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正当狄少云再欲怒骂这嵬名布甲之时被章楶阻止,章楶道“既然夏国欲重修旧好,为何毫无诚意,我道是此来是挂免战牌的,却并未见得半点诚意。”
嵬名布甲(李昌吉)假装恍然大悟道“吾主愿意归还已掠宋地,并奉上牛五千头,羊一万只。”
种师极厉声喝道“夏国所掠之地,目前已经尽归我宋之手,还搭上一个灵州城,何以归还土地,这五千头牛,一万只羊未免太过小气,与曾经在宋地所掠钱财不及九牛而一毛也。”
嵬名布甲(李昌吉)假装委屈道“请上国体恤夏国贫贱,这五千头牛,一万只羊已经是夏国最大之资。”
章楶道“钱财之物皆不重要,重要的夏国是否至此之后,不再犯宋,若是再于边境滋扰,不如今日即斩之,以绝后患。”
嵬名布甲(李昌吉)假意害怕且道“万望上国开恩,吾等夏人已经在这土地上存续百年,今此真的是遇到荒年,才斗胆侵宋,要不然谁不愿过安生的日子。此后必当安分守己,不掠宋之分毫,也请宋国能开户市易,让吾等牛羊能换得更多黍米和苞谷。”
宗泽十分怒,对章楶道“将军,请让我斩了这厮,居然大言不惭的不仅让吾等放他一马,还要开市互易,易不易市也是吾等说了算,岂能他说开就开。”
嵬名布甲(李昌吉)转而变了脸色道“若是宋国当真要赶尽杀绝,我西夏武士必然会拼死抵抗,到时候弄得两败俱伤,那双方都得不偿失。”
狄少云,宗泽听此语气皆是怒不可遏,纷纷欲拔刀斩之,被章楶喝止,“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退下。”狄少云和宗泽只得后退几步。
“贵使且先回,容我等商议之后再作答。”章楶随即命人送还来使。
那嵬名布甲(李昌吉)今此来之,虽然未得宋军明确让步,但也探清了宋军虚实。宋军此来甲士十万,以李昌吉的那一拨万人队恐怕难以招架。但是宋军很多人武器陈旧,甲士老迈虚弱,若是真的出长城,未必能全胜自己的西夏武士,李昌吉料到宋军必然止步于西平府。嵬名布甲(李昌吉)出得长城之后随即修书回兴庆府告知太后实情并请求援兵。
可是嵬名布甲走后,宋军中军大帐却只默然,章楶叹道,“一个小小的西夏来使,却不惧怕我宋军威慑,,本已经是败军之将了,居然还敢直言互市。”
狄少云冷笑道“哼!西夏人向来张狂,将军刚刚就应该让我斩了这厮。”
种师极不屑的对狄少云道“你这厮在汴京城也只是拿笔弱仕,莫要动不动就斩人。”
章楶对众人道“西夏人本来就是游牧之人,若是被打败,只顾游走即可,很难尽数灭之,数年之后又会纠集数万之众,长城之外取还是不取,并不重要。即便是取了也会复失,不如立盟铸约,以安其心。”
宗泽道“长城之外的贼众并不打紧,但是如果能拿下兴庆府必能断西夏元神,损其龙脉,令其不再有雄起之势。”
章楶叹道“是啊,若能取兴庆府自然好,若是取不了,可能会断送宋军这十几万将士性命啊,可叹,人间再没有像骠骑将军(霍去病)那等壮士。”
宗泽正声言道“小将愿率千骑一试。”
“千骑?”章楶有点吃惊和藐视“少年之人(指宗泽,时年三十三岁)莫要为古之故事所引,宋军行事皆应以稳妥为要,今若千骑涉身险地,无异于羊入虎口,那骠骑将军(霍去病)能在大漠中来去自由,盖因匈奴人并无实际生根之地,而今西夏城防修筑并不比宋人差。你率千人若是能进得了兴庆府,那必然是个陷阱,即便是进得去,可是出来也是难事,城高马大,怎能随意攀岩而出。”
宗泽默然的地下头。
种师极见宗泽有点灰头丧气,却来安慰“少年人(宗泽)莫要伤心,并非汝等气短,而是时代巨变,难为旧行,自古言道‘胡虏无百年之运’,然而那西夏和辽国都皆有上百年之运,盖因其生存,军制,民生都与汉人无异,故而再用古法思虑此等人焉,实为不妥,不是汝之过也。”
章楶接着道“就以长城为界,先行固守,再作思量。”
中军帐正议事之间,忽然帐外有士兵来报发生士兵与当地居民冲突事件,有死伤,众人纷纷前往观之。
原来是一队宋军甲士十人在灵州城(西平府)西北部的一处唤作沙溪头陀村的地方巡视,遇见一群身着异族服饰的小孩(这些小孩本是汉人),本欲靠近以表善意,却被这些小孩以为是来欺负他们的,拉扯叫喊声引来了数众手持各种农具村民,故而引发流血冲突,村民死伤一十七人,宋军甲士九人殒命,只余一人尚剩半条命。
当章楶,种师极,宗泽,狄少云赶到时,众村民已被宋军甲士数百人挟制,束了手脚,动弹不得。
章楶见状,急命甲士放开村民,那些村民有几个松绑后又欲动手,见宋军势大,故而停手作罢。
章楶见到一地的尸首,苦口惋惜道“众人何故如此自相残杀呢,我等皆是同宗同族之人。此一地惨状,吾极为痛心。”
有一村民急出言道“什么同宗同族,我只道你们是来入侵的。”说时还不忘动手反抗。
章楶忙问甲士,“事何以至此?”,一甲士状将军汇报实情之后,章楶急忙向村民解释,“诸位乡亲父母,此皆是误会,你我皆是兄弟手足,宋军不会欺凌孤寡弱小的。”
章楶又看了地上的尸体道“吾等必然会善待已亡故人”说时还特意指向村民的尸体。之后章楶在军中立下重令“勿伤百姓”,可是他哪里晓得,此后固守灵州(西平府)的过程中,这种事情时有发生,渐为平常。所以笔者认为,取民之道,必先以利巡之,而后再诱其深思民族大义。
那李昌吉的书信送到兴庆府后,太后见之,先是为之一震,主要是因李秉藏不知去向,留守西平府(灵州)一万孤军不得已退出长城,而后渐渐归于平静,不发一言。随后命人取来纸笔,并书军令:
“固守长城之外,若敌众来犯,则弃之,勿损一人。”看来夏国太后也不想正面与宋人对敌。
太后将军令交给差使,却绝口不提援军之事。
数天之后李昌吉收到太后军令,已知其意,遂只能按兵不动。而宋军也因为城中多私民生变,无暇出动,即以此对峙。众人皆明白,私民杀之则引起大乱,不杀则小乱不断,故而实在无解,众人皆是焦头烂额。
从此灵州城且属于对峙前沿,却说汴京城倒也不像是安静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