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声声慢

第38章 红袖碧鬟作了土,飞雪姗姗舞(6)(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文彦博对黄庭坚视若无睹,又朝向太后拱手执言道“官家,老夫年迈,身去亦不可惜,可是大宋国之繁华丽景当不能去,一旦此法不济,小则数十年难以收拾残局,大则兴亡多少事矣!大辽国对我国疆土垂涎已久,如若明年岁币不能按时送达临潢府,恐怕耶律洪基必乘机背盟弃约,挥师南下!再说眼前西夏国用兵正盛,钱粮皆不可缺,此时正是紧要关头,苏轼此法无异于釜底抽薪也,怎可能带来火势并旺之机。”

人群之中不乏有人信任文彦博者,叽叽喳喳一片。

向太后见文彦博如此执念,心中大为不悦,文彦博这三朝老怪,风评向来不佳,老是出来单挑恶事,实在讨厌,于是似有怒言道“文卿家是否在危言耸听!自古天下皆在变与不变之中,旧法与新法相生相克,各有胜负,今出此苏法,为世人眼前一亮,何必又阻之,我看此法既可消靡新法之弊,又可除旧法之不当。若你之见,可是无为而治,那吾且只在这高堂之上悠哉苟活,且等汝日薄西山,歇息就是了,徒留我这大宋残局。”

文彦博对曰“官家,吾也不是无为而治,只是缓步而慢行,且看今世,虽然众皆不利,但你我皆处在这繁华之中,这繁华不就是吾等之作为吗?何必又要突然变更。”

吕惠卿虽然不十分的支持苏轼的新法,但他向来看不惯旧党的作风,于是他急忙出言讥讽文彦博“文公大谬,此处之繁华皆是假象,四荒之野皆是虚张,吾且不说恢复汉武之雄昂,高唐之扩广,就连幽云之地也深深陷入北风之中,更何况还有西夏在用兵,文公所言之繁华何在哉?”

站在身侧唐国昌也出言补充道“文公不知,西夏国兵强马壮,不是大宋可以匹敌,臣曾直面其凶悍,不可小觑也。”

文彦博言“正因为四荒皆弊,所以不能行宽慰之法,国家无钱,兵行无道,行旧法才是正确之路。苏之法乃大行靡费之法,恐更陷朝廷和天下于万劫不复”

苏轼此时力已不济,苏辙见状急忙替苏轼维护道“文公且勿须动怒,旧法行的是旧治,汝观目前之局势,如此凋敝与荆棘,哪一个不是旧法之弊带来的,若想改变,须行大变,虽然苏法余有风险,但是未尝不可一试,一旦成功,且不是三千明月当头,晴空万里一片也。汝何忧哉!”

李格非补充道“旧法之道,利之权贵,损之朝廷,若干年后必然隐之大患,何不就此良机,乘引刀之快,剜腐肉以割痛疾!”这话说起来应该是咬牙切齿才行。

文彦博略有生气道“何为痛疾?旧法乃是太祖皇帝拟定,历经真,仁,英三朝,得益章于天下,民生所乐,庙堂高流,一派繁荣之景象,吾想不出汝等何以执意要改之。”

苏轼舒缓片刻后对曰“文公诧异,今时不同于往日,你且闻真,仁,英,三朝人口不众,行教化也易如反掌,一切可从简也。四海之人休养生息,少动干戈,党项,契丹,吐蕃人且也为莽夫,只有蛮力却少有上乘之计谋,而今他人之有长进,吾等却在此固步自封,若是不图后进,必然为世俗所弃,长此以往,吾等必居于胡人之下,人间向来不存弱者,彼时再行,可为晚矣!”

文彦博曰“你所言之阻滞不前,无非就是眼下钱粮不足,四方流弃,干戈频起。此何为也,必然是前朝变法之靡费周章,消耗我大宋的元气,今又思变法,则又当重启消靡,我看此极为不妥也。”

众人见文彦博这老骨头总是冥顽不化,站在后面的晁补之,张耒,苏辙等气的吹胡子瞪眼睛都想打人了,向太后虽然是妇道人家,她亦是读过书的人,怎能不知道这消靡国力的其实是党争,而不是变法。今天的朝会是向太后的第一次临朝,虽然有高太后称治在前,她完全可以依样画葫芦,但是这一众朝臣有好有坏,有喜欢的和有讨厌的,可是她可不想厚此而薄彼,得罪其中的任何人。如今她最紧要的事是如何平衡朝中这新旧之间的关系。于是她只能用近乎哀求方式对文彦博说道“文卿家,岁月婆娑,汝已年迈如斯,何必与这一众小辈计较呢。目今国力微弱,旧法只在靡之延续,却难改我宋渐颓之势。既然这样,何不让他们试一下,虽有危机,但还不至于亡国灭种。”

文彦博深知自古就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高太后去前,虽然有意采纳苏法以调和天下,但毕竟未行,不知其效如何?今向太后称治,势必要毁旧法以替之新法,方显其能。看来无论自己有万千理由,今日也会在这朝堂上不得人心,于是只好无奈的坦诚对曰“既然官家有意,臣又何苦忌惮。”文彦博嘴上如此说,内心却思量自己“大势已去!”

苏轼见文彦博奄奄息也,内心好似轻松了几分,但是谁知道文公及其身后众人会否再从中作梗呢,真是世事难料。

范纯仁看到此情此景略显尴尬,遂出言缓和气氛“变法虽有时弊,但此为自古亦然,既是要变,必然会对现时有所冲击,高太后有意让我为宰,我在此保证,除了维护新法前行,必不会撼动诸位之利益。”范纯仁此言过后,略有三分不淡定,因为他知道自古变法皆是有碍于旧法,这种保证不知其可行否。他为此间话事人,就犹如把她架在火上烤,稍有不慎,便会得罪一方,轻则去官远谪,重且会身败名裂,世事就是如此。

吕惠卿出言禀告“官家,既然汴京城事已经议定,吾且返边塞,犒赏三军,并慰之以新法(苏法),希望早日激励我军士气,以拱卫汴京安全。”

向太后闻言答道“吕公为边事操心,真乃吾辈之福,不知现今有何打算。”

吕惠卿言“目今天寒地冻,料得西夏人马不济,可是春将至,陇右冰开,北风入怀,西夏必在白草蛰绿时卷土重来,约莫四月初时,将有大战,吾且即刻赶回筹措防御。”

向太后道“既然这样,吕公且行。吾当率汴京诸臣为公等送别也。”

吕惠卿辞曰“不敢劳官家大驾,只愿官家与尧夫,苏子同心,为新法着力,必不再为小人所阻。”说着正斜眼望向文彦博,而文彦博此时好似也没了力气,并不理会。吕惠卿又言“此一去,吾将带唐国昌及众武将同行。还请官家准其行。”

唐国昌,高骠同时拱手作揖回道“还请官家恩准吾等同行。”

没及向太后说话,吕惠卿来到高骠面前有意放大声量问道“骠公子年纪尚小,可留于汴京熟读兵法策论,砺筋骨子身,以待年岁长时再出。”

高骠立马不乐道“吕公,前次骠已随军出征,为何今此次不准我同行?”

吕惠卿道“前次你乃代君出征,今次勿须你往前军冒险。”

高骠似耍脾气似的言语曰,“我不管,骠已经识得军中万事,必然要在马上建功立业,以感愧先人。”此话正切中了赵煦的心思,何人皆可作自己想做的事,唯有自己不能,所以其内心极为苦闷,然作帝王,又与何人说呢。

众人皆嘀咕高骠之先人旧人都乃是好吃懒做之辈,尤其是好发国难财的人儿,为何他却如此清醒且真实呢!

吕惠卿对曰“骠公子莫要耍小孩子脾气,你且年少,似此等年纪必然要先练好本领才能出将入相。”

高骠不依不饶,因为他内心知道高家大势已去,他留在汴京即便不蜕变成高景佑那种纨绔之人,也会惹人嫌隙,遂极为不悦。这里要说下高景佑去处,他被押回汴京,然高家多处使钱着力,得且放归,暂时在高宅苟活。又因高家势去,暂时也不敢张狂。

此时向太后却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他知道高骠心高气傲,留其在汴京,可能会撺掇赵煦惹事生非,而且在高太后示下,高门之后皆躲在汴京作一安乐公,唯独只有他在军中和殿上,留其在汴京必成自己绊碍,不如就顺其心意令其随军出征,若是死了,将来只需好生封赏,并不危及向家安乐,思量之间诡计已出“高骠年纪虽轻,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今又豪情百丈,真乃是大宋之福也,我看可封其为先锋营伍马将军,为大宋效力,劈敌于沙场,勿让先人大娘娘(高太后)失望也。”

众人皆知此亦有诈,但是无奈面上不敢言,高骠听到伍马将军便是送死之职,内心有几分忌惮,但还是欣然接受,果然年轻无畏,真好男儿也!高骠应声诺道“谢官家新封之职,吾必斩西夏人头献于先灵。”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
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
我助女帝一统天下:现代灵魂穿越成楚国名门弃子,林毅前脚被家族“仙人跳”逐出,后脚就被女帝委以重任掌管内库。谁料,燕王暗中使绊,派杀手截杀......没想到,他转身当上御林军统领,在朝堂上大杀四方......
黄憨憨
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
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
开局小米换老婆:一觉醒来,秦牧来到了饥荒盛行的古代,睁开眼是小米换回来的双胞胎美女媳妇,和饥肠辘辘的一家五口人。幸好秦牧随身带着灵泉空间,种小米、养小鸡、栽点果树,灵泉水还能强身健体!房屋破?没铁器?衣服少?秦牧全不怕!自己造!不能降低生活质量!当这个世道饿殍遍野的时候,秦牧一家子已经顿顿有肉、吃喝不愁!甚至跟着他的人,也吃上了肉,过上了好日子!靠着灵泉空间,秦牧一步步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何半仙儿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特种兵李开魂穿大天王朝,开局村长发了一个貌美如花的老婆。为了守护漂亮的老婆,李开靠打猎武装自己。靠着科学饮食和一米八八的身高,一个月练成了猛将身材。身穿甲胄,手持88公斤的铁棍,将所有觊觎我老婆的人脑袋全都打烂!手持复合弓,靠着一双可以夜视的眼睛,李开将山中珍宝尽数收入囊中。卖虎皮卖熊皮,卖人参卖灵芝,我靠着打猎把老婆养得丰腴润泽,成了全天下最幸福的女人。小有名气的李开广积粮
李大本事
我去明末救义士
我去明末救义士
没有高人指点,朱由检能死的这么痛快吗?要面对甲申之祸,且看田由甲申四兄弟如果应对!从第四篇开始,开放读者留名功能了,快快在第一章开头处留言啊!想看爽文者,想开脑洞者,你来对了!别扭扭捏捏的想着做忠臣明君,既然穿越了,管你黄台吉李自成还是崇祯,都是渣渣!一道闪电,改变历史,神州陆沉,绝地反杀。本作品是超级爽文,着重于一个真实的明末历史,纪念那些守护民族气节的华夏英雄。
除虫医生
纨绔世子觉醒
纨绔世子觉醒
主角穿越到平行世界的封建社会,一个纨绔世子身上,老爹是异性藩王,正值皇朝末期,看主角如何在乱世生存。
斩钉截铁的灵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