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五代末年》最新章节。
魏仁溥心里长叹一声,这王朴的主意说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狗屁不通,你一封圣旨过去,人家徐灏奉诏当然好,可是人家要是不奉诏呢?
你能拿人家怎么办,最后还不是丢皇帝的脸。
但是他久经宦海,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现在皇帝明显倾向于这个办法,他才不会去触霉头。
“陛下.....”赵匡胤忽然开口了。
先是深施一礼,接着说:“如今南唐已然顺服,南方平静,陛下可考虑北方之事了”
柴荣心里一动,他听懂了赵匡胤的意思,那就是对辽国用兵。
其目的有二,第一:收服人心,不管承不承认,徐灏收复西域,拓土万里,这在什么朝代都是巨大的功劳,民间对于徐灏这个人,多有赞誉,威望很高,包括柴荣本人,虽然不喜,但他也挑不出徐灏什么罪过。
所以现在要做的,其实第一步是夺回人心,也就是也要开疆拓土,而最好的目标就是燕云十六州。
第二:把各节度使的军权,通过这一次战争,彻底收回朝廷手中,进一步验证和打磨禁军的战斗力。
这几年收服南唐,虽看起来摧枯拉朽,但是其实中间问题很多,对付南唐都尚且如此费劲,更别说对付辽国或者徐灏了。
魏仁溥微微侧头看了看赵匡胤,心里想着,这到底是你想立功,还是真是为皇帝考虑?
柴荣琢磨半晌,下定了决心,呼的一下站了起来,拍了拍手,叫道:“取地图来......”
显德六年三月,柴荣连续发下诏令,其一,限半月之内,各地节度使送麾下精锐至汴梁。
其二,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之妹,选为妃子,即日进宫,照顾皇长子柴宗训。
其三,即将北伐,军中缺乏战马,命彰武朔方节度使徐灏,亲自押送战马一万匹,火速进京。
不过就在即将出征的当口,上天又给了柴荣一个打击,枢密使王朴在三月十六日,和宰相李谷谈话时,忽然猝死。
王朴忠心耿耿,是柴荣最重要的谋士与股肱之臣,献平边策,主持经济上的改革,和柴荣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他死在北伐的前夜,不得不说,是柴荣的重大损失。
葬礼出殡当天,皇帝柴荣亲自前往吊唁,多次失声痛哭。
三月二十八日,柴荣率领八万禁军北上,御驾亲征,其中骑兵一万,步兵三万,其余皆征发的民夫。
这次北征的战略目标是瀛州、莫州、易州,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
因为从战略上来说,这三关三州,就如同一根插入后周腹地的楔子,在后周境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突出部。
而且四周皆是华北平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四月十五日,侍卫亲军都虞候韩通等将,率领先锋军从沧州治水道进入辽国境内,在乾宁军(今河北青县)南安营扎寨,等待柴荣。
两天后,柴荣率军到达乾宁军,后周大军刚到达乾宁军,辽国宁州刺史王洪就立即举城来降。
柴荣大喜之下,好言安抚了王洪,接着在乾宁军大治水军,兵分两路:以韩通为陆路都部署,赵匡胤为水路都部署,水路并进,继续北上。
四月二十四日,柴荣乘坐龙船,经独流口,沿滹沱河西行,抵达益津关(今河北霸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宁州刺史王洪的“经验”分享下,益津关守将终廷辉举城投降!
自益津关向西,水路逐渐狭窄,柴荣弃船登陆,由赵匡胤护卫,率领数万大军继续前进,直奔瓦桥关(今河北雄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