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从娶女知青开始》最新章节。
只是这样一想,他们就感觉心里面没底。
“王老,您这话太严重,真的是太严重了!”
刘香兰掰着手指头算了算,点点头:“还真是,这里省一点,那里多一点,这才赚了钱。”
因为高大明不在了,花草也重新水灵了,一些熟悉面孔也就乐意过来看一看,挑一挑。
不过,随后刘香兰就摇了摇头:“这怕是不行吧?县里面住下生活得多少钱?处处都要钱,还不如回家。”
现有的这些花草,她心里面都有数,卖的出去价格,也都大概知道。
纪元海说道:“凭咱们的交情,就算是王哥真的做了,那也肯定也是无意中波及我,我还能跟您有什么过不去的不成?”
短短两天时间,花草基本全部恢复生机,刘香兰又可以开始对外卖花,价格跟原来一样。
所以大家伙儿都有点盼望。
刘香兰摇头:“别花这个钱了,天现在也冷了,我现在每天都得烧炉子,让一些花草别死了;回家的时候本来就少,用不到自行车。”
纪元海听后也是点头:“我们这一接手,连以前高大明干的事情也都得接过来,的确有点忙碌——我得帮你个十天八天,记账,教你学记账,还有其他一些事情,咱们都得处理妥当。”
“进货都是什么价?”纪元海问道。
再看卖的花花草草,松树奇、梅花傲,青竹挺,还有进了一堆水仙根球,也有其他花草,无一不是长势良好,白主任就更是满意了。
“纪书记,你给我们说一条明路吧,到底怎么办才行……我们得回家啊!”
当天晚上回家,给纪元海说了白主任的要求。
“等冬天呢?”纪元海提醒,“冬天时候,一些花草要活下来,那就要整天烧炉子,不能受寒。”
别的东西她也不用写,就按照顺序写,大概卖出一盆什么花什么草,收多少钱就行了。实在不会写,就写卖了一盆花,一样能记账。
也是被生产队折腾的很厉害。
王老先生对此也是又勉励几句,顺便还跟纪元海说了一件事,说是他儿子王文博前些天来,又问了两句白守岩的事情,话说的没头没尾,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纪元海说道。
他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记住了教训,千万千万不能再折腾出来问题了。
时间匆匆忙忙又往前走了一个多月,进了腊月,距离过年已经不久。
“用不了多长时间。”
过了没多久刘香兰就回来了,脸上气冲冲地:“他们欺生!”
纪元海和刘香兰则是利润,加本该扣掉的进货价,能够拿到二百块。
是了,现在没有人管着,她和王晓红两个人都变成了青山县城的户口,当然是想要在县城这里住下,那就在县城这里住下。
“感觉我刚接过高大明的铺子什么都不懂,给我开出来一个这么高的价。”
不是假哭,是真的抱着头呜呜地哭。
曹建红说道:“我们问题还算不太大,纪元海他们好像也没有怎么记仇。”
程卫国小心翼翼地说:“千万别得罪了村民,尤其千万别得罪了纪书记、纪元海、陆荷苓他们,要不然咱们能不能拿到回城证明,还不好说呢!”
“这我还真不知道,我得去高大明原来去进花的地方问一问。”刘香兰说道,骑上自行车出去了。
“有些花还是需要花钱进的……”
“松树也是,竹子也是,其他花草只要缺货,咱们就这么来。”
“说来说去,还是元海你种花草厉害,这才能赚这么多钱。”
“过一段时间,长得差不多,就能修剪一下,再繁衍一下。”
“这哪叫赚钱?这叫给他家赚钱,赚钱全都花在进货上了,生意还咋做!”
“晓红有时候挺想你的,我把晓红送来陪你吧?”纪元海问道。
从这天开始,纪元海一边教刘香兰认字写字算数,一边记账,顺便照顾花草。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王老先生跟他儿子王文博的心结,要打开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行的。
有些是种花种草的零碎事情,又问了两句纪元海现在情况。
程卫国是险些犯错,被生产队特意改造,最近三个月,被累的腰都快直不起来了,皮肤跟手掌都成了酱色,简直比农村社员还像是农村人。
纪元海第二天就统合了营收利润,做个大概总结,又抄写了一份,连着钱一起给白主任准备好。
这些熟悉的词语即将粉墨登场。
现在生产队会放他们回城吗?会收拾他们,把他们卡在农村吗?
时间久了,连葛队长都品出来味道——纪元海的媳妇一边准备高考,一边暂代会计,也不谋求转正式,分明是要把会计暂代到明年高考。
“陆荷苓这一次肯定傻眼,咱们能回城了!”曹建红笑着说道,“她才嫁出去半年,知青身份没了,成了农村户口,不能回城了!咱们都能回城当城里人了!”
“说归说,咱们这一段时间,可都得小心啊!”
“听说上面刚开过会,买自行车不用自行车票了?”
纪元海让刘香兰准备好花盆和土壤,把店里面几盆梅花的枝杈剪下来一些,直接插进去。
刘香兰点点头,记下来进货五盆梅花,花费多少钱。
纪元海从县里回来,刚进了小山屯,就看到七个知青在队部面前窃窃私语,脸上遮掩不住的兴奋。
再之后进城打工、下海经商、万元户、农民工……
“对了,拿来账单,写上今天进货梅花五盆。”
“自己种?”刘香兰惊讶,“那得多长时间?”
马斌更不用说了,切切实实犯错,拘留了十天,属于坏分子了。
白主任获得营收那部分的利润五成,已经是纪元海给他足够的回报了。
如此又忙碌几天,剪下来的梅花扎根生长的很好。
刘香兰已经学的差不多,纪元海也就不在每天来县城,而是重新恢复三天来一次花草铺子的规律。
王老先生听后甚是满意:“文博这小子,这次没有乱折腾,我心里算是松一口气……要是换做八年前,这小子莽撞的不行,看不到后果,先得罪人!”
在这些社员们的盼望之中,曹建红、朱卫华等五个知青陆续找大队书记纪保田领到了他们回城的证明。
几个知青面面相觑,都知道这话也不一定。
只能心里面盼着陆荷苓真的学习成绩不好,真的考不上大学,没办法成为城里人——这样一想,心里面也就痛快了不少。
纪元海听后怔了一下,原来春风已经不知不觉开始吹动起来。
刘香兰学的也异常认真,纪元海记账一次,下一次她就在下方跟着记账,虽然是磕磕绊绊,比较难看,但终究是慢慢上了路,能够写能够看了。
王老先生听后,却是依旧摇头,说道:“幸好他没做,他如果做了,我饶不了他。”
刘香兰颤声说道。
天气变凉的缘故,哪怕是花草铺子的口碑好,花草质量好,这个月依旧还是不能算旺季。扣掉成本后,利润分一半,白主任也只能拿到一百多块钱。
“还有,咱们铺子没有额外雇人,如果咱们俩都要工钱,算起来再要五六十块钱……”
一年到头,也就是过年这几天,每家每户能吃上猪肉,大人能领到两个白面馒头,小孩可以领到一个白面馒头。
王老先生对纪元海的拜访很是惊喜,拉着纪元海絮絮叨叨说了好些话。
“到时候我会过来买一盆梅花。”
在安全的前提下,他对于收获还算满意。
哪怕是她平时总是几块钱一盆花往外卖,知道最后肯定赚钱,比种地多得多,可也没想到最后能够赚这么多。
纪元海想到王老种的那些花花草草,档次可是不低,也许自己应该找机会弄一些枝叶来,给自己的小铺子弄出几样镇店之宝来,譬如名贵兰花,少说几十,多说二三百,就算卖不出去,也能吸引一些人看稀奇。
“元海,最近有几家要梅花的,还有问我们卖不卖水仙根的,咱们是不是要进货了?”
有些花草的确是已经开始黄叶,甚至看上去活不成,刘香兰一边收拾,一边心里面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