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声声慢

第14章 文叔本意荐国昌,事违人心凉(3)(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唐国昌却笑道“文叔莫要有愧意,这一趟汴京之行,昌没有白来,成功引起了官家及众百官的注意,实乃我之福也。他日吾之归来,必要封侯拜相,入得庙堂,过去的一切罪责即当烟消云散。只是我之入军莫要让我妻小得知。”

其实李格非明白若是唐夫人和唐迁知道了这件事,定会为之担心,与其全家焦心,不如一人担当,唐国昌也乃是有心性之人,李格非说道“国昌贤弟深明大义,汝妻必为你所作而叹服。今日吾带一坛好酒,为你送行。”刚刚拿出酒杯,就被帐外军士吓止,“行军之前,不得饮酒!”

李格非气愤道“行军打仗,有酒才有劲,一杯酒可斩三百贼兵,自古将军账下不无酒。”那个小卒哪里再敢阻拦李格非这种朝中大人,遂说去请示左军都卫司长官。李格非哪里会等待他回来,小卒一走,李格非就开始把盏,似乎已经不惜官,不惜命矣!

“这第一杯酒,聊表歉意!”李格非说完,一饮而尽。

“这第二杯酒,望君归来!”李格非又是一饮而尽。

且待李格非欲再饮,唐国昌慌忙阻止,“唉,文叔兄莫要自个饮之,都说此去西行乃是昌洗脱冤屈的大好机会,我可不愿做逃兵。我唐国昌不过是一介草民,能寻机为国效力,也是飒然,何能背弃国土而遁西北,此杯我干了。”说完端起酒杯就是一饮而尽。

李格非又端起酒杯“吾以为国昌贤弟非宵小之徒,只是唐夫人自来时就不赞成你入汴京,却是我惑你来也!”

唐国昌劝慰道“文叔兄莫要自责也,昌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此去西夏祸福所依,难论对错!”

李格非把盏道“国昌贤弟切切要保重性命。”

两人又各自倾盏数杯。

这时帐外来了一些人,李格非道是那小卒找来了左都卫司的长官,却不想是苏轼和黄庭坚。

李格非见状甚是惊讶,“苏翁前来,可谓幸事!”

苏轼笑道“今日殿上让国昌受委屈了!”

唐国昌亦笑意回说“昌本已知苏翁及众人舍命搭救之意,昌未敢忘矣!”

苏轼有点叹息道“朝中有人欲置你于死地,吾等众人搭救皆未奏效,望你西行就此保重。今借杯酒一壶,敬之以望前程无忧。”

唐国昌急忙接酒回敬。

唐国昌正义凛然道“苏子莫要慨叹,我的人生得你两次搭救,吾心足矣,此去西行,必将建功立业,不负君之所托。”

黄庭坚摸了摸唐国昌的胳膊说道“唐兄果然身材健硕,力大无穷,可以一抵百,必然无有贼兵可伤你分毫。”

唐国昌笑道“昌今年三十又五,比诸位都皆年轻,自然身体力行。”

苏轼哈哈大笑“果然是年轻人,胆气过人,你于我府上只作一执笔郎乃是大材小用,待汝归来,吾必保你入朝就相,封妻荫子。只是这战场是舍命的事,你且须各自小心。”苏轼又转而愧意道“你我同僚一场,苏某虽为朝中权相(其实苏轼被高太后许诺拜相,还未正式加封),但却不能保你性命,甚是惭愧。”

唐国昌谢道“朝中有人从中作梗,即便是官家也未必能保之,何况是苏子,昌定是不敢怪罪苏子。”

苏轼又问道“此番西去,具体安排若何?”

唐国昌回道“左都卫司说目前吾只于军中禁行,待军行至陕南道,会委派吾作一都尉(宋制为辖一百人的将军),冲锋陷阵不在话下。”

苏轼叹曰“果然,早有人(高公绘)于军中打过招呼,必使你为先锋,先殒命者也,高公绘真是居心叵测。吾需即刻见左都卫司,”说完即命另一小卒将左都卫司叫来。

唐国昌慌忙阻曰,“大可不必,男儿上阵杀敌,都须不畏死,谁为先锋谁不为先锋自是天意注定,何意在乎个人生死。别人为先锋也是生死之间,何分彼此?”

苏轼道“国昌深明大义,苏某拜服。”

不时间,左都卫司进来,见一屋子“权贵”,即惊讶客气道“苏子前来,军中之幸也,吾常在军中,不知汴京城繁文缛节,还请苏子见谅。”随即又对那小卒呵斥道“苏子而来,自然可以饮酒,何必阻之。”那小卒顿时哑口无言,因为他不知道苏轼也来了。

苏轼问道,“左都卫司属吕惠卿部,左军担任冲锋陷阵之责,可谓是三军之重也。让臣下僚属饮此一壶,也算人前作偿,苍天共悯也!”

左都卫司急回应道“前锋营都皆是粗人,哪里懂这些礼节,官家有命,行军不得过酒,恐耽误时辰,不过苏翁来也,我也当借杯敬之!”

苏轼笑道“即是为国效力,当满饮此杯,以示我苏某慰劳诸位国士”随即苏轼端上一杯酒送于左都尉司,苏轼又问道“这唐国昌之事,左都尉司可有了解?”

左都尉司说道“只知道他是朝廷的大官,因犯事入军中,以命抵罪。入前锋营首当入战场。吕大人特命,只限制其出入,不限制其所求,若需纸笔酒器尽管言语。虽为罪人,但是毕竟曾是朝中大官,吾等不敢怠慢。”

苏轼笑道“哈哈,左都尉司果然也是明事理之人,不过此后在军中,可否照顾之一二?”

唐国昌甚是愧意阻止苏轼言语,“苏子莫要帮我在军中求得利害,昌不惧生死矣!”

那左都尉司回苏轼道“苏翁莫怪,官家有言,此人首拨执杖,恐欲致其死地,只是吕大人千番叮嘱,军中其余事宜莫要做更多为难!若其能活过第一节冲锋,则属造化。后将也不再为难。军中有规定,只要舍命一次,便可恕原罪。”

苏轼诧异的骂道“‘官家有言,欲以从军之意置其于死地’?却是谁人之言也?不过高家高公绘之言罢了?”

那左都尉司又回复说,“内情下官属实不知!”

苏轼道“高家果真是恶爪强伸,已然想要取其性命!与其同为宋人,实在汗颜。”苏轼示意左都尉司下去。又对唐国昌和李格非道“此番西行异常凶险。高家之徒真是异常歹毒,不仅敌之险恶,原来官也害人!你若遇可乘之机,可速逃离!”

唐国昌叹息道“若想逃离,往后将何以立足于大宋,不如顺其天命,或可有此一活。不仅得保大宋江山,甚至还可还我功名,命可弃,但是声名不可弃。若真当了逃兵,恐有负诸公所托,更何况吾妻子尚在历城,泱泱大宋之地。此番苏子与李文叔等莫要相劝,此去西行,有命得回,无命即当马革裹尸,青冢向阳!”

苏轼叹服道“天涯路远,人生且长,愿你早日归来,嘱此一杯,君去莫忘。”

黄庭坚也敬道“天意难定,天命难违,愿君此去云开日散,人间皆暖!”说完满饮一杯。

李格非道“吾比你略长几岁,你向来以兄相称于我,目今观之,你的心志胸怀远在我之上,所以你应该为兄,我为弟哉!”

唐国昌急忙阻止道“即是兄弟,何分长幼,文叔兄莫要过谦。吾称你为兄,实乃文过于昌,并非年岁之见。”

黄庭坚见李格非语与苏翁皆飒飒欲悲之,遂即又插话乱之曰“今日出征之行,乃壮志天涯,何以言悲,何以生悲,吾观国昌兄必是吉人自有天相,诸位莫要过分忧伤。”

李格非说道“即如黄鲁直之言,吾等当慨然为之送行。玉门山嶂几千重,高歌声远燕山穹!愿君早日回还”。

苏轼亦吟道“胡马黄河叫黎黍,壮士铁衣光刺骨;杀的敌将阴山去,归则春风送屠苏。他日豪饮,我将斟上汴京城最好的酒。”

唐国昌应声感谢李格非与苏轼等。

于是唐国昌就在这样一个夜晚作别了汴京,这汴京城他原本离了开十多年,刚刚回来不足月余,就又要别离,又是一次被迫别离,真是让人感慨,难道这汴京城并非唐国昌的福地,真是前生有多少恨,都在此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火影之龙王老爷爷
火影之龙王老爷爷
关于火影之龙王老爷爷:成长+复仇。男主穿越,女主重生。有罗生门+可爽可慢热+单女主+不舔木叶,男主“曾经是土着,会为女主兜底,但是不会干涉对方的做法。两个男人养成的女主一边成长,一边打BOSS.最后改造忍界。前期有很多伏笔,153章后的前传会填坑。其实一直在想,如果前面二十多章是前传的话,流量会不会高点。“耐杀王功成名就后,为了“朋友重出江湖。扶贫对象是个重生的漂亮宇智波.当男频的王霸之气遇到了
普普通通一小熊
边荒枭龙
边荒枭龙
章汉末年,民生凋敝。各地藩王争夺皇位,大打出手。北秦独立,不参与章汉政事,雄踞北方,虎视五胡异族。然,北秦朝中有人吃里扒外,为利益勾结异族、恰逢北秦大地连年干旱,七月飞雪。北秦内忧外患…此时,前世为特种兵与荒野求生博主的方寒,穿越北秦边疆猪头岭墩台,成为一边荒镇戍小卒…
我叫七元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穿越成大周最惨九皇子,父皇忽视,兄弟阋墙,就藩在极北苦寒之地就要饿死。不怕!我有签到系统!“叮!签到成功,获得神物玉米种子!”种玉米,建良田,收流民,屯粮百万!世人皆笑我痴傻,殊不知,这极北之地,已成我手中最强王牌!父皇不疼?兄弟相轻?待我铁骑南下之日,便是这天下易主之时!
牛蛙
大梁逍遥王爷
大梁逍遥王爷
特种兵王李默穿越成大梁闲散王爷,面对新帝猜忌与官场腐败,他深入益州,揭露太守贪腐,肃清官场。从闲散王爷到铁腕权臣,李默凭借现代智慧与军事才能,步步为营,斗权臣、平叛乱、改革朝政,最终逆袭成为大梁王朝的中流砥柱。
蛋黄拌面
燃烧在战火纷飞
燃烧在战火纷飞
关于燃烧在战火纷飞: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逢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