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从娶女知青开始》最新章节。
“您说个大概范围,我骑自行车去找一找。”
这可不好打听了。
王文博摇摇头:“爸……您这……算了,我不跟您说了,我还有事,先回去了!”
进了王家,保姆吴阿姨在门口招呼一声,王老先生、袁奶奶却都没有出来说话。
而王文博的情况纪元海了解的不多,仅仅是王老先生说过的大体印象,两三成大概内容,就已经知道他在过去的十来年是个急于求成,追求利益的人,如今又苛求什么好名声。
纪元海抱着兰花,在一旁听着。
“我还以为是啥外国人来了,仔细一看才看出来是中国人。”
“明明我们之前都是各取所需,让他给花草看病,都是正常的,他却一直说承了咱们人情和帮助。”
“这一盆上佳的兰花名品,之前咱们对小纪的那点照顾人情其实都已经还上了。”王老先生说道,“今天小纪又帮咱们去找小云……”
小云可千万别出了事情。
父子两个虽然没有争吵,但是王老先生让他找王竹云,他就是不肯去办,气的王老先生渐渐口不择言,再也难以保持冷静。
纪元海问了一会儿,家家户户忙着过年,愿意停下好好说话的真不多。
袁奶奶听后,也是感慨:“这个小纪也是太客气。”
之后纪元海见到她实在想不出来更多,这才骑上自行车匆忙离去。
王竹云的同学也说道:“竹云一直跟我说的是她爸是县里上班的职工,我真不知道她是这样的家庭啊。”
那户人家显然已经断了让闺女学习的念头,对于王竹云的家庭情况也并不知道太多,因此一听到纪元海打听王竹云,就有点没好气。
“这是隆昌素啊!国家领导称赞的隆昌素啊!品相好极了!”王老先生说道。
“给王老的花,他喜欢这个。”
“我咋没啥印象啊?这闺女长得俊不俊?”
纪元海连忙宽慰两个老人。
“那也太大,您给我换个小点的?”纪元海说道。
纪元海说道:“您也别着急,吴阿姨年纪也上五十了,这大冷天的让她出去找也不是办法。”
到了县家属院门口,远远就看到赵大爷正停着车子卖烤地瓜,纪元海笑着过去,递给他一份点心果子一瓶酒:“大爷您过年好!我给您提前拜年!”
说完话,看了一眼隆昌素兰花,王老先生又看向外面。
无论是出于感情立场,还是出于理智分析,纪元海都是站在王老先生和王竹云这边的——王老先生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过他,王竹云赠送给他自行车,纪元海没感觉王竹云是什么脾气顽劣的女孩,王文博的指责显然只是从他自己的视角出发。
“小纪,那怎么能行?太麻烦你了,你毕竟是客人。”王老先生不好意思地说道。
那户人家的闺女原来上到高中,今年高考没考上,明年不准备考了,过年这些天准备相亲,要嫁个接班工人。
她同学家境稍微贫寒一点,也不可能有条件招待同学吃住一段时间。
纪元海基本上已经确定,李大爷描述的那就是王竹云。
李大爷描述着。
袁奶奶还是不太理解:“这意思是说……”
“找啥人啊,跟我说说,这里我都认识。”
到了团结巷子,纪元海打听一下棉纺厂职工都住在哪一片。
王老先生气呼呼骂了一通王文博,终究无可奈何:“实在不行,我让小吴骑上自行车,帮忙找一找;这眼看还有几天过年,怎么能让孩子就这样在外面无家可归?”
直到一个老头看见了他:“你还在帮忙看花草啊?去我家看看!”
还是纪元海找出来原因,李大爷才把迎客松的土自己动手换了。
“衣裳也跟咱们都不一样。”
至于上后山……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事吧?
欠小纪人情,往后弥补,也都是其次。
现在没心情赏花。
李大爷有些失望:“啊?找人?”
“这大冷天,大过年的!你让孩子一个人在外面?”
这户人家很委屈地说道。
夏天和冬天可完全不是一样的情形,更不用说临近过年,大部分家庭都不会乐意招待客人。
绕着花盆仔细看了看,甚至用手感应了一下枝叶的触感,土壤的触感,最后喃喃说道:“这个小纪,这个小纪啊……我就知道……”
“那你说,她可能去什么地方?”纪元海问道。
王老先生拍着桌子叫起来:“你必须给我找!伱把小云给我找回来!”
后来绕路往学校后山走了。
纪元海走进屋内一看,才看到了王老先生、袁奶奶、王文博三个人。
然后打听有没有一个考上大学的大学生。
王竹云莫非找的是高中同学,但是没考上大学?
于是就变成这样。
赵大爷到底是接过去了纪元海的拜年礼物,掏出来最大的烤地瓜递给纪元海。
说到这里,袁奶奶忍不住抹泪,显然十分心疼王竹云。
“爸,真不用找——今年暑假的时候,她就跟我生气跑出去一次,当时我和文莉都吓坏了,顾不上照顾竹青,专门去找她。”王文博说道,“结果她在一个高中同学家里住着呢。”
“昨天傍晚倒是有这么一个姑娘,从我们团结巷子走出去的,她那个行李包跟常见的都不一样,也不是两个短辫,脖子上还挂着黑眼镜。”
“我们哪有什么偏向?我要求家里勤俭节约,不要张扬,文莉是完全支持我的,反倒是小云一点不体谅我的难处——”
在王老先生的咆哮声中,王文博好象没听见,走远了。
…………………………………………
怀着这样的担忧,纪元海去了最后一处地方。
纪元海就把王竹云的大概情况说了一下,李大爷嘴里面念叨着:“一个女大学生,今年二十出头,两个短辫,来找同学家借住……”
王竹云的同学有些茫然:“这我可猜不到……”
屋内特别温暖,能满足王老先生花草的需要,也能满足老两口夫妻俩的保温需要——人上了年龄身体弱,难以保持热气,冬天盖两床棉被也是冷。
看他还抱了一盆东西,问了一句:“这是给……”
就因为暑假的时候有过一次差不多的情况。
“你给我站住,你给我回来!小云你必须给我接回来!”
王老先生犹豫了一下:“那……小纪,麻烦你去团结巷子那边找一找。”
纪元海连忙摆手:“太大了,我也不爱吃这个?”
“王老,您顺顺气。”
“他爸能找来,她就不来了……”袁奶奶说道,“以前她也来过,可等他爸来了,我们能怎么办?也只能说说他爸,劝劝她,让他爸把她带走。”
问李大爷王竹云的去向,李大爷不知道,只知道她昨天傍晚离开了团结巷子。
骑着自行车出了家属院,跟赵大爷招呼一声,纪元海直奔团结巷子。
“王老,先不说咱们的交情,王同学借给我书籍让我复习,这件事我可得承情。”
“您对这里还真熟!了如指掌啊!”纪元海竖起大拇指,对李大爷称赞一句。
这个李大爷买了一盆迎客松,也是被高大明没养好,不知道怎么倒腾换上了不合适的土壤。
王竹云上学时候的青山县高中。
“你别跟我提那个混帐!”王老先生怒道,“人家小纪,比他好十倍,好一百倍!”
“怎么了?”袁奶奶问道。
纪元海吃了地瓜,陪他说说话,问问生意咋样。
纪元海说完招呼一声,抱着花进了家属院。
“说几个地方,她以前在县城喜欢去的地方,还有她心情不高兴的时候,可能去的地方。”纪元海问询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