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风再起》最新章节。
“大汗,明军已溃不成军,此时不攻,更待何时?”
“北京城就在眼前,一鼓作气,必能拿下!”
“大汗,下令吧!我们愿为先锋,直取京城,为阿敏贝勒报仇雪恨!”
皇太极坐在主位上,神色淡然,目光深邃如潭。他轻轻抬手,帐中顿时安静下来。众将的目光齐齐聚焦在他身上,等待着他的决断。
皇太极微微一笑,缓缓开口:“诸位将军,攻下京城,于我而言,易如反掌。”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众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但皇太极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愣住了。
“然而,大明疆域辽阔,非一日之功可定。即便我们攻下京城,又如何守住这万里江山?”皇太极的目光扫过众将,语气中带着一丝深意,“京城虽近在咫尺,但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这一座城,而是整个天下。”
帐中一片寂静,众将面面相觑,似乎有些不解。皇太极继续说道:“如今明军虽败,但根基未损。李家军残部遁走不知所踪。我们若贸然攻城,即便得手,也会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不如借此机会,多练练兵,积蓄力量,等待将来一统天下的时机。”
他的话音落下,帐中众将纷纷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敬佩。皇太极的谋略,远非他们所能及。
射入京城的信
次日,皇太极命人写了一封信,射入北京城中。信中写道:
“大明皇帝陛下:
朕率兵至此,非为攻城略地,实为天下苍生计。陛下若能明察时势,开城纳降,朕必以礼相待,保陛下富贵无忧。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他日城破之日,恐难保全。望陛下三思。”
这封信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北京城内,崇祯帝看到信后,脸色铁青,手指微微颤抖。他将信狠狠摔在地上,怒声道:“狂妄!区区蛮夷,也敢威胁朕!”
然而,城中的官员与百姓却人心惶惶。后金军的强大与皇太极的谋略,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
张家湾的意外之喜
就在后金军准备撤兵之际,阿巴泰和济尔哈朗率领三千精兵,悄然往通州方向进发。他们的目标是张家湾——明朝的漕仓重地。
张家湾位于通州东南,是明朝漕运的重要枢纽,储存着大量的漕粮。由于明军主力集中在京城,张家湾的守备相对薄弱。阿巴泰与济尔哈朗率兵突袭,守军猝不及防,很快便被击溃。
后金军攻入张家湾,打开了漕仓。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惊呆了——仓内堆满了粮食,数量之多,远超他们的想象。
“大汗,我们中了大奖!”阿巴泰兴奋地喊道。
济尔哈朗也难掩喜色:“这些粮食,足够我们支撑数月之久!”
消息传回大营,皇太极闻言,哈哈大笑:“天助我也!此乃天意!”
后金军将漕粮尽数运走,极大地缓解了他们的粮食危机。皇太极站在高坡上,望着满载而归的军队,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扬长而去
后金军在张家湾得手后,皇太极下令全军撤退。他们带着丰厚的战利品,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北京城郊。
风雪中,后金军的旗帜在寒风中飘扬,马蹄声渐行渐远。皇太极回头望了一眼北京城,嘴角微微上扬:“崇祯,今日暂且放过你。他日再来,必取你江山!”
北京城内,崇祯帝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去的后金军,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场战争远未结束,而大明的命运,也正一步步走向未知的深渊。
风雪依旧,天地苍茫。后金军的离去,仿佛带走了北京城最后的安宁。而张家湾的漕粮,成为了这场大战中,皇太极最大的意外之喜。满桂被杀,袁崇焕被抓也算了去了阿敏战死的心头之恨。
反攻与撤退
1630年初,皇太极东进,连克数城,分兵驻守遵化、滦州、永平、迁安,自率主力返回都城沈阳。明军决定反攻,被袁崇焕写信召回来的祖大寿部在永平与抚宁之间设伏,后金主力部队中计,边打边撤。
永平城内,只剩下之前投降后金的明军部队。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与绝望,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末日。
1630年(明崇祯三年、后金天聪四年)八月,崇祯皇帝凌迟处死袁崇焕。《明史》评价“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风雪依旧,北京城外的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白雪。这场大战,终究没有赢家。
至此,后金第一次入关,总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