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
1941 年的深秋,狼牙山好似被一层薄薄的烟雾笼罩着,五个年轻的身影在陡峭的山道上快乐地奔跑着。班长马宝玉的绑腿虽然被荆棘划破了,但他毫不在意,葛振林肩上的三八式步枪枪管还散发着余温呢,宋学义腰间的手榴弹也只剩下最后两颗啦。他们刚刚成功地完成了第三次阻击,而身后日军第五十九师团的追击声却越来越近啦。
“嘿,咱往棋盘陀去!”马宝玉随手擦了擦脸上的烟尘,朝着那云雾缭绕的主峰扬了扬下巴。这个决定啊,可会让这五个人,甚至整个晋察冀根据地的命运都变得不一样呢!这时候的他们啊,还不晓得,这场看似平平无奇的阻击战,马上就要在咱中华的抗战史上,留下那怎么都抹不掉的印记啦!
九月的太行山麓弥漫着肃杀之气。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调集十万兵力,对晋察冀根据地实施"铁壁合围"。狼牙山,原本寂静的山坳,突然成为敌我争夺的战略要冲。当地百姓至今仍能清晰复述那个清晨——1941年9月24日,山下村庄的狗突然集体狂吠,放羊老汉看见东边天际腾起诡异的红云。
"那天山里的野鸽子都不落脚。"现年九十三岁的村民王守业坐在老槐树下,浑浊的眼睛望着远山,"五更天就听见马蹄声嘚嘚响,我扒着墙头往外瞅,乌泱泱的全是黄皮子(日军)。"
此时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正在紧急转移。杨成武司令员接到情报:日军混成第十五旅团正向狼牙山方向急行军。七连奉命在牛角峰建立阻击阵地,六班五名战士被指定为最后一道防线。这个看似平常的战术安排,因战场形势突变成为生死抉择。
"当时子弹打在花岗岩上迸出的火星,能把人脸燎出水泡。"葛振林多年后回忆道。五壮士据守的棋盘陀螺1105米,东、北两面是刀削般的绝壁,西侧有条"之"字形羊肠小道。他们用三八大盖、汉阳造和缴获的歪把子机枪,硬是把两千多日军拖了整整六个小时。
日军第十一联队作战记录显示:"敌据险要地形顽抗,皇军虽四次冲锋未果。午时三刻,发现敌仅五人。"这个发现让联队长岛田大佐暴跳如雷,下令活捉这些"山魈"。此时五壮士的子弹早已打光,宋学义把最后两颗手榴弹捆在腰间,胡德林正在收集山崖上的石头
当地采药人张全福曾目睹最后的战斗:"眼瞅着五个后生被逼到莲花山峰顶,日本兵像蚂蚁似的往上涌。忽然听见炸雷似的喊声,石头雨点般往下砸,黄皮子鬼哭狼嚎地往下滚。"据日军战报记载,这场石头战造成23人伤亡,其中包括两名少尉。
当夕阳染红狼牙山七十二峰时,五壮士退到了主峰之巅。三面是万丈深渊,身后是步步紧追的日军。马宝玉掏出怀表——下午四时十五分,主力部队应该已经安全转移。他把最后的子弹射向敌人,然后砸碎心爱的驳壳枪。
"同志们,我们宁死不做俘虏!"这声呐喊穿透太行山脉,五位战士纵身跃下悬崖。山风卷起他们的衣襟,宛如五只展翅的雄鹰。葛振林被半山腰的树杈挂住,宋学义跌落在崖底灌木丛中,另外三人永远长眠在狼牙山的怀抱里。
战斗结束后,日军在悬崖下列队鸣枪致敬。这个细节被收录在日本防卫厅编纂的《华北治安战》中,成为侵略者也不得不折服的铁证。当地百姓连夜摸上山崖,发现两位幸存战士时,胡福才的尸体仍保持着投掷石块的姿势。
关于这次奇迹生还,太行山区流传着诸多传说。有采药人说看见白须仙人托住坠落的身影,牧羊人声称月圆之夜能听见山崖间回荡的喊杀声。更神奇的是,五位战士跳崖处的花岗岩,次年春天突然开出艳如鲜血的杜鹃花。
"那可不是寻常红杜鹃,"老民兵队长赵金山在世时常说,"花瓣上有五道金线,分明是五壮士的魂魄所化。"这个传说在2005年得到某种印证——地质考察队在棋盘陀发现稀有品种"狼牙杜鹃",其数量恰好是常人的五倍。
跳崖未亡的葛振林,伤愈后继续转战南北,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宋学义返回河南老家,隐姓埋名当了二十三年村支书。当人们终于找到这位战斗英雄时,他正蹲在田埂上给生产队的牲口喂草料。
2014年9月3日,狼牙山五壮士的后人齐聚英雄纪念碑前。马宝玉的后人捧着从悬崖采来的红杜鹃,葛振林的女儿轻轻擦拭着纪念碑上的五角星。山风掠过七十二峰,仿佛在诉说那个永恒的秋天——五个年轻的生命如何化作撑起民族脊梁的石柱。
如今站在棋盘陀眺望,云雾中似有金戈铁马之声。当年被鲜血浸透的岩石缝隙里,一簇簇狼牙杜鹃正在怒放。那些随风摇曳的殷红花瓣,恰似五张永远年轻的笑脸,守望着他们用生命扞卫的锦绣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