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风再起》最新章节。
“主公!”武士拉开门扇时带翻了灯盏,“西边...西边有鬼火!”
立花宗茂冲到甲板上,瞳孔骤然收缩。漆黑的海面上,无数幽蓝光点正以雁形阵逼近,仿佛百鬼夜行。他猛然想起唐人传奇中的“阴兵借道”,但随即被更可怕的念头攫住——这是明军的舰队!
“全队转舵!床弩准备!”立花嘶吼着拔出太刀。十五艘安宅船笨拙地调转船头,甲板上的焙烙玉投手慌乱地点燃火把。他们不知道,那些蓝光不过是明军炮窗挂的磷火灯笼,只为照亮射击参数。
郑沧浪透过西洋千里镜,看见倭船帆索乱作一团,嘴角浮起冷笑:“传令,首轮齐射打帆索,次轮轰水线。”
“得令!”旗语兵挥动赤焰旗。各船顶层的火龙出水炮率先发威,三尺长的火药筒拖着尾焰跃入夜空,在倭船桅杆顶端炸成火雨。浸透鱼油的麻绳遇火即燃,立花宗茂的旗舰“雷神丸”瞬间成了火把。
“八嘎!快砍帆索!”立花挥刀劈断燃烧的帆缆,却见第二波蓝焰信号升起。这次是中层炮楼的迅雷铳发威,三十步长的倭船在百炮齐鸣中颤抖,铅子如蝗虫过境横扫甲板。一个焙烙玉投手刚举起陶罐,右臂便连根炸裂,燃烧的火油反而泼了自己满身。
郑沧浪轻叩刀鞘:“该千斤炮说话了。”
底层的佛郎机炮吐出火舌。这些用石碌精铁铸的重炮,每发实心弹都重逾五十斤。首弹命中“雷神丸”吃水线,木屑纷飞中破开脸盆大的窟窿。海水倒灌的轰鸣里,立花宗茂听见死神在耳语。
“突击!”这声嘶吼成了熊本水军最后的绝唱。五艘关船发起自杀冲锋,船首的撞角在月光下泛着血光。最前的“隼丸”甚至撞断了明军哨船的桅杆,但随即被三艘福船围住。中层炮楼的迅雷铳调转炮口,三息之内将倭船轰成筛子。
郑沧浪突然眯起眼睛。倭军残阵中有艘不起眼的商船正在后撤,吃水却深得反常。“那艘船,”他刀尖遥指,“用火龙出水打船底。”
三发火药筒呈品字形钻进目标水线。剧烈的爆炸掀起十丈水柱,海面竟浮起大量硫磺与硝石——这是倭军伪装成商船的火药运输船。冲天的火光中,郑沧浪嗅到了马尼拉惨案的气息,当年倭寇就是用这种船运来屠杀华人的火器。
“总镇!倭将旗舰要跑!”陈璘急呼。只见“雷神丸”正借着西南风逃窜,半截燃烧的主桅竟被倭人自己砍断。
郑沧浪解下腰间酒囊灌了一口,辛辣的烧酒灼烧着喉管:“挂追帆,本镇要亲手摘了立花家的家纹。”
五艘福船升起硬质竹篾帆,这是海南疍民发明的“追风帆”,能在逆风中借八面来风。郑沧浪的旗舰如离弦之箭,三层炮楼同时开启的炮窗像巨兽咧开的血口。
立花宗茂回头望时肝胆俱裂。他亲眼看见明军顶层的炮手正在校准一种从未见过的装置——带刻度的青铜滑轨,上面架着改良版火龙出水。这是李长风按后世火箭炮原理设计的“百虎齐奔”,一次可发射三十支火药箭。
“天照...”立花最后的祷词被爆炸声淹没。火药箭钻透“雷神丸”尾舱,引爆了尚未投放的焙烙玉。整艘船从中间断成两截,带着立花家族传承三代的菊纹盔甲沉入海底。
寅时末,海面飘满碎木残帆。郑沧浪伫立船头,看着士卒打捞战利品。突然,某艘倭船残骸中传来铁链声响,两个水手拽出个檀木箱子,里面竟是德川家光的亲笔密函——倭寇计划联合琉球劫掠福建!
“总镇,抓了个活口!”亲兵拖来个浑身焦黑的倭将。郑沧浪认出那是熊本藩家老小西行景,此人在万历朝鲜役中屠过晋州城。
“给他疗伤。”郑沧浪的刀鞘挑起倭将下巴,“本镇要将他锁进马尼拉新铸的‘谢罪钟’,日日敲给南洋诸国听。”
朝霞染红海面时,李长风的坐舰才缓缓驶来。这位宁远伯扶着船舷看过遍地狼藉,突然指着某处:“沧浪,你看。”
郑沧浪顺势望去,浑身一震。漂浮的倭船残骸间,竟有具明军装束的尸首——那是天启年间东江镇水师的制式皮甲。尸体手腕系着条褪色的红绳,正是闽南渔家祈愿平安的“妈祖绦”。
“万历四十六年,熊本水军突袭铜山卫。”李长风的声音比海风还冷,“九百水师儿郎的血,今日才算凉了。”
郑沧浪解下佩刀掷入海中,惊起盘旋的海东青。这个以铁血着称的水师总镇,此刻竟对着初升的朝阳泪流满面。他想起出征前李长风说的话:“我们不是复仇的恶鬼,是给冤魂引路的提灯人。”
午时,凯旋的舰队在釜山港抛锚。郑沧浪登上望台,看着士卒将倭俘押往盐场劳作。港内新铸的“镇倭碑”前,朝鲜百姓正焚烧写满倭寇恶行的纸船。灰烬随风飘向大海时,他仿佛听见无数华夏英灵的长啸。
釜山,这座朝鲜半岛上的重要港口城市,在战火的洗礼后,城头的旗帜已然变换。
当硝烟渐渐散去,李长风站在釜山的城楼上,俯瞰着整座城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志在必得的坚定,并没有如众人所预期的那样,将釜山交还给朝鲜。相反,他决定将其当成自己的殖民地。
李长风在釜山,已然开始了对这座城市的经营。他派遣能臣干吏,着手恢复釜山的秩序,安抚百姓。同时,利用釜山优良的港口条件,大力发展贸易,招募工匠,加强军事防御建设。
李长风在将釜山纳入掌控,当作自己殖民地后,并未就此停下扩张的脚步。他旋即派出一支精锐之师,向着济州岛进发。彼时的济州岛,日本人横行无忌,肆意欺压岛上百姓。
李家军如神兵天降,迅速对岛上的日军展开凌厉攻势。日军虽负隅顽抗,但在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李家军面前,节节败退。经过一番激烈战斗,李家军成功驱逐了岛上的日本人,济州岛也随之易主,成为李长风名下又一殖民地。
登上济州岛的李长风,很快发现了岛上的特殊之处——众多蒙古人在此养马。那漫山遍野的骏马,身姿矫健,毛色鲜亮,让李长风心中一动,旋即决定将济州岛打造成李家军专属的军马养殖基地。
为实现这一目标,李长风一方面礼贤下士,亲自拜访那些擅长养马的蒙古人,以真诚的态度邀请他们继续留在此地,传授养马技艺,并许以丰厚的报酬和良好的待遇。另一方面,他从海南等地调来了精通畜牧管理的人才,与蒙古人一同合作,制定科学的养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