拔,面容严肃,目光如炬。
林小华立即迎上前去:“刘书记好,欢迎您来西江镇考察指导工作!”
刘正平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眉头微微挑起:“你就是林小华?”他的声音低沉有力,“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
“是的,刘书记。我是西江镇党委书记林小华。”林小华不卑不亢地回答,随即侧身介绍道:“这是我们镇党委班子成员。”
刘正平的目光在整齐列队的干部们身上扫过,微微点头,与每个人握手。当握到镇长刘仁华时,他问道:“你们镇的公车改革,具体是谁负责的?”
刘仁华看了一眼林小华,回答道:“是林书记亲自抓的。”
刘正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重新打量起林小华:“年轻人有魄力。走,带我去看看你们的成果。”
林小华引领刘正平一行向礼堂走去,路上简要汇报了西江镇的基本情况。他注意到刘书记的秘书小陈正在后面小声打电话,想必是在向县委通报行程。
礼堂里,全镇近百名镇村干部早已等候多时。见领导们进来,全场立即起立鼓掌。刘正平径直走向主席台,不等主持人开口,就拿起话筒。
“同志们,我今天来西江镇,就是想亲眼看看你们的公车改革。”他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西江镇的做法在全省开了先例,为多年来的公车顽疾开了一剂良方。”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刘正平抬手示意安静:“具体的情况,还是请林小华同志来介绍吧。”
林小华接过话筒,环视全场。他注意到考察组成员都拿出了笔记本,县委书记文尚武不知何时也赶到了,正坐在后排。这个场景让他心跳微微加速,但他很快稳住了情绪。
“各位领导,同志们。”林小华的声音清晰有力,“西江镇的公车改革始于半个月前。当时我们镇有公务用车15辆,每年养护费用高达40多万元。”
他点击遥控器,投影仪上显示出改革前后的对比数据:“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实际工作需要的车辆不超过2辆。于是我们拍卖了13辆闲置公车,收回资金104万元,同时每年节约运维费用40多万元。”
刘正平突然插话:“拍卖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阻力?”
这个问题直指要害。林小华坦然回答:“有。首先是部分领导干部觉得没车没面子,其次是司机岗位的调整问题。”他顿了顿,“我们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一方面合理安排司机转岗。最重要的是领导班子带头不用公车,我自己下乡调研都骑摩托车。”
台下响起一阵轻笑,气氛轻松了些。林小华继续道:“改革后,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公车使用制度。每辆车安装GPS,使用需提前申请,事由、里程、油耗全部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