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地铁离去,安东星人废土旅程》最新章节。
2036年7月7日,长安·太极殿
李世明站在巨大的沙盘前,手中的指挥棒轻轻点在长江南岸的登陆场上。
"截至今日拂晓,我军已在长江南岸建立纵深20公里的桥头堡,东吴军主力后撤至南京外围。"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殿内文武百官,嘴角微微上扬。
"诸位爱卿,可还记得朕月前所言?"
房肃立即上前一步:"陛下圣明,先南后北之策,如今已见成效。"
李世明轻笑一声,转身走向悬挂在殿侧的巨幅华夏地图。他拿起炭笔,在图上龙飞凤舞地勾勒起来。
……
炭笔在地图上划出数道粗壮的箭头:
从长江北岸向南延伸的红色箭头,如同利剑般刺入东吴腹地
在东北方向,蓝色防御标识如铁壁般横亘在太行山麓
西北地区则标注着稳固的绿色控制区
"东吴,便是这南唐。"李世明的笔尖重重敲在建业位置,"看似据长江天险,实则外强中干。"
他又指向东北:"而这郑安宙..."
笔尖在哈尔滨位置画了个圈,又在周围描出层层叠叠的防御工事。
"高句丽的顽固,加上芬兰人的狡黠。"李世明突然笑出声,"竟还反咬下朕几块肉去。当年隋炀帝百万大军征伐高句丽失败,加速隋朝灭亡,引得隋末大起义群雄并起,但我又不是隋炀帝,慢慢来,迟早耗死,"
殿内响起一阵压抑的笑声。
李世明放下炭笔,从案头拿起一份战报。
"诸位可知,东北联军为何能与我军周旋至今?"
他翻开战报,指着上面的数据:"过去三个月,东北联军弹药消耗误差不超过3%,粮食配送准时率98.7%,就连最前线的哨所都能按时收到黄桃罐头。"
杜晦忍不住插话:"那个叫林周的后勤官..."
"天才。"李世明罕见地用了这个词,"一个能在废土中把后勤做到极致的天才。"
他踱步到窗前,望着东北方向:"一月起义,三月建制,六月就能与朕的正规军打得有来有回...郑安宙有此臂膀,是他的福气。"
房肃小心翼翼地问:"陛下是想..."
"招降?"李世明摇头,"不,这样的天才,注定要战死沙场才不负平生。"
李世明走回龙椅,坐下后拿起茶杯,慢条斯理地抿了一口。
“至于东吴那个孙道成……”他嗤笑一声,“就这逼养的玩意,也配称王?”
“天下苍生,九州万方,他装得下吗?”
“朕能。”他放下茶杯,声音不重,却震得满朝文武心头一颤。
“只有朕的心中才装得下九州万方,天下苍生,才有资格一统华夏,”
……
李世明走到军用电台前,亲自调整频率。
"各集团军指挥员注意,朕只说一次。"
他的声音通过电波传向千里之外的前线:
"东吴已是瓮中之鳖,不急于一朝一夕。各部当稳扎稳打,百姓箪食壶浆,我军入城更需秋毫无犯。"
"记住,这不是闪电战,而是钝刀割肉。"
"哦,顺便说一下东吴之战三条铁律——"
第一,缓进。
"每日推进不超过30公里,每占一地必先巩固。"
第二,围城。
"建业外围留出西侧缺口,让孙道成的残部与百姓争路。"
第三,诛心。
"凡投降者,赐粮;凡抵抗者,灭族。"
电流杂音中,皇帝最后一句传遍三军:"这九州万方,只有朕——装得下!"
前线指挥部里,尉迟雄听着电台传来的声音,转头对参谋们笑道:
"听见没?陛下要咱们慢慢玩死东吴。"
……
长江南岸,大唐控制区。
"军爷!尝尝新摘的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