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宋河山》最新章节。
他又在给好友王巩的。《次韵和王巩六首》之五诗中说:
“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
“元亮”是隐逸诗人陶渊明的字,陶渊明在归耕田亩时,曾作《责子诗》,告诫儿子们不要懒惰。苏轼这两句诗,前面是点缀之词,妻子非常贤惠,才是他所标榜的。
“敬通”是东汉大鸿胪冯衍的字。《后汉书》称冯衍“幼有奇才,年九岁,能诵《诗》”,“博览群书”一词,就出自对他的评价。冯衍学问、人品都好,更讲究气节,遗憾的是他娶了个特别悍妒的妻子,终生牢骚不断,甚至给小舅子写信,要求将老婆休掉。正因为此,《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才自嘲说,我与冯衍冯敬通相比,有三点十分相同:一是为人慷慨,有高风亮节;二是刚直敢言,不为世俗所容;第三就是屋里头有个厉害的老婆,家道坎坷。苏轼也喜欢无事自嘲,夫人若有一丝专横,他早就像刘义庆那样叫苦了,“妻却差贤胜敬通”一语,说明实在无可挑剔,自己这辈子比冯衍幸福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趣的是,苏轼在诗后还写下这样的自注:
“仆文章虽不逮冯衍,而慷慨大节乃不愧乃翁。(冯)衍逢世祖英睿好士而不遇,流离摈逐,与仆相似。而衍妻悍妒甚,仆少此一事,故有‘胜敬通’之句。”
可见,王闰之是极贤淑的,嫁与苏轼后夫妻举案齐眉、琴瑟和鸣,乃是为人妻之楷模。
这些日子,苏夫人身体欠佳,多卧床静养,鲜见外人,今日却是早早的起身安坐客堂。
王棣站在门外静静的待了会,听苏伯娘指挥调度,有条不紊的派遣着仆人扈从,主要是安置涌至凤凰山避难的灾民事宜。譬如伐竹木搭建简易棚户作“避难所”,譬如先拿出家里存粮施粥,又遣人拿了太守名刺去往各寺庙请住持协助接纳、安抚灾民,拿出银钱招募人手清理道路堵塞,等等。
太守夫人不简单呐,堪称贤内助。苏太守这些日子定是忙的脚不沾地的,幸好家里有人主持。
待得王闰之吩咐调配完,王棣方进屋,深揖行礼:“晚辈见过伯娘、云姨。”又对也在屋里的苏静嘉、苏过点头招呼。
王朝云坐在王闰之下首,眉宇间透着担忧,见王棣进来,勉强笑了笑。
“三郎,你昨日到了城里,听说救了不少人,不错……城里情况如何了?”王闰之先赞了句,又问起灾情。她倒是镇定,脸上瞧不出一丝慌乱。
这才是真正的名门女子的气度啊,王棣心中赞叹,谨声说道:“很不好。依晚辈看,此次水灾因发生在夜里,来不及撤离的住户不在少数,损失必是……惨重的。城里有太守多日来发令御灾,情况许是好过城外的。当务之急是要搜救被水困住之人。而且,凡遇灾害,抢险救灾应在第一时间开展,是有‘黄金十二时辰’之说,施救越及时,效果越显着。”
想了想,他又说:“此等灾难,极易引发传染性疾病,需及时有效开展消毒防疫工作。灾害已降,逝者已矣,当收拾心情致力于灾后防护事宜,切莫使灾难后遗症扩大。”
接着,他又将前世的救灾工作事项略略说了一遍,诸如不喝生水只喝开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丢弃垃圾、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尽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次预防皮肤溃烂和皮肤病等等,还提了提灾后心理援助之类的事情。
当然,没说的那么细,只是笼统地列了几条。毕竟,“细菌感染”、“鼠疫传播”这些东西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楚。
但他这番话已叫屋子里的人听的呆若木鸡了。王闰之只问他城里的情况,他倒好,不疾不徐的说了这么一大通,还夹杂着好多个新鲜词语,叫人听了费解,但给人的感觉是……好厉害好牛逼。
王闰之深看了王棣一眼,微笑道:“三郎说的这些……伯娘没听太明白,但想来是极好的,倒可以让子瞻好生参详参详。”
王棣从袖兜里掏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与王闰之:“晚辈适才说的尽在此册中,于救灾一事许是用的上。”
王闰之稍稍翻了翻,唤仆从速速进城递与苏轼,赞叹不已:“不想三郎在这等事亦有心得,难怪子瞻断言你必成经济国家之栋梁大才。”
王棣道:“伯父谬赞了,小子只是见不得人间悲苦。能帮人的就帮一帮,终究是帮人者人恒帮之。”
王闰之点头赞同:“你这孩子倒是心善的……佛家言普渡众生,总该在能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些事,但求问心无愧。”
又聊了几句,王闰之勉强撑了这许久,身子甚是不爽利,遂让王棣、苏过等人去帮忙安置山上的灾民,自去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