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最新章节。
第一道题出自《论语·八佾》的“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这个题主要是阐发君子之争的礼义内涵,结合射礼论争竞之道。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缓解考生紧张的情绪,这题很简单,大概是府学岁考的难度。
谢清风提笔写道:《论语》载射礼之争,实彰君子竞德之要。争在射侯,而礼贯始终,故曰“其争也君子”.......是知君子之争,争于仁义之场,较于德行之域。
这题的四书义破题主要是围绕着君子的竞争,是在仁义的领域、德行的范畴内进行写就可以了。
他在稿纸上写字的速度很快,检查一遍无误后再沉下心往试卷上誊抄。
誊抄过程他特意地放慢了速度,这是第一题门面题,阅卷大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个题目,可不能图快。若是给留下不好的印象,后面的题就算写出花来也消除不掉这坏印象。
第二题谢清风也觉得很简单,题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这句话来自《大学·传第六章》。
破题以慎独为本,论诚意在修身中的实践。强调的是一个人在修养自身品德时,要做到真诚,内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行为要一致,不能虚情假意。
虽然谢清风对这句话不是很赞同,他觉得慎独是对的,但不能慎独到内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行为完全一致,有些时候还是得藏拙,要有点城府。
不然被人坑死都不知道。
君子论迹不论心嘛。
就像此时,虽然他不认同这句话,但他还是违心地写下:诚意之功,始于不自欺,达于慎独。好恶之真,如应斯响,此《大学》明明德之枢机。
若是他真认同这句话,写下和这个题目相反的意思,阅卷官看到他的破题估计会嗤笑他一个无名小卒也敢质疑大儒的思想,直接给他一个黜落。
乡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后面的四题谢清风都写得很顺,他甚至觉得乡试的题目比院试还简单。
直到他看到最后一道题,人都傻了。
“春,王正月,公即位。”
就七个字。
不是。
啊?
这怎么写?
谢清风对四书五经滚瓜烂熟,这句话出自《春秋·隐公元年》。
但,它有什么含义呢?
这句话不就是跟小学生写日记时会写的:“星期日,晴,今天我去公园玩了。”的意思差不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