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
石块如雨点般砸下来,刘伯温护着头,躲进一处小巷。这时,一个老乞丐拉了拉他的衣袖:"刘大人,快跟我来。"
刘伯温跟着老乞丐钻进一条地道,地道里弥漫着潮湿的土腥味。走了约莫一里地,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座古老的祠堂。
"刘大人,这是钟山龙王庙的地宫。"老乞丐说,"当年建庙时留的逃生通道。"
刘伯温环顾四周,只见墙壁上绘满了龙图腾,正中央供奉着一座龙头石像。石像的眼睛闪着诡异的红光,仿佛活物一般。
"刘大人,你看。"老乞丐指着石像底座。刘伯温凑近一看,只见底座上刻着一行小字:"斩龙者,断子绝孙。"
他倒吸一口凉气,背后冷汗直冒。这时,地道外传来脚步声,一群百姓举着火把冲了进来。
"抓住他!"
"烧死这个妖人!"
刘伯温握紧桃木剑,准备殊死一搏。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住手!"
众人回头,只见朱元璋身着便服,带着一队锦衣卫走了进来。
"陛下......"刘伯温惊喜交加。朱元璋挥了挥手,锦衣卫上前驱散了百姓。
"伯温,朕来晚了。"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些刁民竟敢威胁朕的国师,真是反了!"
刘伯温望着皇帝阴沉的脸,突然想起紫霞湖畔那个老妇人的话。斩了龙脉,金陵城真的会有大难吗?
当天夜里,朱元璋在奉天殿召见他。龙案上摆着从紫金山带回的青石,上面的血字已经变成了黑色。
"伯温,这妖物该如何处置?"朱元璋指着青石问。刘伯温沉吟片刻:"陛下,此乃山精野怪作祟,只需用朱砂写一道镇妖符,埋在钟山之巅即可。"
朱元璋点点头:"准奏。明日朕命你带着三百羽林卫,务必除此妖邪!"
刘伯温领旨退下,回到府邸时,已是月上中天。书房里,夫人正在灯下缝补衣裳。见他进来,她放下针线:"老爷,听说你要去斩龙脉?"
刘伯温叹了口气:"夫人,这是陛下的旨意,我不得不从。"
夫人沉默片刻,从衣柜里取出一个锦囊:"老爷,这是妾身求得的平安符,你带在身上吧。"
刘伯温接过锦囊,闻到一股淡淡的檀香。突然,一阵冷风吹来,烛火摇曳,墙上的影子扭曲成巨龙的形状。
第三日清晨,刘伯温带三百羽林卫再次来到紫金山。山顶的裂缝已经扩大成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穴,阵阵阴风从中涌出,夹杂着腐尸的臭味。
"刘大人,这洞里有妖气。"一个百户官皱眉道。刘伯温取出罗盘,指针疯狂地旋转。"准备火把,随我下去。"
队伍点燃火把,沿着绳索滑入洞穴。洞内空间巨大,钟乳石如利剑倒悬,地面上散落着森森白骨。走了约莫一里地,眼前出现一座石殿,殿门上方刻着"龙宫"二字。
殿内雾气弥漫,隐约可见一座水晶棺。棺中躺着个白衣男子,正是前日在紫霞湖畔见到的那个。他的胸口插着一柄青铜剑,剑身刻满符咒。
"这就是龙脉?"百户官惊讶地问。刘伯温点点头:"正是。"
突然,水晶棺发出耀眼的光芒,白衣男子睁开了眼睛。"刘伯温,你终于来了。"他的声音空洞而悠远。
刘伯温握紧桃木剑:"妖龙,受死吧!"
白衣男子轻笑一声:"刘伯温,你可知我本是东海青龙,受玉帝之命镇守钟山。这龙脉一断,金陵城将遭水淹之祸!"
刘伯温犹豫了。朱元璋的命令与百姓的安危在心中交织。正在这时,洞外传来喧哗声。他探头一看,只见朱元璋带着文武百官站在洞口。
"伯温,还不动手?"朱元璋大喝。刘伯温咬了咬牙,将桃木剑刺向白衣男子的心脏。
剑身刺入的瞬间,水晶棺剧烈震动,白衣男子发出一声悲啸。紧接着,整个山体开始崩塌,巨石滚落如雨。
"快走!"刘伯温大喊一声,带着众人往外狂奔。刚跑出洞穴,身后传来巨响,紫金山主峰轰然倒塌,激起的烟尘遮蔽了半边天空。
回到金陵城,朱元璋设宴庆功。酒过三巡,他拍着刘伯温的肩膀说:"伯温,你为朕除去了心腹大患,朕要重重赏你!"
刘伯温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陛下,臣不过是尽忠职守。"
宴席结束,他独自来到秦淮河畔。河面上飘着几盏孔明灯,映得河水泛红。突然,一阵阴风吹来,他看见一个白衣女子站在船头,正是那个在钟山遇到的黑衣少女。
"刘伯温,你后悔了吗?"她的声音如泣如诉。刘伯温正要开口,却见她纵身跳进河中,水面泛起一圈涟漪,很快恢复平静。
他望着波光粼粼的河水,心中五味杂陈。斩了龙脉,真的能保大明江山千秋万代吗?还是如那妖龙所言,金陵城将遭大难?
后来,朱元璋定都南京,改金陵为应天府。而刘伯温也因为斩龙脉有功,被封为诚意伯。但他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开始。紫金山崩塌后的第二年,秦淮河突然决堤,淹没了大半个金陵城。百姓们都说,这是龙王在报复。
而刘伯温,每当月圆之夜,总会梦见那个白衣男子和黑衣少女。他们站在云端,俯瞰着人间的疾苦。他知道,这一辈子,他都将活在良心的谴责中。
洪武八年,刘伯温病重不起。临终前,他望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对守候在床边的儿子说:"记住,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不可轻易杀生。"
话音刚落,一阵狂风卷起落叶,在空中形成一条青龙的形状,转瞬即逝。刘伯温闭上双眼,带着无尽的悔恨,离开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