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声声慢

第13章 文叔本意荐国昌,事违人心凉(2)(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且说黄庭坚出宫之后即去寻那苏轼,告知入宫的点点时事。

黄庭坚说道“苏翁,今日入得宫中,与官家高论时事,并与赵煦私议天下。”

苏轼急忙问道“结果如何?”

黄庭坚答曰“官家之意尚不明了,只是官家惧怕人臣结党,又复新旧之争,但是赵煦却意在早日亲政,希望我等协助之。”

苏轼道“我早料到赵煦会如此心急,已经等了七八年了,何至于再等上一两年。官家所言结党乃是古今官者都在意之举。吾等皆不为钱财所困,未必会成奸佞之徒。”

黄庭坚回道“纵观前志,诸如王公,身正也未必能撑起一道江山。”

苏轼对曰“是啊,自古变革皆耗费人心,甚至殒身折命。这未来之势未必真如我等所料。”

黄庭坚说“赵煦深宫寂寥,且无人诉说,因此心急,目前赵煦最多见的是赵挺之和蔡卞,此二人如有悖逆,恐会乱其心志,赵挺之寂寂无名,不知其心所向,蔡卞有大才学,但也并非能入吾等之列,或会与吾等为敌。王公新政,得神宗皇帝全力支持,尚且不了了之,我害怕将来赵煦之力未必能比得上先皇帝。”

苏轼道“吾等既然选择了为朝尽忠,当不惧此难,且尽人事听天命。官家可有言关于出兵之事?”

黄庭坚回道“官家所言出兵皆无关痛痒,这些深宫居久之人,哪里懂得国之存续不仅毁在于内,更毁于外。其所言与前番并无出入,可依前例而行。”

苏轼则道“闻当今出兵在即,官家心却不顾。汴京繁务只缠于老臣一身,鲁直可有通知李格非速速归来,以入官道,速解我等燃眉之急。”

黄庭坚对曰“我数日前以苏翁笔锋书信于李格非,如若与我所料,李格非现今已在路途,不日便可赶到汴京。”

苏轼道“如此甚好。”

话说李格非与唐国昌此刻也确实正在路途,接到苏翁急招,不敢怠慢,星夜兼程,日行几十里。历城与汴京相距数百里,李格非更是来来回回数次,轻车熟路的,而对于唐国昌虽然未有来往,但是跟随李格非,亦无所惧哉,正是第四日午后时分,李格非的马车入得陈桥门(汴京东北方向的城门)。一入此门,便入得锦绣之城,此时正值夏初时节,林荫大道上郁郁葱葱,街上行人来来往往,对于李格非来说见多不怪,而对于唐国昌来说却是格外清切,不知不觉中他已经离开汴京十几年了,又见此番情景更是感慨良多,岁月总是如此扰人心魂,那唐国昌曾今也是功名在身之人,内心的思绪更是与凡人有异,经不住之间就吟诵起欧阳文忠的祝春词“把酒祝东风”:聚散苦匆匆,此别离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李格非闻听此言语,知是唐国昌又念往事,情义翩至,遂言“国昌贤弟感怀,非与你同,今晚且同祝东风共把酒,话斯年感遇问苍穹。”

唐国昌笑道“文叔兄莫要在乎唐某之感悟,吾等还是尽快与苏翁相见为好。”

李格非说,“见苏翁自然要紧,但是苏翁之宅离此尚不近也,更何况吾等长途跋涉,衣衫褴褛,更需停息休正,沐浴更衣为上。”

唐国昌遂赞同之。二人择一客栈住下,且饮餐饭,更酌美酒。

第二日,李格非引唐国昌去拜会苏轼。

见得苏轼,唐国昌遂感激情兴奋。

苏轼先说“李文叔归来,且把老夫盼的长久。目前汴京之事更需人手,李文叔归来,可解老夫千愁。”

李格非笑道“苏翁莫急,且看我于历城给你带谁同来?”说完即领唐国昌拜会苏轼。

苏轼见唐国昌,一眼莫名,不知其为何人,遂满脸疑问。

唐国昌遂解释道“唐某曾是王公府上执笔,因曾有误入流民作乱经历,被朝廷关押欲除我性命,幸亏苏翁及王公等一众志气豪臣搭救,吾才得一性命,今知苏翁欲招纳天下之士,吾愿入汴京,听候苏翁差遣,但有所命,无有不从!”

苏轼突然想起来唐国昌的来历,兴奋的说道“哦!原来是故人,怪不得如此熟识。苏某交际天下,相逢而不识之人也多,今未能一眼认得,莫怪也。”

李格非笑道“真是时光匆匆,岁月撩痕,数十年各人已经不是从前的面容,慨叹之!”

唐国昌急忙谦说“苏翁乃天下大家,昌何敢怪之。只是昌为罪臣,不知这汴京城是否还容的下我。”说完此句唐国昌略带伤感且心虚。

李格非向苏轼进言道“国昌贤弟曾有功名在身,现在为历城衙门县蔚,官门之事不在话下,而且生的魁梧健硕,力更异于常人,这种人才可谓是无所不能,若要弃之实在可惜。”

苏轼说道“国昌之事,吾等都了解,国昌之为人,也是天地可鉴,必无忧也,今事已过去多年,多少人已经淡忘,多少人也莫名后悔陷之。现在乃是用人之计,不会拘泥于小节。”

唐国昌拜谢苏轼“既然如此,昌官不谓小,俸禄不谓少,只求为苏翁所用。”

苏轼道“唉!吾岂能让宋士干如此粗重之事。既然你曾为王公府上执笔,且从旧职,正巧苏迈被户部抽调征粮,府上无一人可用,吾乃任你为苏门执笔,书记官家银钱税务军策粮道之往来,且先领此职,待日后更谋高位。”苏轼又对李格非唐国昌两人说道“目前汴京城军事,八十万禁军都皆集结,军民来来往往,更有乘机来汴京售卖兵器甲革的商旅,可谓是人多事务繁杂,苏迈今此出征担运粮草,我府上人手不足,幸得唐国昌来之,李文叔入得衙门与少游尽快交办,务必使汴京城人流井然有序。”

李格非应声道“诺!”

苏轼又说道“最近急务繁忙,你且不要回东城王府居住,路途遥远,费此时光,你可与唐国昌于吾府上寻一间客舍暂居,方便商议交流歇息。”

李格非与唐国昌纷纷拜谢苏轼。

却说此下的汴京城,可谓是人满为患,出征大军皆集结于顺天门左右,而汴京城内更是出入很多军装甲士,游弋于各大教坊茶楼,有的人只是一辈子未来汴京的乡野农民,想一窥汴京繁华,若非此军事,他们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来汴京一次,有的则本身就是纨绔子弟,来汴京城各处挥洒金银,享受一下汴京人的乐趣,亦有众多曾读书却未有功名的士人,纯粹是想来汴京吟诗作对,做一回人间高雅之士,或能博高官眼目,荐而为官。大军所需物资,粮草等由江南道运来,经东水门入得汴京,要经过繁华的朱雀大街至顺天门,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刀剑矛戟由大名府运造,经陈桥门再通过朱雀大街才能至顺天门。行走之间,各种安保,人力,牲力都皆要一一登记造册,以供日后所计。而那一应的人儿,苏迈在督运粮草,苏辙每日清点从水路运来的棉纱布匹,秦观与黄庭坚则于枢密院接待来汴京各类大小官员,晁补之张耒每日在顺天门登记府兵,苏轼府上无人可用,正巧唐国昌今日补上。枢密院黄庭坚与秦观也需要人员接替,李格非之去,必解秦黄之困,至于其他人也有相应职责,只是不便赘述。就这样大宋远征西夏的准备在汴京城有序的进行,若要知道曾经的汴京城皆安逸,而今却如此周章的劳费军事。

这种忙碌的时光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停息,或许就在出征的那一天,朝廷要为出征的将士举行盛大的出征仪式。这一日百官威服,日出辰际,众大臣已经出现在宣德殿中,太后依然高高在上,精神矍铄,而皇帝赵煦却显得精神萎靡,或许还不适应如此时间的早朝,是的,因为要举行出征仪式,官家要出殿会见众将领,所以今日朝会显得格外的早。高太后在殿中危坐,众班文武分列两列。

高太后先说话,“诸位卿家,我大宋向来礼仪之邦,久未起兵,不知近日诸官觉得我朝军力如何?”

两浙路经略副使章淳进言,“官家,我于钱塘地带招募两千精兵,从余杭出发,经水路抵达汴京,现在驻扎于顺天门北大营,此两千精兵大多为年轻精壮之士,所穿铠甲为重金打造,所持利剑亦为天下无双的利器。此次西征必然勇猛往前,收复失地,无甚忧也。”

众人听了章淳的话,窃窃私语,有人甚至讥笑。

高太后道“钱塘繁华,那章经略使为何不多招募些勇健男儿?”

章淳委屈道“淳虽为两浙经略,但是并无实权,只是官中闲散人员,这两千精兵都是我自出饷银招募的。”

高太后道“既然如此,章经略使真是有心了,所出钱财,待日后朝廷必然馈之。”

章淳又似十分惋惜道“钱塘路远,千里迢迢,西夏兵锋不到,不伤及三吴之人,且黎民富庶,皆不愿参与兵事,臣虽有心,也无力,只两千而已,不过都是金甲之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火影之龙王老爷爷
火影之龙王老爷爷
关于火影之龙王老爷爷:成长+复仇。男主穿越,女主重生。有罗生门+可爽可慢热+单女主+不舔木叶,男主“曾经是土着,会为女主兜底,但是不会干涉对方的做法。两个男人养成的女主一边成长,一边打BOSS.最后改造忍界。前期有很多伏笔,153章后的前传会填坑。其实一直在想,如果前面二十多章是前传的话,流量会不会高点。“耐杀王功成名就后,为了“朋友重出江湖。扶贫对象是个重生的漂亮宇智波.当男频的王霸之气遇到了
普普通通一小熊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穿越成大周最惨九皇子,父皇忽视,兄弟阋墙,就藩在极北苦寒之地就要饿死。不怕!我有签到系统!“叮!签到成功,获得神物玉米种子!”种玉米,建良田,收流民,屯粮百万!世人皆笑我痴傻,殊不知,这极北之地,已成我手中最强王牌!父皇不疼?兄弟相轻?待我铁骑南下之日,便是这天下易主之时!
牛蛙
大梁逍遥王爷
大梁逍遥王爷
特种兵王李默穿越成大梁闲散王爷,面对新帝猜忌与官场腐败,他深入益州,揭露太守贪腐,肃清官场。从闲散王爷到铁腕权臣,李默凭借现代智慧与军事才能,步步为营,斗权臣、平叛乱、改革朝政,最终逆袭成为大梁王朝的中流砥柱。
蛋黄拌面
不懂隐藏爱意的同桌绫华同学
不懂隐藏爱意的同桌绫华同学
关于不懂隐藏爱意的同桌绫华同学:熬了三天三夜肝原石,在神里绫华卡池还有三分钟结束之际,一发十连三金,让百里空过于激动,当场猝死。再次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座从未见过的大都市,重新变成了一名学生,而自己心心念念的神里绫华,居然成了自己朝夕相处的同桌。曾经孤独一人的百里空,在这里遇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并收获了难能可贵的亲情,友情和……简介无力,烦请各位移步正文。
听风十鸢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智渊闹大明:当现代宅男李智渊一觉醒来,竟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成了一个穷书生。本想在这古代混个小日子,谁知一不小心卷入了推翻朱元璋的大业。他凭借着沉着冷静的头脑和善于观察思考的能力,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堂与江湖之间李智渊将如何用他的智慧和幽默,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他又能否在这古代的乱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爱吃私厨鸡腿的白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