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声声慢

第85章 东山水患剪不断,天下理还乱(2)(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李格非或有疑问道“可是采用这种口口相传之法,政令传递是否会有谬误,毕竟千里之外,人言人俗都乃不一样,此法似有弊端。”

赵挺之又解释道“千里之外,是可成谬,但也不至于与官家政令相反,至少远方之人知道朝廷发布政令,早早做好新政准备工作,待官家之政令正式到来,新法之准备工作已经准备停当,岂不是也能让吾法时间节省近半。”

苏轼曰“哦,此法妙也,可以大大节省朝廷传令兵和马匹数量,更可节约大量驿路消耗。”

赵挺之大快且道“是所谓山上之水源源不绝流经人间,故而人间皆有水之润泽,此政令者便如水一样流经人间,且源源不断的流向远方,远方之人便能得到政令以沐皇泽。”

赵煦满意的笑曰“此法甚妙,赵太傅不仅文才了得,谋法也自有一套,煦乃惭愧,未学得尊师之一毫。”

赵挺之急忙谦虚谢之。

各人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片刻之后苏轼又叹息道“政令传递之难已解,可是变法之财何来?如今各项消耗也是巨大,不知如何是好?”

赵煦也叹息道“目今,朝廷缺钱,天下百姓不富,是我宋之憾也,一时间朝廷也无计可施。”

苏轼曰“朝廷已经举令,盐业交易归民间,只愿取税,也只换回此前两倍之资,绢税,丝绸,茶叶,瓷器之税等并无十足的进展。”

范纯仁不满,又反对道“想当年王公之变法,前前后后准备了足有二十年之久,才敢行新法,如今苏子之法未见准备就匆匆而行,此绝非成事之举。”

众人听到范纯仁说话心里都不高兴,历来忠言逆耳,可是逆耳的不一定会被当作忠言,尤其宋人这朝中常态就是昨日的支持者,今日便成了反对者,就算是再圣贤者也不能老听取别人反对之意。张耒者则欲行动将范纯仁撵出去,不过好在有人阻止。

苏轼道“既然范公有此看法,那且看看当今朝中行事如何,说完苏轼命苏迈拿出本次新法用度之册。”

只听得苏迈报曰“新法行使两月以来,朝廷各收盐税,捐税,瓷器税等共计纹银一百二十万两,朝廷用度,驿路兵卒马匹支出十四万两,取新吏支出八十万两,劳军支出四十万两,军饷给付二十万两,各地恤民花费六十万两,京东路水灾二十万两,其他等难计算,此数月以来已亏一百万两之多。”

赵煦叹息道“苏子啊,朝廷至今已出一百多万两,新法可如何维系呀,需尽速制定举措,方能实现长久之计。”

苏轼急忙出言对曰“官家,大宋施政新法必然是需要花钱的,只有先养兵,养民,养吏才能使国家更富,富则税多,朝廷增收才旺。据臣推算,新法施行只有一年到两年之间方能实现收支平衡!”好家伙,苏轼的新法居然白白要花费官家一两年的钱财,这谁能受的了。

赵煦哀叹道“苏子,这种花钱之法非长久之计呀!”

苏轼曰“官家莫要担心,臣已经想到应对之策,新法之行难在始处,只要能捱过这段时间,此后定然可以节省出更多钱财。”

范纯仁讽刺道“苏子之法乃让本不富裕的大宋雪上加霜,倘若此时敌人来犯,吾等当以何应敌?”

苏轼急道“尧夫公莫急,首先,吾等已作养兵之策,待敌来犯,自然可以抵御。其次,如今新法之机,正是宋夏之间休战之时,想我大宋与夏国和议已定,这夏人未必会在此时违背诺言,强行来犯,更何况如今我宋军在历次宋夏之战中都能大胜夏军,夏人未必会自讨苦吃攻宋。”

范纯仁不屑的道“若是真的如苏子所说,那就太好了!”

赵煦突然大笑对众人道“哈哈,既然苏子成竹在胸,吾等也就放心吧!身为一君,若对臣子没有百般的信任,那也当不了明君!”赵煦这话也许在自我安慰。

苏轼也高兴的道“既然官家属意当一个明君,臣自然也当竭力作一个明臣。虽然朝廷有诸多未决之事,但是新法吗,本来就有诸多变数,吾等且行且决之。”

黄庭坚,张耒,李格非,范纯仁等都向赵煦投来赞许的目光,期待眼前这位帝王真的能成为亘古绝今的明君。

于是这段新法策论,好似做了几个决策,也好似没有决策什么,这个主要是因为笔者写的也糊里糊涂的,这么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却没把事情说清楚。不过笔者还是想总结一下重点:首先是册封李格非为京东路宣慰使;其次想另找贤人替代苏辙去做陇右都护(此议未决);第三,政令传递方式由原来的传令官单点多线传递改为平铺传递与单点多线相结合的方式。还有论及钱财用度之道,虽然苏轼极力解释,但是赵煦和范纯仁都只将信将疑。赵挺之虽然也不信,但是也没有反对,蔡京此刻正一心想成为妥妥的苏门之人,毕竟现在苏轼正得势,他自然对苏轼倾进之意。

自新法以来,枢密院就时常出现这种论政,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可是毕竟向太后没有参与这样的议论决策之中,不知道她是否会反对赵煦的诸多决断。赵煦是年轻,可是苏轼呀,怎么看也都不像个贤臣,倒像是一个莽夫,反正就是要花钱。

议定已毕,各自散去。

太后知道最近苏轼等人闹的欢腾,作为一个权力欲望满盈的女人,她自然不能只远远看着。于是他乘着天色(天还没有黑),秘密的召见赵挺之。

赵挺之来到宫中与向太后相见。

赵挺之拱手行礼道“官家,召见赵某前来所为何事?”

向太后急忙问曰“赵公,你最近在苏子之间游弋,可有何种见闻,可说于哀家听听。”

赵挺之急忙道“苏子如今主持新法,有事万千,不知太后想知道哪一件?”赵挺之此刻故意装傻,真是个滑头,其实他只是不想纠缠于苏轼和向太后之间,因为自古做这种窃窃的事儿都皆被认定为小人,赵挺之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他岂能不知这道理!可是他又得了向太后的好处(指赵明诚免试入太学的事情),所以不敢欺瞒向氏,只能装傻不说。

可是向氏毕竟也是个聪明人,要不然无子无嗣的她怎么能在这深宫之中游弋自由。她见赵挺之不好开口,便打趣的说道“那你就讲讲新法之中有关煦儿的事吧!毕竟他是我儿,我自当先关注他!”

赵挺之见太后一开口问到点子上了,于是说“煦君在世为君,勤勤恳恳,尤其是新政以来,更亲身躬行,为新法操持!不失为一个明君,臣与煦君相交多年,知其秉性纯良,性格温顺,世事亲历亲为,为古今君者典范,太后请放心。”

向太后听之表面上非常的高兴,“哦,原来是这样,那我就放心了”可是暗自心里却生乱,因为仔细分析赵挺之这话,没有一句是称心的,都是些场面话,套路话,故而向太后对这赵挺之也嫌隙!就是嫌他办事不力。

既然赵挺之不愿意多说,向太后又不能拿他怎么办,就是不能拿办他,毕竟这世道还要讲求礼数的,太后本不该管束这么多的,赵煦也早应该执掌朝政的。

向太后对赵挺之无计可施,只得命其早早的散去,可是呀,作为一个强女人,他怎么会就这样善罢甘休呢,于是她又命人找来蔡京,蔡京是他安排在新法之中的另一棋子。

是时已经天黑,如此便有“天黑好办事”的说法,蔡京也应了向太后的心思,悄悄的,偷偷摸摸的,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宫中。

见到向太后蔡京急忙问安“官家,深夜唤得蔡某前来,有要事否?”

向太后见蔡京也来这种恭敬客气的语气瞬间不安,如果都是这么客气,哪里能问出什么实事来,于是便直截了当的问曰“我煦儿最近在新法之中表现如何,是否有出格便宜之事发生。”

善于察言观色的蔡京一下子就明白向太后用意,所以蔡京怎么能不附和向太后呢,于是一一道出了实情,大致意思是“一,赵煦授意李格非出任京东路宣慰使,二,伺机替换陇右都护苏辙,三,单点多线传递政令改为单点平推方式。”这是作者的总结,并不是蔡京的原话。

向太后听闻心中也是乱发,此三条煦政既有中意也有反对,也有莫不关心的,故而心中五味杂陈,难以言说,如果非要言说,那就看看下面说的。

赵太后首先对“伺机撤换陇右都护苏辙”极为不满,大骂道“陇右都护乃是国定,岂可一己更改,莫不是让朝廷落个朝令夕改的骂名,如今此事已定快两个月了,这苏辙还在汴京游弋,岂不是违抗君令,若在前朝早就斩首示众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火影之龙王老爷爷
火影之龙王老爷爷
关于火影之龙王老爷爷:成长+复仇。男主穿越,女主重生。有罗生门+可爽可慢热+单女主+不舔木叶,男主“曾经是土着,会为女主兜底,但是不会干涉对方的做法。两个男人养成的女主一边成长,一边打BOSS.最后改造忍界。前期有很多伏笔,153章后的前传会填坑。其实一直在想,如果前面二十多章是前传的话,流量会不会高点。“耐杀王功成名就后,为了“朋友重出江湖。扶贫对象是个重生的漂亮宇智波.当男频的王霸之气遇到了
普普通通一小熊
火爆何爽从四合院开始
火爆何爽从四合院开始
关于火爆何爽从四合院开始:为了迎合广大休闲番茄读者大大们口味,本人本着尽量快速有节奏的满足大家的精神需求,特此经过时空管理局第十万五千二百五十次会议商讨,让主角用火爆的脾气,爆裂的打法,各种世界穿越,主打一个短平快,保证让各位量大管饱,嗨起来,爽起来!四合院、西虹市首富,大明已经结束,正在进行恐怖三国故事,大家可以笑着看哦!
文妙手
大梁逍遥王爷
大梁逍遥王爷
特种兵王李默穿越成大梁闲散王爷,面对新帝猜忌与官场腐败,他深入益州,揭露太守贪腐,肃清官场。从闲散王爷到铁腕权臣,李默凭借现代智慧与军事才能,步步为营,斗权臣、平叛乱、改革朝政,最终逆袭成为大梁王朝的中流砥柱。
蛋黄拌面
边荒枭龙
边荒枭龙
章汉末年,民生凋敝。各地藩王争夺皇位,大打出手。北秦独立,不参与章汉政事,雄踞北方,虎视五胡异族。然,北秦朝中有人吃里扒外,为利益勾结异族、恰逢北秦大地连年干旱,七月飞雪。北秦内忧外患…此时,前世为特种兵与荒野求生博主的方寒,穿越北秦边疆猪头岭墩台,成为一边荒镇戍小卒…
我叫七元
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
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
萧景刚穿越大乾六皇子,便遭人陷害,和战死沙场的柱国公遗女睡在了一起。众臣状告,群臣激愤,萧景惨遭乾帝怒贬!好在这时,萧景觉醒了最强抉择系统!就藩就就藩,你可别后悔!离开繁华京城,萧景来到封地从零开始独自发展。蕃地荒凉?海水稻和一亿两赈灾银我该选择哪个好呢!流民无家?红砖房哪够啊,小洋楼让你们爬楼锻炼身体!北蛮入侵?咦?我这系统还没爆兵呢,我麾下就千万大军了?萧景:不是,我就给你们吃点汉堡,你们哪
香烤秋刀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