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杨家天下

第60章 洛阳反应四(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杨家天下》最新章节。

酒过三巡。

借着酒兴,其中一人高声道:“将军这一招英明啊!不仅送走了那个不知事的人,而且也算对大将军有了交代。”

嗯!

其他几人也纷纷点头。

一个不贪军饷,忠正耿直,成天只知道练兵报效国家的人,和他们格格不入。

毕竟他们也怕某一天,他们被人举报,以贪墨军饷的名义被刘宏给咔嚓了。

在洛阳大家都是同僚他们不好下手,但出了洛阳一切就不同了。

这次支援雁门关这个送死的任务,正好可以顺理成章的除掉这个潜在的危险。

而此时并州,大同盆地中部。

恒山山脉上的一个山谷内立起了近千顶帐篷,正是杨升藏兵之地。

这时几个骑兵越过重兵把守的谷口,往最里面的中军大帐而去。

很快骑兵抵达大帐,为首的人翻身下马直接走了进去。

帐内,杨升和吕布、张飞两人正在看鲜卑和大汉北部疆域图。

王旭则作为亲卫统领站在一旁。

骑士进帐对着杨升抱拳道:“报!主公!鲜卑首领魁头下午已经率军进驻图浑部!”

嗯?

杨升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说道:“再探再报!”

“诺!”

等斥候退了回去。

杨升才对着吕布问道:“奉先,你和鲜卑人交战过,你猜他们会在几日后开拔,直抵雁门关下?”

吕布思索了一下说道:“不出两日!”

嗯?

吕布继续说道:“鲜卑人如果选择在夏、秋来攻雁门关,其必然是做好了长久战争的准备,不会这么快。

但眼下即将入冬,他们最希望的就是速战速决,在寒冬到来之际退回草原上去。”

嗯!

杨升和张飞都赞同的点了点头。

此时。

图浑部内。

魁头等人正在大帐内大肆喝酒吃肉。

酒过三旬后。

一个有些黝黑的男子起身右手横在胸前弯腰行礼道:“我尊敬的魁头大人!我图浑部一万五千名勇士已经全部聚齐,就等着大人率领我们即日南下!”

一听这话,众人看了他。

原来是图浑部的首领图颉。

众人纷纷开始了摩拳擦掌起来。

不少人纷纷附和道:“是啊!图颉兄弟说得对,是啊!...”

众人都在想象着这次南下劫掠汉地,然后金银、美女、布匹、美酒满载而归的场景。

只有坐在魁头旁边的男子皱起了眉头。

直接出声问道:“现在雁门关是什么情况,还请图颉首领介绍一下!”

嗯?

图颉愣了一下。

众人也都安静的下来,他们可不敢小看了这个男子。

虽然看着年纪不大,但做为魁头的亲弟弟,其智慧在整个鲜卑部族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图颉不敢怠慢,急忙起身右手横在胸前弯腰行礼道:“回步度根大人!几个月前雁门来了个新的太守。”

嗯?

步度根还等着他的下文。

眼见图颉没有在说话的意思,便出声问道:“没了?”

图颉愣了一下,然后说道:“没了!这个消息还是前不久一个和匈奴人交易的勇士无意中听到,带回来的。”

嗯?

这下给步度根整无语了。

图颉又想了一下才继续说道:“对了,这个新来的太守好像是姓杨。”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林羽穿越大楚,更以一己之力退西夏,拒北魏,击匈奴!获封平西侯。却因功高震主,遭楚帝猜忌,行兔死狗烹之事。故意构陷,谋朝篡位?一手捧起来的大楚第一位女将军,竟然背叛了?曾经扶大厦之将倾,立下不世之功,却要被打入天牢?不仅要谋夺家财,还欲染指十万所向披靡的平西军?楚帝与诸臣都认为林羽再无翻盘之力,必死之时,林羽却神情平静,淡然道:“传我将令!
抓挠
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
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
武松被嫂嫂调戏,郁闷之下喝了个酩酊大醉,醒来竟然变成了嫂嫂潘金莲!王婆:大官人放心,老身的计谋,犹如孙武子捉女兵,十捉九着。西门庆:求干娘快快做成小人。(穿越从第6章开始,不想看铺垫的读者可以直接从第6章开始阅读)
北山智叟
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
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
周庆的官职为起居郎,职责便是记录女帝的生活。周围的宫女们有时暼到他,都充满不屑或是惋惜。只因为周庆虽是纨绔子弟,可也是堂堂新科传胪,殿试第四名,家里还是四品官。女帝也让他选职位,结果选了最没前途的起居郎。天地良心,周庆也很无奈啊。系统主线任务,是成就千古毒士。
大禾
穿越影视世界,从变成反派开始
穿越影视世界,从变成反派开始
关于穿越影视世界,从变成反派开始:苏御,获得穿越影视世界的金手指,且看他如何在影视世界翻云覆雨。主角,立志要做一个影视世界的大反派,消灭一些与他作对的主角。目前正在写第一个世界第二个世界、第三个世界粉丝假如有喜欢的世界可以评论区说明
云水真君
凤凰交错,逆命妖妃
凤凰交错,逆命妖妃
一场车祸,将工科男和文科女的命运完全颠覆。工科男成为了年轻皇帝的妃子——楚芊月,文科女则穿越成了皇帝萧佑晟,二者魂穿成但性别却与前世截然不同。皇权不稳,帝妃合作,楚芊月女扮男装,化身多重身份,替萧佑晟稳住皇权。贤妃?不,贤王。老实当妃子那必不可能啊。
泠道冬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