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声声慢

第78章 和盟交契修好时,苏法借势起(2)(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众人眼光直直的望着赵挺之,赵挺之自然不知所措,各人所望到底为何?赵挺之漠然不知。不过赵煦肯定是能看出来,别看他小小年纪,可是已经当了十年的皇帝了,自然看得清宫里宫外人的眼色,只见他不慌不忙的对众人道“诸位莫要用如此眼光看待赵太傅,赵太傅在宫中,在太学中,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但是赵太傅人微言轻,且不善游走于宫中宫外人事之中,故而力不足以扶我上位。”

众人听到“上位”二字,自然明白赵煦的意思,这正合苏轼的心意,当然也符合在座的每一位的心思。苏轼急忙道“官家若想上位,臣有一计,不知可否?”苏轼说完也频眼望向左右前后,似在打量这左右前后是否有外人,当然这军帐之中除了赵挺之之外,全都是苏轼体己之人,苏轼自然也就放下了戒心。

赵煦急忙回应说道“苏卿家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苏轼应道“现在官家之位只差临门一脚,但是向太后尚未有还政于你的心意。”

赵煦道“是也,这也是我最难逾越的门槛。苏卿家有何计议。”

苏轼使了个眼色,又做了个手势,众皆不知其意。

赵煦揣测曰“苏卿家,难道是杀人灭口……”,赵煦低声出口,恰似那种密谋之状,众人听了也都捏了一把汗。

苏轼急解释曰“什么呀!我的意思是若想让太后还政,必须官家能行大事,所谓大事,必是让百官,让天下瞩目的大事。”听完苏轼的话众人才放松心情,不过也是哦,如果杀人越货这种话从苏轼的嘴里说出来,恐怕作者也要被天下人骂死。

赵煦急问苏轼曰“苏翁所言之大事,乃作何也?”

苏轼似反问道“官家今年已有二十也?”

赵煦回曰“然!”

苏轼又说“神宗皇帝当政也正二十有余,这正是一个堂皇的年纪,官家可请示太后让汝主持变法。若此变法能惠及大宋,惠及百姓,当成不世之功绩,到时不仅太后对你刮目相看,就是百官也会以为遇到了明主,更乃死心塌地的心向官家。太后主政日久,天下必为之愤,自古恋权恋利者皆为世人唾弃,官家已然不年少,若能再有功绩,太后则不得不还政于你。”

赵煦似有疑惑道“变法?”

苏轼道“是也,国法不变,则利难寻也!利无着处,民生乱,军更无心,他国必趁虚而入。”

赵煦又问道“我虽有心,但是娘娘常以‘前朝之鉴,主少国疑,至今犹在耳矣!不可不防’告诫我生,恐怕难以授权于我主持新法。”

苏轼则道“不怕,今宋夏和议已定,家国安矣!吾定向太后力陈变法之益,再加上范尧夫公鼎力相助,文彦博,黄履,广彪等也对女主为政多有不满,到时候必能相助于你。”

赵煦曰“苏卿家所言也是,只是我也曾看过你的变法策略,比之王公之章,尚且差强几阶,并非是最好的治国之策。”

苏轼听了这话,乃显出一脸尴尬!

赵挺之看苏轼尴尬,急忙补上几句“苏翁,我曾于福宁殿与官家论及你之策略,虽然寻意为可。但是毕竟……”赵挺之一时没有说出口。

众人一脸疑问向赵挺之。

赵挺之见众人望之殷切,遂也只好尽言其理“苏子曰,兵法在于养兵,民法在于养民,吏法在于养吏,此三法者,所谓‘养’,即是要花钱,如今尚未逐利,便要向外撒尽大把银钱,此为不妥也,养兵需要花钱,养吏需要花钱,养民虽然不需要花钱,但是要暂时不收赋税,这又让养兵养吏难行,真可谓寸寸相抵,恐难盛行,再看如今大宋国库,此种做法无异于釜底抽薪。”

苏轼急忙道“汝之见,目光皆似三寸尔。变法之道不是一天一月,也不能按一年算,乃是五年十年矣!养兵之策在于休养生息,乃能成就威武之师,若有威武之师,四方乃服,四疆乃平。大宋天下太平,则民将有余力生产,民得其余利时还叹收不到税赋么?至于吏法,乃是调和上下,通达左右之策,国安民顺皆付之于吏。”

赵煦曰“听汝之言虽有道理,但是时间危长变数难断,且未有强制措施,可行否?变法之道,是强国强军强民,自古变法流血者尚多,流离者亦为不少,更有升迁贬谪,汝可知否,变法之中却未体现这些内容,似乎比之王公之法,差之数里也!”

苏轼曰“变法之项,触利颇多,吾等不能尽言,也不能尽写之,否则法未行即有一众人等反对。未成即灭,乃是变者大忌。前者有王公得官家鼎力相助,今我正需要如官家之力人相助,否则,一切皆成空谈。”

赵煦听之心中为之一挚,一来感叹苏轼心中早把他当作主持变法的唯一选项,二来感到自身势力单薄,不能成其所要,乃算茫然。赵煦感慨能与自己同心者只有赵挺之(其实赵挺之早被太后收买,并不是赵煦认为的那样)和蔡卞,若能再抱得苏轼这棵大树也算是得一方势力,毕竟苏轼这种虽然无重官阶,但却能一呼百应朝中能人也没有几个,所以赵煦以为苏轼是棵大树,苏轼也认为赵煦是变法之根本,这种两相互依的做法才为变法成功的关键。

赵煦又似疑问道“若然要让苏翁之策非成空谈,可要费三秋之力也!”

苏轼道“自古变法,吃力者甚多,空无声名者亦多,苏某愿竭毕生之力为官家效力。”

赵煦感慨道“若是真能如苏子所言,真乃是善莫大焉!”

苏轼道“为今之计,只有官家圣心当入,变法乃成。变法成则官家必可得志于青云之上,君临天下,到时万众乃服,天下乃服,由不得太后不还政于你。”

赵煦曰“苏子所言甚是,只是时间乃长,让我可是好等!”

苏轼曰“自古变法,穷其一生者也众,汝见得商君变法乃有十八年,王公(王安石)变法前后有三十六年。今吾当立长久之计,才能成万世之功。”

赵煦心意随之,默然认可,众人也声声赞成。

赵煦问曰“即是变法之策已定,当下吾当如何行事?”

苏轼曰“当下之计,西夏乃平,辽国也安,臣当请太后施效新法。新法即行,臣却没有力以令八方,故而臣会请示太后让官家入来,以统顾全局。这样既能让官家参与新法,不用整日沉湎在深宫之中,也更能让吾等借官家之力施政,当更顺遂,此乃是最善之法,官家所作,便是在朝上积极响应。若能呈朝气蓬勃,雄心昂扬之态!太后则必然会授你以大权。”

赵煦又问曰“若是太后娘娘不允当如何是好?”

苏轼曰“所以此事当与众言!众人在场,太后避无可避,由不得她分说,毕竟这天下还姓赵的。她若反对,就是与天下人作对,与百官作对。”

赵煦本身就对这个既无生之恩,又无养之恩的太后极为不满,向氏当政之后,掣肘更胜从前,赵煦自由尚且不如高后大娘娘主政时那般广阔,所以苏轼此言并没有让赵煦为之反感,反而深以为然。不过向太后也是,权欲之心甚比前者,自打其主政开始就欲废前法而立‘新’法,这里的‘新’法可不是苏轼的新法,在向太后看来,高后所立的范纯仁,苏轼等都乃属于旧人,她想要建立一套自己的势力,有时候甚至觉得高后所立的赵煦她都想废而重立,不过好在有这满朝文武看着这大宋朝堂,若是不然这女人真的可以变天了。虽然大宋的满朝文武不睦者多,相互倾轧者众,但是你要说这其中有想行废立的权臣,我看是没有,是的,谁也不想好端端的繁华不受,非要去做掉脑袋的事情。可是向太后不一样,他可是当朝主母,虽无废立之能,但若赵煦有个三长两短,另立新君还真不好说。为今之势,赵煦年富力强,向太后也算是盛年,无病无灾,二者综合势力相当。可是日行月移,权利必会向赵煦倾斜,向氏为保自己当前不失权,只能假意声称二十岁的赵煦年幼,尚无领国理政之能,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向氏越俎代庖之邪念横生。赵煦身经两朝傀儡,内心久不耐烦,若不是大宋以孝为先,赵煦不敢失君之德,可能早就……百官无奈,举步唯谷,只能个个固步自封,不敢越任何雷池,苏轼身居其中,悲叹自然是有的,可是就算是他,也只能在龃龉夹缝之间模棱两可的行事,更何况其他人哉。以上废话,真乃是废话也。

如此赵煦和苏轼相互之间都以为对方是自己的救命稻草,各相计议就在这军帐之中秘密的进行着。

不过我想停顿片刻,以让苏轼和赵煦休息休息,再续前之未完篇章,话说三日之前,夏使李昌吉,梁道与众宴饮完毕,众皆醉势汹汹返回家中,李格非也一样,好在哦,李格非家与汴河楼船相距不远,只是举步之遥,顷刻便至。

王甄儿看到醉意汹汹的李格非真是破口大骂道“男人如此不自怜,休作我夫也,尚不及街巷之油郎顾家,你看看这醉意迷离之相,且不如那朝漳的乞儿。”

李格非朦朦胧胧的回应道“妇人之言,哪里懂我人间快乐,今又与夏使相宴,乃是论国间大事。”

王甄儿怒道“休要拿国家大事来糊弄吾等妇人,你看你整天与苏子等众喝酒,却少顾我和一双儿女,非男子本色也。”

李格非又要嘟囔几句,奈何已然入睡,王甄儿只得伙同下人将李格非抬回卧室,李易安则在身后抱着父亲的一应行李。说是行李,无非就是一录手札和一把驱暑折扇。李易安感兴趣自然是那录事的手札,每每从中阅之,总有些许意想不到的趣事,虽然李格非屡屡明言禁其开启,可是不愧父女家人,李易安的性子从来就没那么安顺父意。

天色近晚,起灯而看,烛光之下,隐隐闪烁一少女轻揭一册,埋头问章。

王甄安顿好李格非后抬头看见李易安认真之相,遂问曰“小札之内,书写为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
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
我打猎娇养妻女:大梁朝末年,朝局动荡,天灾不断,百姓人人食不果腹,大梁上下饿殍遍野。作为特种兵的林寒穿意外越到了山村中一个小混混的身上。对方因为贪恋逃难的沈家小姐的美貌,所以靠着下三滥的手段将其强娶回了家。却没想到新婚夜被沈小姐当场用敲死。面对哭唧唧的沈清漪,穿越而来的林寒决定送她回家,毕竟对方也不喜欢自己,可没想到沈清漪反倒意外了起来。沈清漪:“亲都成了,你想甩开我没那么容易!”.......
从头再来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特种兵李开魂穿大天王朝,开局村长发了一个貌美如花的老婆。为了守护漂亮的老婆,李开靠打猎武装自己。靠着科学饮食和一米八八的身高,一个月练成了猛将身材。身穿甲胄,手持88公斤的铁棍,将所有觊觎我老婆的人脑袋全都打烂!手持复合弓,靠着一双可以夜视的眼睛,李开将山中珍宝尽数收入囊中。卖虎皮卖熊皮,卖人参卖灵芝,我靠着打猎把老婆养得丰腴润泽,成了全天下最幸福的女人。小有名气的李开广积粮
李大本事
完颜阿骨打传
完颜阿骨打传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有一位英雄人物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时代的天空,他就是完颜阿骨打。彼时,辽国统治风雨飘摇,百姓苦不堪言。完颜阿骨打挺身而出,振臂一呼,联合北宋,踏上了抗击辽国的征程。1115年,他建立大金国,自此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他深知文化的力量,命人创造女真文字,让文明的火种在女真大地熊熊燃烧。在经济上,他推行诸多有力举措,为中东北地区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女真社会也在他的引领下大步
善良大叔
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
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
关于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特种兵王唐安穿越古代,原本该是永安侯世子,有父母疼爱,有三个姐姐追着宠,还和京都第一美女婚约在身。然而半年前永安侯带回来了一个少年,宣告那才是他的儿子,而唐安只是十八年前抱错的孩子。从此,他地位一落千丈,世子之位被夺,婚约被抢,还被白莲花世子陷害逐出了永安侯府。堂堂京都第一美男子,沦为乞丐,最终受尽屈辱,活活饿死。唐安穿越而来,第一件事就是和永安侯府断亲,侯府想
飞鱼传说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大明已经烂透,皇帝穷的叮当响。周世显隐藏在闯王李自成起义老家苟着发展十年,就等着清兵入关投诚小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没想到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一道圣旨自己成亡国驸马了,才记起明末大厦将倾公主还有个婚约。为了不被记载在历史悲催柱子上,周世显连夜爆兵一百万,本以为能救回公主,结果带回个崇祯。计划被打乱,权衡后决定帮崇祯复国反清复明。
李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