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宋河山》最新章节。
富有诗情画意是文章的最大特色,秦淮河在作者笔下如诗、如画、如梦一般。奇异的“七板子”船,足以让人发幽思之情;温柔飘香的绿水,仿佛六朝金粉所凝;飘渺的歌声,似是微风和河水的密语。平淡中见神奇,意味隽永,有诗的意境,画的境界,正所谓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先生笔下的秦淮河如梦似幻般美丽,让人遐思万千。
不过,眼前的西湖也不遑多让。虽没有那个时空的美轮美奂,但尽是天然雕饰,全无丝毫人工斧凿之痕,这才是纯正的原生态啊。
几个人也租了艘舫舟游湖。
关于画舫,朱自清如此描写:“秦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干,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而最出色处却在它的舱前。舱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顶,两边用疏疏的栏干支着。里面通常放着两张藤的躺椅。躺下,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
王棣等人租的便大概是朱先生所说的“七板子”了,加梢公一共坐了八个人,倒是不显逼仄。
舫船缓缓荡漾在湖面,夜风徐来,吹开白日的燥热,略微有了些许凉爽。
不远处的大船上隐隐约约飘来丝竹管弦之声,歌ji唱着的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众人皆是会心一笑,苏过指指王棣:“呵呵,是三郎的《青玉案》……”
聂胜琼瞥王棣一眼,螓首微垂,唇角噙着笑。这阙词是她首唱呢,技惊四座,艳压群芳,在她心里着实是与有荣焉的。许是仰慕其之才华方芳心暗系,并赎身从良成了“琴师”。这其间固然有种种不为人知的艰辛阻难,但终究是遂了心愿。至于他会作何想又会如何决定,她可没想那么深。勇敢的做了一回自己,有着飞蛾扑火般的毅然决然,不后悔。
《青玉案》一词描绘的是元夕景象,极尽奢华热闹,此时此地唱来也算是应景。
这二月来,杭城军民一心,合力抗涝排洪,之后抑粮价、建新居,到而今也算得“苦尽甘来”,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感、自豪感、劫后余生感,不一而足。
早几日,“安置房”搭建完成,一排排、一栋栋焕然一新的房屋如参阅军士整整齐齐的列开,蔚为壮观。一批批灾民办好相关手续入住其中,家破人亡后的悲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缓解。
而后,颇受诟病的“邋遢湖”正式开工疏浚,眼见着湖水一日日澄静,游湖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西湖成为越来越多人纳凉消暑的首选去处。
凡此种种,自是离不开苏太守以及他辖属的本州官府衙门一干官吏的决策,更有无数军民参与其中,尽显主人翁风采。
现而今尘埃落定,风雨过后见彩虹,正应全城齐奏凯旋曲,全民参与,全民同世。于是,这数日张灯结彩,一般只在节日时舞的鱼龙灯纷纷涌现街头,你方唱罢我登场,锣鼓喧天齐民乐。
人的自愈能力果然是超强的,早前经历的种种苦难在这番热闹氛围下荡然无存。无论男女老幼皆是面露笑容,共襄杭城盛事。
好了伤疤忘了痛,原非贬义词。
苏过叉着腰,腆着肚子,立在船头,笑呵呵地望着眼前景象,这数十日的遭遇磨砺让这个胖子自觉成熟了许多:“棣哥儿,你于江宁抛出那二首传世名篇,今儿在这杭州城经历多多,正当作文以记之。嗯,可不能厚此薄彼哦。”
前些日子,王棣随口吟了一首诗,将夏日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在描写西湖诗词中堪称翘楚之作。
王棣问世的诗词文章并不多,但篇篇都是佳作,是以已有“三郎出品,必属精品”的声音。
此时此刻,在苏小妹、聂胜琼等人殷切目光注视之下,他脑子飞快地转着,该用(抄)哪首诗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