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最新章节。
“如果有成品,定当能事半功倍!”
楚北毫不犹豫肯定道。
见此,宋应知立刻把案桌上扔得到处都是的线膛枪碎块一一拾起,找了个木桶把其装好。
这才对李游说道:
“走吧,带本官去进火器厂看看。”
这是宋应知任职制造司郎中半个月来,第一次要去火器制造厂,楚北赶紧把图纸收起来,接过宋应知手里的木桶。
“大人,属下这就带着您去。”
楚北抱着木桶走在最前面带路,两人一前一后朝着火器厂走去。
一路上,宋应知不时询问楚北关于火器制造的各种问题,楚北都对答如流。
要说最了解制造司的,当属工户出身的楚北。
自打有记忆起,他就在军器局内长大,从小便对所有的火器制造耳濡目染,再长大些,他接替的父亲的职位,成为新一任军器局主事。
虽只是八品小官,但能够世袭已是楚家来之不易的荣誉。
“大人,咱们制造司才刚扩大规模不久,好多东西都还没备全,一会儿您去了,可别嫌弃才是。”
宋应知摇摇头,对火器厂内的设施条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无碍,你直接带路便是。”
为了方便装船,火器厂的地址同样建在京杭大运河两岸,二人到时,工匠们正在忙碌地工作着。
无一人发现两位主管的到来。
铸造红夷大炮是一个比较费神的工作,一旦分心或者是工匠经验不足,浇筑出来的大炮表面会出现凹凸不平、管壁厚度不均匀的情况,这种大炮在战场上容易炸膛。
宋应知与楚北走进车间,仔细观察着工匠们的每一道工序。
宋应知边看边蹙眉,现有的条件还是太落后了,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人力去解决。
这种模式下,不仅生产速度慢,工匠们的身体也承受着非比寻常的压力。
“楚大人,一直以来,你们都是这样生产火器的?”
看着需要数十几个人才能吊起来的铁水,宋应知恨不得立即研究出一个自动化生产线来。
“大人,这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了。”
楚北苦笑着回道,这里的工匠们由于常年辛苦劳作,大多寿命都超不过六十。
简而言之就是累死的。
“下官曾听说西洋国那边有一种能够替代人力的工具,但皇上派了很多人出去都未能将其购买回来。”
宋应知听着楚北的话,沉默不语。
没来火器厂前,他以为只要设计出先进的枪支和火炮,北夏就能全面抵御外敌。
现在看来,即便有再先进的火器,在北夏的生产条件如此落后条件下,也也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楚大人,咱们制造司的条件,可有给韩大人说过?”
“大人,之前肖大人管理制造司时,曾给韩大人和皇上都提过。”
只是这个意见最后往往都是石沉大海罢了。
楚北一脸无可奈何。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在看完火器厂的生产条件后,宋应知让楚北继续监督红夷大炮的生产,自己则是沉着脸色回了制造司。
默默看着案桌前的各类资料,宋应知满脸愁容。
“唉……”
真是愁死人了,一个工作比一个工作困难。
还是基建比较适合自己。
这边生产力的问题还没解决,那边宫内又派人来了。
板凳都没坐热的宋应知,在看到左凡公公人时,整个人都麻了。
“左公公,您怎么来了?”
作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宋应知自然得打起气氛精神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