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朝女盟主》最新章节。
林半夏等人与太子达成初步共识后,便积极投身于将《医道融合大典》推广的筹备工作中。太子为他们提供了一座宽敞的府邸作为医道研究和传播的基地,同时召集了京城中一些对医道有兴趣的年轻学子,跟随林半夏等人学习融合后的新医道。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之时,东宫突然传来消息,太子的一位宠妃突发急病,生命垂危。太子心急如焚,立刻宣林半夏等人入宫诊治。
林半夏、萧煜匆忙入东宫,来到宠妃的寝宫。只见宠妃面色苍白,气息微弱,时而昏迷时而惊厥,情况十分危急。
林半夏率先上前,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之法进行诊断。她观察宠妃的面色,发现其面色青灰,嘴唇发紫,这是气血不畅的表现;再听其呼吸,急促而微弱,且伴有痰鸣音;切其脉象,脉象弦数而乱,似有一股邪热内扰。
综合观察,林半夏判断宠妃是由于情志过激,导致肝郁化火,火邪上扰心神,同时又感外邪,内外交困,引发了这场急病。
“此症需先清热降火,镇惊安神,再调理气血,祛除外邪。” 林半夏说道。
她立刻开出了一副方剂:羚羊角一钱(先煎)、钩藤三钱(后下)、桑叶三钱、菊花三钱、川贝母三钱、鲜生地五钱、茯神木三钱、白芍三钱、生甘草二钱。这是根据中医经典名方羚角钩藤汤进行加减,以平肝息风,清热止痉。
萧煜则运用星象之力辅助治疗。他根据当时的星象位置,引导微弱的星力汇聚在宠妃的头顶百会穴,以安定心神。在他的引导下,宠妃的惊厥症状稍有缓解。
在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宠妃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她的面色开始恢复红润,呼吸也变得平稳,不再惊厥。太子得知宠妃病情好转,十分高兴,对林半夏等人的医术更加赞赏有加。
“你们果然医术高超,朕定不会亏待你们。” 太子说道。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没过多久,宫中又有一位皇子染上怪病。这位皇子全身发热,皮肤出现大片红斑,瘙痒难耐,且伴有剧烈的头痛和呕吐症状。宫中太医们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未能见效。
太子再次请林半夏入宫。林半夏来到皇子的住所,经过详细的诊断,发现皇子是感染了一种热毒之邪,且体内有湿邪阻滞,导致病情复杂难治。
林半夏想起《医道融合大典》中对于此类病症的记载,结合南洋巫医派的草药知识,开出了新的药方:金银花五钱、连翘五钱、板蓝根五钱、黄连三钱、黄芩三钱、黄柏三钱、苍术三钱、薏苡仁五钱、白鲜皮五钱、地肤子五钱。同时,她还让弟子准备了一些清热解毒的草药,熬成药水为皇子洗浴,以缓解皮肤瘙痒的症状。
萧煜则通过星象观察,发现此时的星象与人体的热毒有一定关联。他运用星髓罗盘,引导清凉的星力注入皇子体内,以平衡体内的热毒。
经过数日的精心治疗,皇子的病情逐渐好转。发热症状消退,红斑也慢慢消失,头痛和呕吐的症状也不再出现。
这两起成功的宫廷医案,让林半夏等人的名声在宫中传开。越来越多的皇室成员开始认可他们的医术,也为《医道融合大典》的传播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然而,他们的成功引起了一些太医的嫉妒和不满。这些太医在宫中多年,一直遵循传统的医术,对林半夏等人融合多种医道的做法心存疑虑,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
在一次宫廷医会上,一位资深太医站了出来,对林半夏等人发起挑战:“你们这些所谓的融合医道,不过是旁门左道。我们传统医术传承千年,岂容你们随意更改?”
林半夏微笑着回应道:“医道的目的是治病救人,无论传统还是新的融合,只要能为患者解除病痛,便是好的医道。我们融合多种医道,并非随意更改,而是取其精华,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