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宋河山》最新章节。
说是“过府拜会”,李格非的寓所却当不得“府”字。
前文说过开封物价高扬,房价更是节节攀升,逾五成的人都无力购买而选择租房寓居。
历下李氏虽是大家族,名下颇多资产,却也无法资助李格非在京城买房,唯有在北城租了一处略显逼仄的小院,一家子居住尚可,若有客人来访却是无法留宿的。
王棣虽未表现出异样,李格非却是晓得其心思,豁达的笑笑,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某无颜子之贤,唯甘之如饴也。”
王棣恭声道:“小子受教了。”
他晓得这绝非是李格非怀有酸葡萄心理,此人虽不擅政务,但是个实实在在的文人,一心治学,并无过多物质追求。
郓城被劫为人质、全家险遭不测,并未让李格非“痛定思痛”,治学时一丝不苟,待人时谦逊有礼,这样的人即便稍显木讷,亦可为良师益友。
“哒哒哒”,随着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渐近,李清照从后面小院奔了过来,甜甜地唤了声“棣哥哥”,乖巧地站在王棣身前,眼巴巴地仰望着对方。
郓城得王棣相救,她对救命恩人的称呼便从“三哥哥”换作了“棣哥哥”,其中缘由无从得知。
王棣宠溺地给小度娘来了招摸头杀,想着昨日的“应是绿肥红瘦”,便又让“宠溺”多了一分。
正处于换牙期的小度娘满意的笑了,大概想到刚掉了颗门牙,“有碍观瞻”,又赶紧抿嘴。
王棣笑道:“早看到了呢,嗯,掉了三颗牙,说话漏风了。”
小丫头不乐意了,嘟着嘴,脚尖划着圈圈。
王棣又揉揉她的头发,和声细语:“换牙是好事啊,是成长的标记。乳牙不换,何以成人?小度娘就快长大了呢。”
“真的么……”小姑娘眯着眼,又雀跃起来。
快快长大,是孩童最大的愿望。
李格非默默看着二人的互动,居然有了老怀甚慰的自得,他显然是乐见其成的。
他膝下唯有一子一女,为前后二任妻子所出。原配乃是宰相王珪的女儿王氏,在生产女儿时因为难产,元气大伤,身体状况一直虚弱不振,固恙缠身,在李清照年幼时便去世了。之后,李格非在晁补之的牵线搭桥下,再娶了王拱辰的孙女王氏,又生儿子王迒。
因为父亲辗转在外做官,李清照则在明水老家接受“新母亲”的教诲与熏陶,从此开启了她对学问浓厚的兴趣。李清照从小是个非常聪慧的女孩,新妈妈虽然疼爱有加,但感多愁的少女多了些独立个性。
女儿幼年丧母,自己又不曾悉心照顾,李格非心怀愧疚,自是对度娘宠爱有加。至于男女之防,他非迂腐之人,何至于自寻烦恼?况且,王棣“才貌无双”,他是极为欣赏看重的,正所谓丈母娘看女婿……呃,顺其自然就好。
客厅不大,但窗明几净,收拾的整洁清爽,李家只有一个仆从,李夫人便亲自动手烧水泡茶。
王棣早前便见过这位李王氏,温婉内秀、知书达礼,不愧是家学渊源的大家闺秀。
刚拿起茶盏,便听得屋外传来清朗的声音:“文叔兄,某不请自来,还不出来迎候?”
李格非面露喜色:“是正夫兄……”起身出厅去迎。
王棣不敢托大,自是一并前去。
仆从方拔开门栓开了门,一五旬上下的帽衫男人便迈过门槛进得屋来,身后跟着一男童。
帽衫是士大夫交际常服,一般是头戴乌纱帽,身着皂罗衫,束角带,登革靴。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位“正夫兄”算是步入老年了,却是精神矍铄,加之相貌堂堂,气度优雅,着实不凡。
他身后的男童十来岁的样子,眉眼间依稀与“正夫兄”有几分相似,唇红齿白的很是俊俏。
正夫兄显然与李格非关系亲近,径自往里走,嘴里说着:“好你个李文叔,既已到京城,也不先去见某,却让某巴巴地上门……”忽而见到王棣这个“外人”,愣了愣,后面的话便收了回去,向那个清新俊逸、品貌非凡的翩翩少年微微颔首示意。
汴京王公贵族如过江之鲫不知凡几,自也不乏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公子哥,但时下多有敷粉簪花之举,似王棣这等英气内敛的阳光少年实在是难得一见,这也难怪正夫兄多看王棣几眼了。
李格非呛声道:“某这数月四处奔走,可谓是颠沛流离、渡尽劫波,哪像某人在国子监逍遥自在、风采犹胜?”
正夫兄哈哈一笑,连连摆手:“嗐,某是混吃等死、死水一潭,文叔兄所经历者波澜壮阔,某可是心神向往呢。”
二人揶揄几句,相视而笑。
李格非看看那眼神清澈的男童,道:“明诚长高不少,这五官样貌愈发肖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