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当凡人有了修仙知识》最新章节。
丞相府在下午韦氏离开以后就已经被五城兵马司的人围了个水泄不通,就连出门在外未归家的刘家人也派了人手捉拿,一刻钟前,被抓回来的刘家人被强制送进了丞相府,这几个喝花酒被打断的纨绔嘴里还骂骂咧咧个不停。
天雷降下时,围在丞相府外的五城兵马司众人都吓得后退了老远,就这么看着偌大的丞相府被天雷夷为平地,连院中几株百年老树都没逃过一劫。
丞相府宅邸范围内至此,无一活口生还。
此事在京城霎时间引起了百姓的各种猜疑,五城兵马司统领抠抠头皮,过了一会才派出两人赶紧进宫报信,剩下的人继续围着现场,见看热闹的百姓越来越多,只得又派人紧急加派人手过来。
这种事太过邪门,本朝开国以来都还没遇见过,五城兵马司统领也还算反应快,火速控制了现场,至于里面,还是等宫里的指示到了再说。
皇帝带着一众扈从站在昭阳殿外,久久没有言语。
这时大家才想起刚才韦氏发的毒誓,纷纷缩了缩脖子,以后可千万不能随意发誓,这天雷可是说来就来的!
刘家的族亲中,与此事无关的众多分支本来还能逃过一劫,但皇帝发现了小公主没救回来之后,就已经震怒下令立即全都被严加看管起来,这次的天雷虽然没劈到这些人,消息却飞快的传到了这些人的耳里,本来怨言颇深的人瞬间闭嘴。
也不知丞相府的刘家本家嫡支到底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若说是皇帝要株连九族,他们还能想想办法保住少数孩子,但如果是天雷劈下,谁能逃得过?
刘家人以及根本不知情的族亲们被自己的猜测和脑补吓得瑟瑟发抖。
被送到京城已经生产的和待产的刘家女被单独关押了起来,好在宅子在另外一条街,逃过了这次丞相府突发的天雷灭顶之灾。
驻守南面的镇国大将军三日前就收到了紧急密令,调军十万围住禹王的封地主城等待下一步指令。
刚刚被送到昭阳殿即将要成为皇长子的男婴又被人送出了宫,由两个老嬷嬷和一队御林军带着圣旨快马加鞭送往了禹王封地。
禹王和禹王妃感情很好,大儿子已经十一岁,二儿子八岁,三儿子也五岁了,老四是个姑娘,刚满两岁,四个孩子全是嫡出,禹王府里虽然有侧妃一人,美人若干,侍妾也有好几人,但是庶出子女却是一人都无。
禹王封地离京城并不远,否则那么多孕妇也经不起长途奔波,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禹王的奢侈生活根本一点不愁,这也是先帝对他的偏爱。
这些皇帝都忍了,但是这位兄长却妄图用自己的血脉来图谋他的帝位,现在更是因此害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这就绝对不能忍。
负责护送的御林军一行动作很快,大半日工夫已经到了禹王封地,与镇国大将军见过之后就匆匆入了城来到禹王府宣旨。
圣旨表达的内容很简单,被送来的孩子是禹王的骨肉,被封为禹王世子,继承禹王封号和封地,如果这孩子夭折,禹王封号和封地将被褫夺。
要知道禹王妃这些年唯一的心病便是世子封号,虽然禹王府里没有庶出子女,但是夫妻多年,她又怎会不知道禹王秉性,如此风流好色之人怎么会没有庶子庶女,只不过是养在外面罢了。
大儿子六岁时就能通读四书五经,堪称聪慧,禹王妃查到禹王的庶子最大的也已经五岁了,便想方设法说服禹王上折子给大儿子请封世子,却被当时的先帝驳回,理由是本朝所有的世子都是在九岁通过太学的考校之后才会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此禹王夫妇等了三年,期间,禹王在外面又多了三个庶子和两个庶女,禹王妃心急如焚。
好容易等到大儿子九岁了,先帝薨了,传位太子,也就是如今的皇帝。
国丧期间,请封世子不但成不了,反而要被百官弹劾,于是这事又耽搁了下来。
眼看新帝继位已经两年,禹王妃又起了心思要请封世子,哪知道出了丞相府来人密谋一事。
禹王妃本来是被瞒着的,但是自己丈夫那段时间的身体状况哪里真的瞒得住?
禹王本就被酒色掏空的身子那段时间更加虚得不成样子,仔细一查才知道刘家竟然胆大包天至此,禹王妃被吓得冷汗直冒,请封世子一事也只得再次按捺下来。
自从那些孕妇被送走,禹王妃更加寝食难安了,总觉得要发生大事。
果不其然,封地主城被围,禹王吓得躲在书房不肯出来半步,吃喝拉撒都在里面解决已经连续七日了。
御林军带着圣旨和两个嬷嬷抱着婴儿出现的时候,禹王妃有一种“总算要完蛋了”的解脱感。
但是事实却与她想象的不太一样,皇帝没有问罪,甚至连斥责都没有,但是世子封了,却是这个被送进宫要当皇长子的孩子。
禹王妃还没来得及庆幸,就被这个晴天霹雳打得措手不及!
禹王封号还在,封地也在,他还能好好的当自己的富贵闲散王爷,自己的王妃之位也在,但是这个刘家女所出的孩子却成了禹王世子,他还不能死,他死了,整个禹王府也就完了。
这怎么不让禹王妃悲痛欲绝?
自始至终,皇帝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不说,静静的看着禹王跟着丞相府一起作死。
刘家肯定是要倒大霉的,这个孩子的生母也肯定活不下来,但是这个孩子他死不得啊!
禹王妃哭得肝肠寸断,完全不顾接圣旨这茬,只有禹王抖着腿嘴唇发白的上前接旨。
宣旨的御林军还没离开,禹王府又来了一队人马,这回送来的是剩下的已经生了孩子的和即将临盆的刘家女,这些孩子可全都是禹王的种。
同时带来的,还有皇帝的口谕,这些孩子的信息全都造册送到了御前,只要夭折一个,禹王的嫡出孩子就要送一个到京城由皇帝亲自教养。
禹王妃直接哭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