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破晓之明:天命之烬》最新章节。
叶语闲轻笑了一声,满意地点了点头:“滚吧滚吧,好好去禁闭室反省。”
如此一来,不仅稳住了局势,还顺势把“昨晚的贼人”彻底掩盖了下去,参与的人,过三天之后,再说这群捕快,文化程度都不高,让这帮人写检讨书,估计三天时间里脑子全都在怎么写检讨书能让叶语闲谅解几人,再想回忆当时的事情,也比现在要淡忘的多。而其他捕快则会认为叶语闲大学士亲自参与调查,也会顺便替自己善后,可谓一举三得。
当然这三天的时间,并不是用来吃干饭的。王振府上还有许多需要善后的问题。
当然,他并不是以朝廷大学士的官方身份来的,而是借着“破除流言,为王振正名”这样的冠冕堂皇的借口,以私人名义来修补王府的损毁部分。
在外人看来,这位叶大学士仁厚宽和,不计前嫌,甚至愿意为已故的太监大臣操持后事,生怕流言影响朝廷名声。
可实际上,他来这里,是为了彻底抹去昨晚行动的痕迹。王振府上的地牢,叶语闲采用的是三点爆破的方法强行炸开的。其中两道是剑气,一道是化学性质的粉尘爆炸。用这样的办法强行突破,自然地牢被炸得够狠,而原本封闭的密室如今成了一片狼藉,墙体崩塌,残垣断壁,瓦砾碎石散落一地,空气中依旧残留着淡淡的爆炸气味。
叶语闲带着一些自家的车夫、随从以及捕快来到现场。捕快们进入王府,看到院子里的各种刑具,稍稍有些惊愕。不过叶语闲给几个捕快一个眼色,捕快们也就没再说什么。这个地方嚼舌根,那估计是不太想要命了。几个人对这些地方进行了测量。叶语闲自然知道,真的是平地生个大滚雷炸下来,肯定不是这样的现场。不过叶语闲自己不说,这个时代是没有科学鉴识官的,几个捕快当然也没有那个眼力。
叶语闲思索了一下,跟几位商议,如果自己出钱请工匠秘密修缮,然后传言这一切的原因是王府上某一个房间的支柱年久失修导致的。是不是一边能隐瞒宵小犯上,另一方面也维护了王振院子里这么多刑具的特殊爱好,同时也能制止流言蜚语?几个捕快一听,也觉得是个不错的办法。于是一拍即合开始研究起来如何修补。
真正需要修补的地方不多,毕竟地牢并未连着整个王府,大部分建筑未受影响,如今唯一需要处理的便是回填。当然,叶语闲并未动用任何坊间的工匠,而是让捕快们和自己下人亲自动手。用最简单的方法填土、夯实、掩盖痕迹,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够让这处地牢的最后一点证据,彻底埋葬在地下,再也无人知晓。第三日黄昏,叶语闲站在王府废墟旁,拍了拍手上的尘土,抬头望向天空,夕阳映照在残破的院墙上,投下长长的阴影。几个人轻轻地呼出一口气,抖了抖衣袖,转身离开。
叶语闲站在王府修缮完毕的废墟边,看着系统面板上依旧亮着的“未完成,完成度50%”字样,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随即苦笑了两声,低声自嘲道:“果然是‘难度等级:绝’。”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虽然已经猜到了任务没有完成的可能性,但当真正看到结果时,还是忍不住心头微沉。
稍微一思索,他便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这种‘人文社科类型的保命神器’,历代皇帝发出去后,都会当做隐患来看待。更何况,这道空白圣旨的持有者是王振,而王振与皇帝的关系……复杂得可以拍几十集宫斗剧了。
一张留白的圣旨,可以让任何一个手握它的人堂而皇之地自称“天子钦命”,即便皇帝不承认,单是这样一份东西的流出,就足够掀起轩然大波。这玩意要是落在野心家手中,足以让人借题发挥,甚至引发一系列宫廷争斗、官场倾轧,光是想想就能让人头皮发麻。
叶语闲深深叹了口气,目光落在系统面板上,沉默了片刻,然后毫不犹豫地收起了面板。“也罢,”他低低一笑,眼中闪过一抹玩味的光,“这任务留个尾巴就留个尾巴吧。”反正,留着它,说不定以后还能派上什么用场呢。
杭州的事情处理得干净利落,叶语闲也没再多停留,只是悄悄地向杭州知府交代了一些事情,确保余波不会再掀起什么麻烦。这趟杭州之行,虽说没能找到合适的同伴,但意外获得了一点“好东西”,也算是有所收获。
转眼间已是八月初,夜风渐凉,空气中隐隐透着几分秋意。再过几日,便是中秋佳节,正是赏月的时节。“时辰也差不多了,是时候回去了。”
对于剩下未完成的进度,叶语闲也另有打算。叶语闲在路上,叶语闲并没有急行军,而是选择悠然行进,沿途稍作歇息,顺道欣赏江南秋日的风光。两日后,一行人才会抵达金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路上的时间,叶语闲在脑子里,就不停的思索着如何起草密信,让皇帝知晓自己知晓了王振的秘密,但也要让皇帝安心,自己对皇帝、王振的态度。虽然王振是历史的罪人,但盖棺者定论,人都死了,你还埋怨他什么呢?
在途中,叶语闲和师妹、小狐以及两位女忍者稍稍讨论了一下。似乎大家也没有觉得叶语闲的态度有何不妥,这让叶语闲稍稍安心。叶语闲还真不想把一个死人拿出来鞭尸。
两日后,叶语闲一行人踏入金陵府邸的大门。在叶语闲研究了一路之后,便毫不耽搁,立刻吩咐人密信皇帝,随信附上了一枚瓦剌军令。信中的内容措辞恭敬,话里话外却透着一丝巧妙的揣度。
“王公共府上平地生雷,臣深知陛下怀念王公,因此不敢怠慢,亲自出面安抚,确保事态平息,不让流言蜚语影响陛下的声誉。如今,一切风波已消,流言已平,关于皇帝当年赐予王公的瓦剌军令,也已顺利回收。此物不再流于民间,也不应让王公留下历史骂名。”
信写给皇帝留足了面子,又巧妙地表明了这桩事情已经彻底封存,绝不会再惹出任何麻烦。叶语闲将折好的密信封入锦囊,交给心腹护送入宫,随即长舒一口气,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如此一来,这件事,便算是彻底画上句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