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最新章节。
自此之后试卷经手人只能看到这毫无规律的“内号”,考生的真实身份被彻底隐匿以杜绝阅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徇私舞弊现象。
乡试和会试的弥封是最严格的一步,也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的一步。为了杜绝腐败,所以对乡试的弥封官们的俸禄最丰厚,但惩罚也是最严格的。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的,只要弄错了试卷直接拖出去诛九族。
乡试的糊名比院试严格得多,就算是主考官罗立人也没有资格拆开看名字。最终中举的试卷都会按照顺序送往送回到弥封所,重新揭开糊名。圣元朝乡试和会试的弥封官直接听令皇帝,若是糊名有被拆开的迹象,拥有在贡院内彻查的权力。
若是查出来真的被拆开了,乡试的主考官和副考官的仕途也算是走到了尽头。
所以大家也都知道乡试和会试不能找关系走后门,翰林院的侍读学士罗立人和修撰应和玉倒是比院试府试的主考官们轻松许多,只需要秉公办事就好。
林台府贡院至公堂内,三十六支牛油烛将堂内照得通明。
同考官正伏案改卷,其中一名同考官说道:“我这边至今为止无人写出那道经义题。”
“宋兄,我这边也是。”
“罗大人出题.......还是略微有些难了。”这道题若是放在当年他们乡试时,他们还真不一定做得出来。
他们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如果不看答案的话,也是做不出来的。
果然,在拿到各位生员的卷子时,没人做出来了。
如果只是少部分人做不出来,那还好说,黜落便是。可这么多人做不出来,这卷子该怎么改呢?
总不可能全部都黜落吧?那像什么样子!此题生员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同考官们阅卷的速度大大下降。
此时的副阅卷房内,修撰应和玉不急不慢地倒了杯茶喝。
他是永康三十三年的状元,今年是他和侍读第一年当乡试的考官。别人不了解他这个直属上司,他最了解了。
那道“春,王正月,公即位。”题正是他这位上司出的。
罗大人心肠不坏,就是自负爱炫技。
估计下面的同考官要阅卷阅很久了。
乡试阅卷有四道程序,第一道是同考官们挑出他们认为可取的卷子给副考官判,副考官再把他认为可取的递给主考官看。
第二道是同考官们交换看被黜落的卷子,若有值得向上递的,就再递一次。
第三道是主考官看被副考官黜落的卷子,当然主考官看副考官黜落的卷子自然会松散一些,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不会驳回副考官黜落的卷子。
最后所有被黜落和被取中的卷子众阅卷官们在同一个房间里,还要再重新看一遍,避免遗漏。
这六千余份生员的试卷就在这层层程序中被筛选四到五次。
十日过去了,众同考官们的卷子也阅了一大半,然而还是没有看到一个考生写对了拿到经义题。
每日阅卷结束后,阅卷官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你那儿可有答对那道经义题的?
得到的答案都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