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小镇少年之隐侠》最新章节。
十二月,远在BJ的陈骐和丁海生开始了紧张的美术特长专业考试。
由于BJ各大艺术院校当时没有实行联考制,都是单考单招,美术特长生想报考哪所院校,就要去哪所学校考试,这样一来,他们的考试日程安排就比较紧张。
两人先是参加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专业校考,陈骐报考了装潢系,丁海生则选择了工业设计系。通考三项(素描、色彩、速写)他俩成绩还不错,但各自报考专业的专项考试(命题设计)考得不理想。
究其原因,不是练习不够,而是设计思路不够开阔新颖。和以前学数学一样,虽然背了大量优秀设计案例,但考场上遇到了全新考题,就不会开创全新创意了,背的那些案例也不会融会贯通。
之后两人又陆续参加了其他一些京城各高校美术相关的专业考试,考场上高手云集,权当开阔眼界,这一圈艺考折腾完,已是元旦。
结束了BJ的考试,陈骐和丁海生又赶赴省城参加了省内美术考试。由于省内实行联考制,这样就省事很多,不用各个院校追着考了,只需一套成绩就可报考省内本科院校所有美术相关专业。
省内联考的内容基本一致,基础三项必考,只不过各专业的命题设计换成了统一的花卉图案和平面构成,这种只考技术不考思路的考试更好应对一些。
两人本想拉着冬征一起去,可冬征则非中央美院不上,没有一同前往,这也让他失去了稳拿省内联考前十的机会。
美术特长考试全部结束后,历经了地下室岁月和考场风云,三人终于在高三下学期回归了各自学校,继续进行校内平静枯燥的文化课备考生活。
回到学校后,陈骐和丁海生又找时间去拜访了田野老师一次,和他说了说考试情况。田野老师也说中央工艺美院你们别抱太大希望,他们的命题设计考试很苛刻,如果不想复课再来一遍,那师范类院校的美术专业是很好的选择。
然后他问起了冬征在BJ的情况,得知冬征非中央美院不上的决心后,田野老师叹了口气,说:“冬征他妈假期时候到美术班找过我一次,除了感谢这两年的栽培,还说他们家现在不比以前了,去年他爸做生意赔了,欠了很多钱,供不起他大学的学费,想让我劝劝他上个师范类院校。”
“可他压根就没去省城参加统考,已经没法报省内了,想上师范只能明年再考一次了。”陈骐如实道。
“他在家也不和他妈说这些,冬征的决心我了解,既然劝也劝不动,你们就和他勤联系,让他想开点儿。”田野老师为此感到无奈。
“好的,老师,放心吧。”两人答应道。
成年陈骐默默听着他们师徒三人的对话,不禁回想起冬征最后的那段时间的状况。他不忍将冬征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告诉少年陈骐。但他可以挽救冬征,只需在冬征出事前夕将事态改变就可以。水马博士说过这么做是被未来危机委员会所允许的,是特例为他开通的特权。
不久后专业分数全部出炉:冬征报考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专业总分过线,且排名较为理想;陈骐和丁海生工艺美院基础考试分数中上,专项考试不出所料分数低,以至总分落榜;不过省内美术联考陈骐和丁海生发挥不错,以较高分数双双拿下。
最后就看文化课考试的分数了,如果文化课也bu能考得很理想的话,就可以去首师大或省内院校;如果考砸的话,他们只能再复一年课,明年重新考一轮。
郑科看到两人的专业考试分数,问;“你们明年还复课不?再考他一次中央工艺美院!”
两人连连摇头:“今年能上哪儿就上哪儿,再考开销太大了,在考前班也就中午正经吃一顿,早上晚上我俩都是馒头蘸酱就白开水。”
郑科看着陈骐:“怪不得半年不见你瘦了一圈儿,看来画画还是个体力活儿。”
“他瘦不是画画累的,是饿的!”丁海生也看着陈骐说道。
陈骐感叹:“唉,画画就是用脑力干体力儿,用体力干脑力活儿。”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每天复习,然后理科科目还要进行达标考试,以ABCDE五个等级呈现。陈骐和丁海生因为有郑科赠送的学霸笔记,竟然物理、生物分别得了一个A,其它都是B,大呼意外。
郑科不用说,全部是A。
在高三最后这学期,郑科才展现了真正的实力,次次模拟考试都是班级第一。一次第一是偶然,次次第一可就是绝对实力了。
可由于全年级只有一个文科班,无法参与全年级排名,所以他得个第一除了本班也没什么人会关注,完全比不上其余九个理科班总排名的前十名那么令人瞩目。
平时大家都觉得他看高数和大学物理化学是好高骛远,现在才知道他那是正常进度。这一个学期,郑科才确定了自己要报考的方向,他倾向北大天文系。
陈骐一听他想考北大,就明白肯定和穆芳有关,但不解的是为什么选择学天文。
郑科解释,天文本来就是他的兴趣点之一,考上后还可以系统地学习高数和物理,有了高数这个重要基础,可以扩展更多的兴趣点,连爱因斯坦这样牛X的人物,为了证明他的理论设想,还特地报了名师“课外班”补修高数,这才有了后来享誉世界的“相对论”——虽然他老人家本人很不喜欢这个名字,无奈名气太大,只好认了。
高考过后估完分,一班人坐在教室里开始填报考志愿表,这气氛比高考还紧张。在尚不知高考分数的情况下就要确定自己未来四年要去的地方,一旦估分失误不仅会让这未来四年阴差阳错。陈骐和丁海生不像同学们那么紧张,因为他俩的选择面窄,选择越少烦恼越小,他们第一志愿当然是首都大,第二是省师大,第三是省师院,然后勾选“不服从调剂”完事。填完后,丁海生到李小玲旁边坐着去了。
陈骐原地坐着看着郑科填表,郑科也轻松完成,控分高手当然知道自己每科分数。另外凭借两年在文科班的相处和了解,他之前还告诉了陈骐他估算出来的穆芳的分数。陈骐随后向穆芳打听了她的估分,竟然和郑科的估算只差三分,令他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