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你校学生,个个国之脊梁?

第39章 顶级论文井喷,星辰学子惊才绝艳!(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都市:你校学生,个个国之脊梁?》最新章节。

5月20日。

星辰大学,化学学院内。

某间办公室内。

大一新生方晨,看向面前的化学教授李维,恭恭敬敬的说道:“李教授,我刚刚完成一篇学术论文,想请您指点指点。”

“行!”

年逾五十的李维,笑着点点头。

通常来说。

在大学生涯里。

大一学生,专注于提升绩点。

大二学生,积极参与竞赛并争取获奖。

大三学生,致力于科研并发表论文。

大四学生,准备毕业论文、外出实习或者考研考公。

星辰大学,现阶段只有大一学生。

他们还远远没到专研学术的程度。

不过……

李维很喜欢方晨这样的学生。

接下来。

他将方晨递过来的U盘,插进电脑USb接口,读取论文。

论文标题是《碳纳米管具有特定条件下发荧光的性能》。

开篇内容提到。

碳纳米管是由石墨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碳管,具有很多奇异性能。

碳纳米管有不同种类。

即使是同类碳纳米管,在直径和物理结构上往往也存在微小差别。

这种差别可能会造成特性的显着不同。

因此,有效区分不同的碳纳米管,对碳纳米管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都具有重要价值。

方晨在研究单层碳纳米管时,首次观察到了发荧光现象。

他在星辰大学化学实验室,首先用高频声波轰击成块的大批碳纳米管,使之分离为单个的碳纳米管。

后续的实验过程里发现。

当单壁碳纳米管,在含有染料分子和溶解氧的溶液中,被多步触发时,会发出延迟的二级荧光,延迟的时间自由微秒级。

具体情况是。

溶解在溶液中的氧分子,从燃料中捕获能量,形成一种通电形式的o2。

然后,这些能量转移到纳米管上。

在那里,激子(由电子和电子空穴组成的准粒子)以其三倍态产生。

添加一点热能的情况下。

这些激子,会被提升到更高能量的单子态,从而发出能观察到的荧光。

当然,这个时间很短暂,只能持续10微秒左右。

看到这里。

李维暗暗点头。

方晨的这项研究,非常有意义。

别看碳纳米管发出的荧光,只能持续10微秒。

但这一现象,能直接运用在生物医疗和纳米电子领域。

比如将能发光的碳纳米管,包裹在特定蛋白质中,输入人体,这些蛋白质可以专门瞄准并附在肿瘤细胞或发炎组织。

由于人体没有任何组织,能在近红外波段发荧光。

通过这种办法,探测附在肿瘤细胞等部位的发光碳纳米管,就可以对癌症等疾病,进行相应诊断。

论文剩下的内容里。

方晨在碳纳米管在特定条件下发荧光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出33种发光碳纳米管吸收和散发出的光,所具有的不同波长。

现有的碳纳米管区分方法,通常需要几个小时的繁琐测试,才能得出结果。

而利用方晨的办法。

往后化学家和生物化学家,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测量,就可以揭示碳纳米管样品的构成。

全篇论文看下来。

李维赞叹道:“方晨,你这篇论文内,详细的写出各种实验数据,完全诠释了碳纳米管具有特定条件下发荧光的性能。

同时,这项研究,能应用于医学成像技术、生物医疗、纳米电子等众多领域。

往后科学界在你的研究基础上,肯定能让这些领域,迎来全新的变革!”

“李教授过奖了!”

方晨谦虚道:“我也只是运气好,才能在实验室里,得到这一发现。”

“不骄不馁,很好!”

李维笑着点点头:“小方,你这篇论文,我没什么指点你的地方。

唯一能找出瑕疵的,就是论文格式、排版、细节用词方面的问题。

这样,你这篇论文先放在我这里,我替你改一改。”

“谢谢李教授!”

方晨连忙道谢。

李维又问道:“小方,从你这篇论文的质量来看,无论是发在《Nature》自然期刊,还是《Science》科学期刊上,都轻而易举。你准备发在哪里?”

“教授,我准备发在《星辰》学术期刊!”

方晨毫不犹豫的说道:“论文发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固然风光无限。

但我个人认为,只要论文质量过硬,完全可以发在国内期刊上。

恰好我们星辰大学的校办企业星辰出版社,名下拥有《星辰》学术期刊。

为什么我不直接发在学校期刊上呢?”

听到这话。

李维欣慰的笑了笑。

方晨的想法,和当代主流大学生,截然相反。

他们都以论文发在国际顶级期刊上为荣。

而方晨却心甘情愿把论文发在《星辰》学术期刊上。

这一点,真的很令人钦佩!

……

另一边。

星辰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某间办公室内。

大一新生吴冕,正在请通信工程领域的教授沈朗,指点自己的论文。

电脑屏幕上。

显现论文标题《世界最快光通信技术》。

沈朗看到标题后,微微一愣。

什么情况?

眼前这位大一学生,竟然说研发出世界最快的光通信技术?

没搞错吧?!

带着强烈的好奇。

沈朗耐心的阅读论文。

内容提到。

吴冕研发出一种世界最快的光通信技术,单波长传输速率,达到每秒160吉比特,相当于每秒可传输4部两小时长的电影。

这个速率,是通信界现有传输速率的16倍!

通常来说。

用电信号传输,单波长传输的速率极限,是每秒100吉比特。

而光信号通信,潜力更大。

但缺点是,传输距离一旦延长,信号会变得很差。

这是由于光信号的波形,发生了畸变。

吴冕在不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的情况下,自主研发出一种新型通信装置,能在光信号传输时检测到信号的波形畸变,然后将信号恢复原状。

能将信号波形畸变恢复原状的通信装置,以前通信界就有,但检测和矫正的精确度不高。

这一次,吴冕自主研发的新型通信装置,能把旧装置的检测和矫正精确度,足足提高200倍以上,而且可以适应各种温度和气压变化。

实验过程中。

吴冕使用80公里长的色散移位光纤,进行试验。

光纤的温度从5摄氏度,变化到45摄氏度。

用新技术传输的光信号,基本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具体的实验数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其实没想重生啊
我其实没想重生啊
关于我其实没想重生啊:林峰偶然重生到19岁高考那年。1997年,正是资源重新配置的时代。林峰面对种种复杂的矛盾和纠葛,只能利用自己上一世的金融知识,开启自己的逆袭人生。
飞天神猫
愚鹿
愚鹿
现实是一个接着一个大大小小的圈,一个圈套住另一个圈,一个无解之局。
花田着了火
跟着番茄学物理
跟着番茄学物理
想开启一场烧脑又刺激的求知冒险吗?故事从玩世不恭、厌学的骁睿切入,一次偶然,他被里的观点击中。节目抛开传统神话故事表面,深挖背后内涵,提出神话或许是古人探索未知的独特路径,瞬间勾起大家对那些熟悉神话的全新思考。随着情节推进,节目抛出神话与人类智慧诞生紧密相连的大胆猜测,骁睿的思维也随之激荡,从原始遗迹里的神话印记,到人类大脑与语言系统的独特性,深入剖析人类在漫长演化中成为唯一智慧生物的原因。故事
一个书架
天师下山,红白席上她站岗
天师下山,红白席上她站岗
云来本意只想好好钻研术法,怎奈天不遂人愿,师父将她扔下山,说是入世云游,实则认亲。行吧,认亲就认亲,可为什么,全家没人重视她?三个哥哥两个姐,一个赛一个的难缠。一贫如洗云道长:罢了!江湖再见!大不了马路边上摆摆摊,富豪圈里卜卜卦!这样了还不行?那成吧,有偿抓鬼除妖也不是不行!杨秘书:小小姐,你老实告诉我,红白席,你到底混到哪个位置了?云来超大声:唢呐起,孝子跪礼,起灵,送!众人大惊!!!说好是个
不翻身的咸鱼呀
兵王的黑道生涯
兵王的黑道生涯
华夏最强兵王,居然被自己亲爷爷下令追杀,带着绝密计划重回都市,卧底黑道直接改变了黑暗法则,和女主一起经历家族起落,最后化身为宠妻狂魔,单女主!前面烧脑超然,后面宠妻超甜,
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