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跟着番茄学物理》最新章节。
直播间的观众,陆陆续续地有一些理解了。
对于顾神的第三逻辑“求生”,在此之前,很多人从未思考过。
洛尘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用更为简单的话,向骁睿说道:“顾神的意思,其实就是把生和死进行了切割,在他看来,生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自然选择的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些活不下来的,自然就会被淘汰。
但是,这种生,是没有对死亡的恐惧的,它们本来无所谓生和死,只不过是因为可以生而存在了下来。
第二种,是有选择的求生,这个时候,生物体已经不再单纯地被自然界选择,而是它们自己开始厌恶死亡,从而让生物们开始自己主动进行求生。
...
在生物进化进程里,这二者有着显着不同的作用与影响。
自然选择的生,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动力,推动物种整体缓慢演变,像远古时期,环境剧变,耐寒的猛犸象因自身生理特性适应了寒冷气候,得以在冰期存活繁衍,而一些不耐寒的物种则走向灭绝,这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物种通过被动适应环境变化来延续种群。
而有选择的求生,赋予了生物主动改变命运的可能,加速了生物个体及群体的进化速度。
以人类为例,当意识到疾病威胁生命时,主动研发药物、改善医疗条件,极大提升了生存几率,也促使人类寿命延长、种群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进化的轨迹。
同时,二者也相互影响,自然选择为有选择的求生提供了生存压力与环境基础,迫使生物进化出更高级的求生意识;
而有选择的求生行为,又反过来影响自然选择的结果,比如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使得一些生物面临新的生存挑战,从而改变了它们在自然选择中的走向 。”
...
直播间的观众在顾神的讲解与洛尘的解读中逐渐厘清思路,弹幕从最初的困惑逐渐转向热烈的联想与追问。
骁睿盯着屏幕上闪烁的弹幕,突然一拍大腿:
“这么说,像蚂蚁筑巢、候鸟迁徙这些行为,都还停留在‘自然选择的生’阶段?
只有像大象为同伴守灵、人类研发疫苗这种带有意识驱动的行为,才算‘有选择的求生’?”
洛尘滑动着电脑上的神经生物学资料,点头道:“没错。现在,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些行为背后的本质。
你看弹幕里有人问‘实验室里的小白鼠躲避电击算不算主动求生’,这就得看它们是出于本能反射,还是具备对死亡的预判。
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深入剖析,本能反射基于简单神经通路,像膝跳反射,感受器受刺激后经传入神经传信号至脊髓,脊髓即刻指令传出神经使肌肉收缩,全程大脑几乎不参与。
小白鼠若仅因疼痛刺激触发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逃避反射,大概率属本能;若能提前预判电击危险主动躲避,就更倾向‘有选择的求生’。”
说着,他调出一段纪录片画面,北极狼在暴风雪中围成圈保护幼崽,“狼群这种协作已超单纯本能,能评估风险、为群体生存牺牲个体,是求生意识催生的策略升级。
从进化心理学看,严酷环境下,狼群协作能有效御敌、觅食、护崽,围圈护崽体现对群体延续的考量,明白幼崽存活基因才能传承,这是基于生存繁衍理解的主动策略。
相比之下,食草动物群体在遭遇天敌时,更多是凭借本能的四散奔逃,虽然也是为了生存,但缺乏像狼群这样有组织、有意识的策略协作,这鲜明地体现出自然选择下本能生存行为与有选择求生行为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