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他的月之章》最新章节。
有的人的选择是,宁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有的人的选择恰好相反。
第三辑便是关于思考的,种种。
我绝不追求它的表达方式得到普遍认同与理解。
这五年教会了我,作品被误读、为人被误解,本身便是文艺工作的一部分。特别是在这个娱乐化的时代。
也正是基于此,真正的理解才会显得弥足珍贵。
2011,万事随缘。
2011年03月07日(2011.3.6)
今日选好了新专辑封面照,过不了几日就要交付印刷了。
去年发专辑时有一些访问者不约而同的引导式的问:给大家讲讲封面/专辑名的内涵吧。
内涵如果这么容易讲出来,那自然也称不上什么内涵了。
更何况,上一张的名字还不够直接吗?
前几天和蔡庭贵先生在台北相遇,畅谈了九个小时的音乐,可谓创造单日聊天时长记录。
大约从08年开始,我几乎不与人聊音乐,更不评价别人的音乐好坏。
因为音乐的好坏评判,是一件极度主观的事情。能聊到一起固然不错,但如果志趣不投,可能就演变为品位的互相不屑,徒增不快。
而每个人大概都不会觉得自己的品位有什么问题。
如同犯人在法庭上最多只会承认犯法是“一时糊涂”,而绝不会打心里认为自己的人品有什么问题。
认识自己的品味、人品等根本属性,是最难的事情。
在这种状况下,能聊的久就纯属缘分了。
在这张专辑的创作和制作过程中,我渐渐转变了——用音乐认识自己,而非用音乐让他人辨识自己。
少年兴冲冲地说,“我要证明自己给你看”。
“实力”是可以被证明的,但“感受”却不能。
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足够。
反正我已经没有什么需要证明的了。
想象之中(2011.3.14)
城市的尽头,背投无边的烈日,一个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正逆光走来。
直到他在我面前站定我才看清,与我唯一的区别是,他没有眼睛。
他的脸上、人们通常安放眼窝的那两个位置,赫然是平整的。白皙光滑的皮肤覆盖。
忽生敬畏的好奇。
“你是谁?”
“苏格拉”
“...底?”
“就苏格拉。没有底。”
“为什么你没有眼睛?”
“因为已经不想再看到什么了。”
“为什么我们会一模一样?”
时间静止了片刻,苏格拉转过头,背面不是后脑勺,而是一张我多年后沧桑的脸。
视界之外,
想象之中。
许嵩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