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厨子穿越傻柱之生五娃三子两女》最新章节。
突然,一阵刺痛从她的腹部传来,秦淮茹不禁呻吟出声。疼痛越来越强烈,她的脸色变得苍白,额头上冒出了冷汗。随后,她便开始大声呼救。
因为是周末时间,四合院大多数邻居正在家中休息,听到声音后,纷纷跑了出来。
在邻居们的帮助下,秦淮茹很快被送到了医院。
由于她长期营养不良,再加上身体劳累,导致这次生产异常困难。
易中海帮忙交了手术费,然后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着。
而贾张氏则在手术室门口来回走动着。她一直在念叨着:“求佛祖保佑,求菩萨保佑。”她的脸上写满了焦虑,这是她从未有过的表情。
在这一刻,贾张氏已经顾不得孩子的性别了,她只希望秦淮茹能够平安无事。因为她知道,如果秦淮茹出了事,贾家就真的完了。
一段时间后,秦淮茹在耗干最后一丝力气前,终于又生出了个女儿。贾张氏听到孩子哭声的那一刻,也是紧张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由于秦淮茹刚生产完,身体很是虚弱。虽然贾张氏提前跟医生沟通了上环的事,最后也没有弄成,约定出了满月后再来。
晚上,在秦淮茹的强烈要求下,顺利的出了院。
易中海特意跑到市场上,购买了一只老母鸡,让一大妈炖了一锅鸡汤,端给了秦淮茹。只不过吃到她嘴里的并不多,仅仅是吃了两小块肉,还有一碗鸡汤。其他的则被两个孩子和贾张氏分而食之。
整个月子期间,易中海和一大妈忙前忙后,时不时的来看望秦淮茹一番。因此,这次坐月子比贾东旭在的时候更好一些。他们俩最近也愁的不行,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养老人,只能暂时对贾家好一些。
秦淮茹这胎虽然生的又是个闺女,但是由于贾东旭没了,而贾张氏也不识字,最后秦淮茹自己给孩子上的户口。当她走在大街上,看到路边槐树盛开的花朵,因此给闺女取名为“槐花”。
她出了月子后,就跟着易中海去轧钢厂上班了。当她去人事科报到的时候,人事科的人还问过她要不要转到后勤部工作,毕竟车间里的活不太适合女人干。秦淮茹问清楚具体干什么后,拒绝了对方。拒绝的原因很简单,后勤工资一般不高,好的岗位轮不到她。而且,如果她去后勤工作,以后她儿子长大后,接她班的时候也是去后勤工作。毕竟这个时间节点,当工人最吃香。
最后,她只能跟着易中海学习钳工,只是她一个女人,文化程度又不高,很难晋升级别。因此,她一直拿着27块5的工资,养活着一家老小。每个月还要给贾张氏拿出3块的养老钱。
何雨柱得知贾家新添闺女的名字叫“槐花”时,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淡然的一笑。内心不由的念叨着:这贾家的一切依旧,只是少了一个跪舔的“傻柱”。
二大爷刘海中最近也是喜忧参半。因为刘光齐的媳妇怀孕几个月了。他眼看就要抱孙子或孙女了,但是刘光齐的老丈人快要调走了,所以想把儿子刘光齐也带走,这让他郁闷的不行。每天在家喝着闷酒,喝醉了就抽出皮带打光天、光福两兄弟。
三大爷阎埠贵家则波澜不惊。自从阎解成结婚后,两口子只要住家里的房,吃家里的饭,就得给家里交钱。这也惹得两口子时不时的吵闹一番,结婚半年时间也没怀个孩子。
后院的许大茂家最近可谓是热闹非凡。自从许大茂和娄晓娥结婚之后,起初这小两口亲密无间,简直就好的像一个人似的。然而,他们却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从来不自己开火做饭。今天呢,他们会回到娄家去蹭饭;明天呢,又会跑到许大茂父母那里去饱餐一顿。偶尔,他们还会厚着脸皮带上一些好的食材,让何雨柱帮忙炒上两个菜,当然啦,何雨柱也会留下一些当做回扣。
可谁能想到呢,这过完年后,许大茂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开始四处去调戏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也不知道是谁把这个消息传到了娄晓娥的耳朵里。这可把娄晓娥给气坏了,她气得直想跟许大茂离婚。不过呢,每次许大茂都会花言巧语的把娄晓娥哄得开开心心的。
就在最近,娄晓娥突然感到一阵恶心,这可把她和许大茂都激动坏了。两人二话不说,赶紧跑去医院做检查。当确认娄晓娥怀孕后,许大茂简直高兴得像要蹦起来一样。
从那以后,许大茂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再也不在外面瞎胡闹了。每天一下班,他就准时回家,就算是去乡下放电影,也几乎不会在外面过夜了。
后院聋老太太依旧过着平淡的生活,只是平常节省下来的粮票,会被她偷偷的换成钱。何雨柱偶尔给她送点好的饭菜,她也时不时的拿出易中海帮忙买的糕点,给强国强军两兄弟分一些吃,也算是礼尚往来了。
六月份,何雨水参加了全国统一的高考。等待成绩公布的日子里,全家人都紧张而期待着。
终于,成绩出来了!她考的分数还可以。经过一家人的讨论后,又咨询了学校的老师,他们最终决定让何雨水报考北京师范学院。
当何雨水收到北京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整个家庭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尤其是何雨柱,他为妹妹感到无比骄傲。这可是老何家的第一个大学生啊!
为了庆祝这个重要的时刻,何雨柱特意邀请全家人去丰泽园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餐桌上,大家谈笑风生,共同分享着这份喜悦。
而远在保城的何大清,在得知女儿考上大学的消息后,更是兴奋得难以入眠。当晚,他独自喝了一瓶白酒,以表达内心的喜悦。然后,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辛苦积攒的 200 块钱,寄回了家里,希望能给女儿一些经济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