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声声慢

第72章 汴梁才俊宴昌吉,兴尽蓝亃席(3)(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张耒也解释道,“此文并非想排苏翁于诸位之外,实乃想抬苏子于诸位之上,若是苏子无意,吾乃改便是!”

黄庭坚突然笑道“既然苏翁以为此词后四字确为不妥,不如我等就来玩填词的游戏,看看谁人填句最为妥当。”

众人纷纷说好,苏子也为黄庭坚这一提议说的动容,面露微色。

张耒尴尬的笑道“既然此事因我而起,不如就我先来。”

黄庭坚笑而阻曰“我看不可,文潜即为主作,乃应最后为之,最后为之必为最胜之句,可为定稿。他人之词只能作浅尝之词。”

李昌吉初入汴京,哪里知道这是汴京才子常玩的把戏,顿觉得新鲜,遂心生尝试之念,就看其文字功底是否扎实了。李昌吉迫不及待的说出“鲁直之提议甚妙,我西夏人也想尝试一番!既然文潜前句之言‘万里江山皆过客’而我更是过客中的过客,汴京只能算匆匆一瞥,此生他生或难再重见,‘过客’于我最为神似,我且言‘了去无痕’。”

黄庭坚听闻夏使曰“了去无痕”急忙赞叹道“夏使之言极为妥帖,平仄得当,也应意境,不愧为佳作也,真乃是神妙之笔!”

李昌吉急忙想谦虚回复之,然而苏轼却说“‘了去无痕’虽然形神兼备,但是语意过于悲观,不合两国和谈之宜!想你夏国使者汴京一游,却杳无痕迹,岂不让天下人笑我大宋失尽待客之礼,他人可言‘了去无痕’汝却不行。”

李昌吉急问“那苏子之句如何?”

苏轼捻着胡须思虑片刻曰“骋望深深!”

众人不解苏翁之意,用殷切的眼神看着苏轼。

苏轼解释曰“吾等与夏使游历汴京,汴京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还有汴河之水都皆沁人心扉,虽未走马,却也扶船,也能纵览这汴水之畔的美景,前句曰‘万里江山皆过客’那对‘骋望深深’不过是一种先伏而后仰的趋进。岂不为佳。”

众人虽然还有不解,但是苏翁所言即为佳句,他人且信之,遂也称赞。李昌吉便言“苏子这一句乃为昌吉所作,可谓是用心良苦,若是不然,今日昌吉乃拜授苏子为师,结汴京豪俊为友,以偿昌吉之愿!”

苏轼急忙道“夏使以尊贵之身,且莫与我等酒徒为伍,我等只乃汴京一众散客而已,岂能与夏使同尊。”

李昌吉道“你我同世为人,何分尊卑,更何况汝乃贵尊,我乃贫贱,莫要颠倒义理,置昌吉于覆身。世人皆以苏子为良师,吾自然也不肯例外,现在青山王也为苏子纳之,何以偏偏……”

苏轼回复道“夏使莫急,此一事彼一事也。青山王为西夏一王,但其既为大宋的一臣俘,就无权谋勾利之任,故而吾等与之交并无利益纠葛,而夏使则不一样,夏使乃携夏主使命,吾等若与你结师徒授受之交,必为天下官门猜忌,或将不利宋夏计议,若想相交长久计,还是以宾朋相交为妙!”

李昌吉见苏子无此意思,遂也不再强求。

苏轼与李昌吉这数句的请师与辞师的言语早已背离了黄庭坚填词的初衷,急需有人将二者之心思拉回来,这个时候,李格非就出来言语了,“既然夏使和苏翁师授已经明,吾等还是来作填词一事,我看诸位文采奕奕,那我也当小试一把,文潜之句‘万里江山皆过客’我乃道‘世事浮沉’,诸位以为如何”。

秦观见李格非已经出句“世事浮沉”自己也应当仁不让,秦观出句“我乃道‘情遂何存?’”

黄庭坚笑着对李格非和秦观说“文叔之句‘万里江山皆过客,世事浮沉’,此处‘浮沉’乃似舫之飘摇,正应此情景,可谓相得益彰也,但我看‘世事浮沉’,也不算激情相邀。而少游之句‘情遂何存’乃是假设有情却被‘何存’相否,也算不得积极向上。”黄庭坚呀!真是有意不赞同李格非和秦观所对的句子,这李格非和秦少游自然也有言对,秦观道“鲁直莫要如此严苛,你看文潜上一句‘万里江山皆过客’,乃是先有‘万里江山’皆是‘过客’,用‘万里江山’来定义‘过客’本身就极具悲凉气息,你让吾等怎么对出积极向上之句呢!莫是不然将‘过客’改为‘侠客’?”

李格非也默然点点头,大概是恰好赞成秦观的意思。

这些苏轼看在眼里,也是明白秦观所言,只是大家都是文仕大家,定能想出绝妙的句子,以应当时的情怀。虽然从文意上讲,李昌吉(了去无痕),秦观(情遂何存),李格非(世事浮沉)都无从判别其违,但是苏轼想得到的更是一种转折,能用四个字来转折前面一句所带来的悲凉之感,果真是不容易呀!苏轼看着诸位在争论,自己心思也在潜心冥想,看看是否有更合适的词句,毕竟自己所作‘骋望深深’也不算绝佳。

黄庭坚也是不满前人所作,自己突然想到一个词“情似山盟”,便也就脱口而出“情似山盟”,众人听之,只能窃窃私语,也有捻须作思索状的,却无人敢言语,只怕所言不当引众人笑之,哈哈,可是这是黄庭坚所作的呀,怎么能引得他人无语,于是黄庭坚只能自找人对句“汝等可知这‘万里江山皆似过客’这万里江山即是繁华富饶的汴京,过客便是你我,上句曰‘万里江山皆过客也!’而吾等之情义又似‘海誓山盟’故而有‘情似山盟’之句!”

黄庭坚说话其他人不能不给面子,晁补之道“鲁直之句,也是在理,‘万里江山皆过客,情似山盟’,也算妙句,不过如若变更‘情胜山盟’不知可为贴切尔?”

众人又论,纷纷絮念此句“万里江山皆过客,情似山盟……情胜山盟”,不得其为何解。果真又似不一般的意境。苏轼道“‘万里江山皆过客’无论是‘情似山盟’还是‘情胜山盟’这中间都似缺少了一点什么东西,或许连接之句,然而词曲所限,中间不得添加任何之字。这可难倒了诸位。”苏轼又满眼的望着张耒,“文潜,这是你出的题,你可有解呀?”

张耒其时还没有想出应对之句,可是苏翁问之又不得不作答,于是曰“‘万里江山皆过客’乃是说此‘江山无限’处处皆有奔波流离人儿。自然是处处制约,处处不得遂人心,故而诸位之言,皆有千般道理,因此吾以为吾之解也不过是诸位中的一种,不能为佳句,只算是平平无奇之句。”

晁补之假装不耐烦的道“你快说你的句子是啥?”

张耒急忙回应道“吾乃谓‘万里江山皆过客,渺若浮尘。’”

大家听之,有窃窃私语曰“好”,也有说“不佳”。苏轼道“我看此言未必为佳句!”

众人皆显出无奈的情致,而坐在苏轼左侧的苏辙却言“诸位请看”

汴水自重门,别去无声。一杯浊酒敬高朋。锦绣繁华谁问取,还看东风!

醉意共潮生,酒更倾城。天光云镜照佳人。万里江山皆过客,渺若浮尘!

苏辙又道“‘汴水自重门,别去无声’乃是言汴水自西水门而入汴京,流经梁门,宣德门,宋门而到此处,大门乃有三重,小门更乃不计其数。(张耒默然的点了点头),今在高朋,有酒盈樽,看取者锦绣繁华之人乃是吾等,而吾等却沐浴在这东风之中,是谓还看东风之中的人儿。再看下阙‘醉意共潮生,酒更倾城,天光云镜照佳人’是为酒醉撩人,朦胧看见此处佳人,下面的句子当以‘佳人’为切入点,可是我看下面两句‘万里江山皆过客,渺若浮尘’乃是以天下苍生为切入点,格局宏大,完全不把我这一船‘佳人’放在眼里,如此此二句即是起不到起承转合的作用,又不合此时的意境。不如吾等就重做此二句,以更贴切此时的意境。”

苏轼道“子由所言有理!”

黄庭坚笑道“看来吾等填词还是要通读文意才行。”

苏轼叹息道“是呀,我看此次又给外人(指李昌吉和梁道)带来极谬的误导,实在是不应该!”

李昌吉听之,内心还是有几分感念的,因为苏轼虽然说不收取他为学子,此种言词明明是在授他以文,内心似有半分喜悦,急忙向苏子摇头说“不妨事,不妨事!”

黄庭坚笑道“那吾等不如就来试探重作下两句如何?”

众人乃乏,纷纷拒之,时近正午,高阳当头,苏轼便阻黄庭坚曰“鲁直莫要再起作诗念想,我看吾等还是先行开酒,以慰身脾。”

黄庭坚笑道“还是苏翁有见地,诸位莫沉乎诗文骈赋之中,实在是辜负了美酒,还是先填饱肚子为要。”

突然船身陡停,舱房之内有人甚至歪道西斜,正不知何故,苏轼曰“谁人去仓首看看到底是为何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穿越成大周最惨九皇子,父皇忽视,兄弟阋墙,就藩在极北苦寒之地就要饿死。不怕!我有签到系统!“叮!签到成功,获得神物玉米种子!”种玉米,建良田,收流民,屯粮百万!世人皆笑我痴傻,殊不知,这极北之地,已成我手中最强王牌!父皇不疼?兄弟相轻?待我铁骑南下之日,便是这天下易主之时!
牛蛙
大梁逍遥王爷
大梁逍遥王爷
特种兵王李默穿越成大梁闲散王爷,面对新帝猜忌与官场腐败,他深入益州,揭露太守贪腐,肃清官场。从闲散王爷到铁腕权臣,李默凭借现代智慧与军事才能,步步为营,斗权臣、平叛乱、改革朝政,最终逆袭成为大梁王朝的中流砥柱。
蛋黄拌面
完颜阿骨打传
完颜阿骨打传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有一位英雄人物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时代的天空,他就是完颜阿骨打。彼时,辽国统治风雨飘摇,百姓苦不堪言。完颜阿骨打挺身而出,振臂一呼,联合北宋,踏上了抗击辽国的征程。1115年,他建立大金国,自此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他深知文化的力量,命人创造女真文字,让文明的火种在女真大地熊熊燃烧。在经济上,他推行诸多有力举措,为中东北地区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女真社会也在他的引领下大步
善良大叔
燃烧在战火纷飞
燃烧在战火纷飞
关于燃烧在战火纷飞: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逢易过
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
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
穿越异界,拜了一位老道士为师,学习长生之道。一晃眼,便已是二十个春秋。这一天,师父带回来一个拽拽的小女孩。“从今日起,晓梦便是你的师妹。”周元如遭雷击:“师父,您老人家的道号是?”“贫道北冥。”这特么是秦时!!!
永远不知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