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他的月之章》最新章节。
【2013.1-7期】
1. Q:低调的人都是超清醒分析事物的人,这么多年都知道你是走的低调路线,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嵩哥当你遇见挫折、矛盾的时候,心不平坦,气不和缓,该如何面对、度过当时的焦虑日子?
Vae:看书吧,旅行吧,离开那些让我们感到焦虑的情境。绝大多数问题都斗不过时间,走过了那一段,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了,大可不必一一去处理和解决,人生的烦恼绝对是解决不完的。你现在可以回想一下两三年前最让你感到头痛的事,此刻多半已经不算事了嘛。
2. Q:每一张专辑都有所交代,第五张唱片打算给谁一个交代呢?第五集自我感觉怎么样?
Vae:自我感觉再好也白搭,到时候由大家来评判,做完新书的后续工作之后继续投身专辑。
3. Q:嵩啊,小时候玩什么了?gameboy有木有玩啊?
Vae:游戏机也玩的,但总的来说还是踢足球、打乒乓球占得时间比较多,现在的小盆友可能刚好反过来。此外还有斗蛐蛐,水枪大战……乐趣无穷啊。
4. Q:嵩哥,你对屌丝这个词怎么看呢。冯导觉得“屌丝”是对境遇不堪者的蔑称,“称自己是屌丝那是自贱...”。不少网友则觉得“屌丝”是自嘲是一种自我激励。嵩哥,不知你对这词有什么看法?
Vae:觉得没什么可较真的。对于网络时代的新词汇,不同年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必追求统一的想法。不必总是试图用自己的理解去改变别人的理解。
5. Q:嵩儿,关于柔与刚,你是个怎样的人呢?
Vae:刚柔并济?!大多数时候我是比较安静温和的状态,但遇到特别不讲理的事和人当然也会火大。但现在总归比以前好多了,可能是岁数渐长了吧(倚老卖老……)。想起20岁时还会写歌回击调侃别人,还会写博客抒发对琐事的不满,现在就不会了,因为,我不必把这些负面的情绪再传达给关注我的人。不爽的事,自己一个人内部消化掉就ok了。文字和音乐应该用来承载更有意义的事情。
6. Q:Vae,第五集会有自己编曲的新歌吗?
Vae:有的,这次我自己编了好几首。自从《自定义》之后,我自己编配的歌就很少了,好多人说我偷懒,这次就展现一下勤劳~
7. Q:我对於自己的友情总是不够卖力地去维系朋友之间的关系。每个时期都有比较要好的朋友,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彼此分开就很少联系,只是偶然有聊几句。也许是我有比较强烈的孤独感,所以不是很喜欢混在朋友堆中间。有时候会在想,到底友谊是不是能够万岁?
Vae:人的情感是很微妙的,太远了,会渐渐生疏;太近了,又会有摩擦。而且,每个人都是在成长变化中的,是动态的,没有什么是由你单方面掌握的。不必强求什么,不必在意自己是否能呼朋引伴,不必为人际关系方面的烦恼浪费时间,顺其自然。
8. Q:嵩哥,可不可以考虑把自己的歌串成一首?就像《情歌王》。
Vae:不可以……
9.Q:嵩哥,很多歌手录歌都一句一句的录,请问嵩哥,你现在是采取哪种方式呢?
Vae:以我所见,很少专业歌手一句一句录,那样对情绪的流畅表达不利,也基本没这个必要,除非是追求特殊的效果。更多的人是一段一段录,或者半首半首录,少数歌手习惯整首录。录完后如果有个别不满意地方就单独圈出来重录。总体来说,怎么录歌是视乎不同录音师、歌手、制作人的习惯,没有什么必然的规则。能捕捉到最精彩的感动点就是好。不过话又说回来,怎么算精彩呢?有时候歌手会录出三五个版本,给不同的音乐人来选择一个较好的版本,而音乐人们常常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所以我们常说音乐是非常主观的。好的歌手既需要尊重制作人又要有独立的想法,知道自己想表达的是什么,而不是任人塑造。不过我的专辑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制作人,就不需要面对这种关于观点协调方面的问题了,只是自己要多花时间去琢磨,去想,去不断的认识自己。
录音是一门艰深的艺术,虽然它入门挺容易。一首好的录音作品,一次经典的录音,应当是历久弥新,百听不厌的。我们都是还在半道上探索的小兵。
10.Q:嵩哥,不止一次地听你说不要受名相的束缚,那么在你心里究竟什么是“名相”?怎样就算是不被“名相”束缚呢?也许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答案,那么能描述一下嘛?
Vae:你此刻就被“名相”的名相牢牢束缚了……
11.Q:嵩,你相信有外星人吗?
Vae:反正我不相信浩瀚宇宙间只有一颗星球上有生命。只不过,别的“生命”或许根本不是地球上大部分物体的存在形态(固态液态气态这些),那些“存在”或许是超乎人的大脑智识的可理解范围的——我们的感官非常有限。
12.Q:嵩哥读书的速度多快?大约多久能消灭一本?
Vae:看营养成分。有的书字字珠玑,薄薄一册也值得品很久;有的书拾人牙慧,泡个澡的时间就可以翻完了。
13.Q:现在还有人叫你Vae么?
Vae:这颗星球上大概只剩我表弟了吧,在大过年或过生日的时候会说,vae,节日快乐哦。
14.Q:嵩哥,为什么你是独立音乐人(看过一些杂志里用了这个词来评价),再然后“独立音乐人”到底又怎么定义?
Vae:我个人不喜欢各种标签,无论是听起来拉风的或是不拉风的——被贴标签、下定义是很乏味的事情,我想你多半也不愿意被人归类,最多愿意被归为人类。
人总是乐于制造一些词汇,人为的去划分类别,有时的确为了方便讨论、查找,但问题是并非所有人对这些词汇的理解都是统一的。如果非要说独立音乐人,我觉得最好可以具备:1.独立完成一首音乐作品之词、曲、制作的能力;2.作品里有独特的语言逻辑和具有鲜明特色的音乐风格,能有思想性当然更好。而有的朋友可能认为,自己制造、自己销售少量唱片、不曝光、很小众——就是独立音乐,若是唱片公司大规模发行的主流大碟,就不可称作独立音乐。这样讲当然也ok——听的人很多,势很众,大街小巷到处播放,还独立个屁。只不过,若这样光以传播方式、受众够不够小来论定是否“独立音乐”的话,独立音乐直接叫小作坊音乐得了,直指本质嘛。一张没什么特色和想法的音乐,再怎么独立捣鼓、再怎么小众化,它贴上独立音乐的标签也并不会显得更高档。一张态度鲜明个性十足的唱片,就算轰动全球发行个几百万张,它也是那几百万个买家心中珍藏的独立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