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最新章节。
随着周岁宴日子的临近,王府愈发热闹。
王妃张氏亲自检查每样准备物品,从抓周用的文房四宝、金银器具到寓意平安的长命锁,都力求完美,处处彰显洪武年间文化特色。朱权政务繁忙,仍抽空与王妃挑选回礼,兼顾朝廷礼仪与当地风俗。
“夫人,盘烒这一年,长得真快,看着他,就觉得日子再难也值得。”朱权轻抚着王妃的发丝说道。
王妃微笑着点头:“是啊,希望他周岁之后,平平安安,聪慧伶俐。”
到了朱盘烒周岁宴当日,王府张灯结彩,高朋满座。朵颜三卫的首领们也带着珍贵的礼物前来祝贺,大宁的官员、乡绅齐聚一堂。众人的服饰、礼仪皆遵循洪武年间的规制。
朱盘烒穿着崭新的锦衣,被朱权抱在怀中,向众人一一见礼。抓周时,朱盘烒好奇打量一番,便伸手抓住毛笔,众人纷纷道贺,朱权与王妃欣慰不已。
宴会中,众人举杯欢庆,气氛热烈。朱权在应酬之余,始终关注着朱盘烒,看着儿子被乳母抱在一旁玩耍,时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他心中满是柔情。
然而,在这欢乐的背后,朱权也没有忘记朵颜三卫的事情。趁着众人欢庆,他悄悄与陈亨等将领交换了一下眼神,示意他们不可放松警惕。虽然今日是儿子的大喜日子,但大宁的安危,始终是他心头的重担。
宴会结束后,宾客渐渐散去。朱权回到内室,看着熟睡的朱盘烒,轻轻为他掖好被子。
“王爷,今日这般热闹,盘烒以后定会记得。”王妃张氏轻声说道。
朱权点头:“希望他以后的日子,都能如此顺遂,大宁也能长治久安。我也该准备下一次向朝廷述职了,得将大宁的发展成果好好梳理一番,呈给陛下。”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权一边密切关注着朵颜三卫的动向,一边加快大宁的建设步伐。
他亲自前往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种植作物,推广朝廷鼓励的农耕技术,新增的耕地不仅提升粮食产量,还能在战时为军队提供补给。
他督促工匠们修缮城墙,加固城防,按照军事防御的最新要求布局,提高大宁应对突发战争的能力。
他还组织了一场军事演练,检验士兵们的训练成果,演练科目也是针对北元骑兵特点所设,增强军队实战能力。
与此同时,派往朵颜三卫驻地的“商队”也传来消息。据他们观察,朵颜三卫近期军事调动频繁,似乎在筹备着什么。但他们与北元势力的接触,却没有找到确凿证据。
朱权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若此时对朵颜三卫采取行动,没有足够证据,恐会寒了他们的心,也会让大宁失去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若放任不管,又担心他们真的与北元勾结,危及大宁安全。
就在朱权犹豫不决时,王府长史周怀瑾求见。周怀瑾进入书房,行礼后,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
“王爷,这是我安插在朵颜三卫中的眼线传来的密信,事关重大。”
朱权急忙接过书信,展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密信中写道,朵颜三卫确实与北元势力有过接触,但并非勾结谋反,而是北元派人威逼利诱,试图拉拢他们。朵颜三卫首领巴特尔、乌日根、那木汗虽未明确表态,但也没有拒绝,处于观望状态。
朱权将密信递给顾爻和晏昭,两人看完后,也是一脸凝重。
“王爷,看来朵颜三卫是被北元逼得太紧,才会犹豫不决。我们若此时出手相助,或许能彻底赢得他们的忠心。”晏昭轻抚胡须,沉思着缓缓说道。
顾爻则在书房中紧张地踱步,接口道:“晏先生所言极是。王爷,我们可派人前往朵颜三卫驻地,向他们表明我大明的诚意,同时给予他们一些物资援助,帮助他们抵御北元的威胁。”
朱权沉思片刻,“此计可行。不过,为防万一,我们还是要做好军事准备。传令陈亨、刘真、卜万,让他们随时待命,一旦朵颜三卫有变,立刻出兵。另外,此事需绝对保密,不可让朝中别有用心之人知晓,以免节外生枝。”
安排妥当后,朱权亲自挑选了一名能言善辩的使者,带着丰厚的物资和他的亲笔书信,前往朵颜三卫驻地。王妃张氏在旁协助,凭借她对人情世故的敏锐洞察力,帮朱权斟酌书信措辞,挑选最能打动人心的礼物,尽显其精明能干。
使者离开后,朱权心中依旧忐忑。他深知,这一步关乎大宁的未来,容不得半点差错。
几天过去了,前往朵颜三卫的使者终于归来。朱权在书房中焦急地等待着,当使者走进书房时,他立刻站起身来。
“王爷,朵颜三卫首领巴特尔、乌日根、那木汗看了您的书信,又收下了物资,十分感动。他们表示,愿与我大明共抗北元,绝无二心。”使者汇报道。
朱权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如此甚好。你此次功劳不小,本王定会重重赏赐你。”
使者连忙跪地谢恩。朱权又详细询问了一些细节,得知朵颜三卫确实是被北元逼迫,并无谋反之意,心中更是欣慰。
解决了朵颜三卫的问题,朱权长舒一口气,随即将目光投向大宁的长远发展,他深知,这只是暂时的安稳,唯有不断壮大自身,才能保大宁长久太平。
他继续推动垦荒政策,鼓励百姓开垦更多的荒地,按照朝廷的赋役制度合理安排,这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还能吸纳更多流民,稳定地方秩序。
他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繁荣大宁的商业,促进物资流通,提升大宁的经济实力,为应对潜在危机提供物质基础。
他还组织了一些文化活动,丰富百姓的精神生活,如在节日期间举办民俗表演,邀请文人墨客举办诗词大会,展现洪武年间的文化氛围,增强百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宁在朱权的治理下,越发繁荣昌盛。百姓们安居乐业,一片祥和景象。朱权看着大宁的变化,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然而,朱权知道,大宁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未来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
又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朱权和王妃张氏坐在庭院中,看着天上的明月,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朱盘烒在房间里睡得正香,偶尔发出几声轻轻的笑声,仿佛在做着什么美梦。
“王爷,如今大宁安稳,盘烒也有了先生教导,我们也该好好休息一下了。”王妃张氏靠在朱权怀里,轻声说道。
朱权轻轻抚摸着王妃张氏的头发,“是啊,这些年辛苦你了。等过些日子,我们一起去郊外游玩,放松放松,也让盘烒多见识些外面的天地。”
王妃张氏微微一笑,“好,我都听你的。只是出门在外,还需多带些侍卫,以防万一,如今边境局势虽暂时平稳,但也不可掉以轻心。”
朱权颔首表示赞同,“夫人考虑周全,我自会安排妥当。”朱权望着月色,心中暗自思量,身为藩王,守土安民责任重大,大宁如今的繁荣只是开端,未来定要殚精竭虑,不负百姓所托,不负朝廷所望,让这太平盛世长久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