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钓鱼人》最新章节。
葛明对这只小猫喜欢的不得了,前世小时候在农村,所以养猫十分方便,曾经养过不少猫。可惜都养不长,不是养死了,而是养大了之后到处野,开始偶尔回来,之后就再也不回来了,为此葛明小时候伤心了很久。
工作后经常出差,根本就不可能养猫,再次遇上这只小猫,也算是缘分了。除了葛明其他几人也都很喜欢这只小猫,人类幼崽喜欢动物幼崽,简直就是天性。尤其是丁香,已经没有尊卑之分,老跟葛明抢小猫。
当小猫又被丁香抢走的时候,张富贵终于带着一包东西回来了,还没到葛明旁边,就已经有了一股子香味传过来,这种香味非常淡雅。张富贵把一包丁香花递给了葛明,看到丁香抱着的小猫也是欢喜的不得了,跟戴健凑过去跟丁香一起逗猫。
有了味道不错的花,就可以蒸精油了。其实花草树木和各种香料的香味,来源都是挥发性精油,通过加热的方式让精油挥发,然后过冷凝结就可以了,跟蒸酒没多大区别。前段时间葛明做的小酥肉,干炒花椒之后锅里就有一层油膜,这个东西就是花椒的精油。其实花椒闻起来是橘子和柠檬香,吃的时候才会感觉麻。
葛明不禁感叹,来庄子上的时候带了蒸酒的设备,确实英明神武。
让丁香找个木盒子,铺上软软的谷草,把小猫放进去睡觉。本来想铺点麻布,主要是怕人说败家,毕竟庄子上不少娃还光着屁股呢,葛明突然感觉活得有点累,是不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虽然是孩子的身体,但是是大人的思维,远不如真正的小孩子活得爽快。
张富贵和戴健看到小猫已经放回了葛明房间,也就跟葛明告辞了,出门之后跟另外的娃子汇合,一群孩子嘻嘻哈哈,又开始在庄子上东跑西跑。
生火烧水蒸丁香花,足足过了一个时辰,水都差点烧干了,在接水的木桶里总算看到了一点油花,这个产量低的令人发指。有了精油就要赶紧做肥皂,不然精油就挥发了。做肥皂对于葛明来说已经轻车熟路,只是这次是专门用来送给母亲的,自然要制作的更加精细才是。
还是皂化反应,差不多的时候加点海盐和精油搅拌,海盐是肥皂的硬化剂,临渝距离渤海不远,所以平常吃的全是海盐。海盐中的镁、钙元素能够促进肥皂硬化。其实可以用来做肥皂硬化剂的东西其实很多,还有白泥、牛奶,尤其是加了牛奶之后肥皂还要更细腻一些。
硬化剂对于肥皂来说非常重要,可以使肥皂更加坚硬、稳定,使用起来也能持久一些,这样做出来的肥皂更加接近后世的香皂,而不是比较软的猪胰子了。
精油是香味物质的浓缩,味道闻起来基本都不是香味,但是稀释之后味道就会变香,这个有点神奇。随着精油的加入,香味开始弥漫开来,旁边的丁香和小猴子都不停吸着鼻子。接下来放置一段时间,等硬化之后切成适合的形状就可以了。
现在需要设计一个香皂盒,这样的显得上档次一些。葛明拿起鹅毛笔,找出来一张纸,开始画图纸。香皂盒设计成了类似后世有盖的香皂盒。底部要高出来一些,弄成镂空的防止积水。整个香皂盒设计成圆角,盒子内部设计成长方形,制作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美观。
木器的防水其实唐代已经做的很好了,这种精致的东西可以做成漆器,大漆的使用源远流长,据说马王堆出土的漆器漆膜鲜艳完整,那可是西汉时期。葛明心里有些恶趣味,想着不知道会不会有朝一日被后世考证,说是古代连香皂盒都隐含着天圆地方之说。
让小猴子把图纸送给戴健家,顺便点了点铜钱过去。做漆器的木料并不追求名贵,只要不变形就行,但是大漆的价格就比较高了,庄子上实在太穷了,葛明怀疑戴健家都未必有大漆。大漆的干燥需要时间较长,而且需要多遍上漆和打磨,希望能来得及才是。
这天事情太多,葛明好像从来没有这么忙碌过,想到自己还是个孩子,心里不禁的夸自己:天下兴亡娃娃有责啊。正在葛明背着手在院子里晃荡时,张春来有准时准点的到来了,说是要给葛明演示刀工。
只见张春来菜刀翻飞,片刻功夫一根黄瓜就被砍了无数刀。放下菜刀之后张春来拿起黄瓜,轻轻一捋,一根蓑衣黄瓜就呈现在葛明眼前。
太厉害了,这才几天,难道张春来是厨神下凡不成。据说后世厨师刀工的考核就有蓑衣黄瓜这一项,没有勤学苦练根本切不出来,讲究运刀快而且准,并且收放自如,尤其是厚重的菜刀做到收放自如,这非常难。
“春来大哥,厉害厉害,没想到你的刀工进步如此神速。”葛明不禁双手鼓掌,旁边的小猴子和丁香已经看傻了,也跟着鼓掌。
有了这种刀工基本就算入门了,很多食材料理起来就没任何问题了。葛明在想着要不要来几道爆炒的菜,这才是炒菜的精髓所在,遗憾的是今天没收到猪,不然来个溜三样还是非常不错的。
“多谢小郎君夸奖,今天晚上咱们吃点什么?”自从跟葛明熟悉了之后,张春来也不像最初葛明见时那么沉默拘谨,跟葛明的话明显多了很多。
其实吃点什么,很大程度上是张春来想跟葛明学做新的菜式,葛明自然是懂得,奈何食材和调料都不足,做来做去都是这些菜。再说鼓风机都好像没做好呢,火候不够很多菜做不出来,只能做些不太讲究火候的家常菜。
张春来这一问,还真的难住了葛明。今天吃点什么,是人类吃饱饭之后的共同难题。
“今天不做菜了,做个能够流传千古的面食算了。”虽然食材不多,但是一样面食百样吃。
张春来听后瞪大了双眼,急忙问到:“小郎君,什么面食能够流传千古的?”
葛明嘿嘿一笑,先让张春来去准备材料。小米面、猪油、小麦粉,就这几样而已。小米面加猪油搅拌成糊状,这个就是传说中的油酥,也是最经典的一种。小麦粉要太开烫面,硬面饺子软面饼嘛,这样揉出来的面团才比较软,烙出来的饼才是松软的。
揉好的面团醒面,然后擀成薄片,刷上一层油酥,最后卷起来分成大小合适的面团。每个面团都需要反复对折多次,这样才能起层,最后把面团擀成方形。炉灶一定要用麦秸点火,这种软火最适合烙饼。刷上一层猪油,烙到两面金黄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
没错,这就是简易版的火烧,其实更专业的做法是先烙,然后再烤,没有炉子可以烤火烧,也就只能凑合了。在张春来还在忙碌的烙火烧的时候,福伯、禄伯两人也回来了,袁老道闻着香味也出了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