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破晓之明:天命之烬》最新章节。
当晚,众人祭拜完祖先与鬼神,各自回到住处,整个叶府的灯火渐渐熄灭,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然则在二楼的娱乐室,一盏暖黄的油灯仍旧亮着,映照着屋内几道身影。
叶语闲端着茶杯,缓缓啜了一口,目光扫过身旁的几人,淡然道:“下一个比较大的事情,就是去巴蜀之地了。现在趁着人都在,商量一下,谁去谁不去。”
众人闻言,皆是神色一凝。
师妹是必然要随行的。十世镜是此次巴蜀之行的关键线索,无论如何,她都不会缺席。这一点,叶语闲从未动摇过。
小狐与小雪的能力相近,都是控制系职业,但有所区别——小狐偏向法术控制,而小雪则依靠物理手段形成压制。按理来说,叶语闲更愿意带上小雪,毕竟在众人之中,她是陪伴叶语闲时间最长的。但家中终究需要一个能够统筹全局的人,思虑再三,叶语闲最终还是决定让小雪留下,负责府中事务,稳定后方,而小狐则随行。如此一来,哪怕他们远行在外,府中也不会出现大的混乱。
香菱作为文案整理的能手,自然也被安排留下,协助小雪处理账目、书信文书等事务。巴蜀之行路途遥远,变数难测,万一家中需要与外界沟通,有一个能处理文字的人在,终归是稳妥些。叶语闲虽戏称她是“临时账房先生”,但实际上,香菱在府中早已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接下来,便是两位女忍者——杏子与爱姬。叶语闲原本考虑仅带其中一人,毕竟二人的能力颇为相似。任何团队,“刺客”类职业通常只需一位即可,否则不仅技能重叠,还可能影响团队的战斗配置。同时,一旦两人同时离开,府中与守卫之间的联系也会有所削弱。
然而,思来想去,叶语闲还是决定——两人都带上。一方面,他从未真正把二人当作“工具型刺客”,而是当作家人来看待。行走江湖,多一个熟悉的同伴,便多一份照应。另一方面,十世镜,单从名字来看,便隐隐透出“回溯前世”的意味。在这样的情况下,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潜行、侦察、暗杀,这些正是忍者们最擅长的事,若能在陌生环境里探得更多信息,至少能让整个行动变得更加安全可控。
至于东瀛武士与忍者团,他们则全部留守封地。此前才遭遇过山贼袭击,府中防备之心不可松懈,有他们坐镇,叶语闲才放心踏上旅途。
叶语闲轻敲桌面,目光微微沉了几分。这队伍的配置,似乎有着不小的问题。
目前随行的人员,要么是控制系,要么是辅助类,甚至忍者都偏向暗杀与潜伏,真正能在正面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一个都没有。
“这么一看……要是碰上正规军,我们连正面抗衡的能力都没有,只能依靠偷袭。”叶语闲叹了口气,将手中的茶杯放回桌上,扇子轻轻在掌心敲了敲,“看来,还需要再补充些正经的战斗力才行。”
屋内的几人闻言,皆若有所思,沉默了一瞬,直到小狐开口问道:“叶老板是打算……去哪里找?”
叶语闲靠在椅背上,闭目思索了一会儿,忽然缓缓说道:“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术士,能够控制局势,或者类似于蒋老板那种能扛在前排的角色……除此之外,最好再有个物理职业。”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这根本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拼凑出来的阵容。若是按照普通人的标准,能寻得一个可靠的前排战士已经不易,更别提术士、物理职业这种挑剔至极的职业且有足够作战经验的人了。
叶语闲敲了敲桌面,最终做出决定:“算了,既然队伍里缺人,那干脆先找到合适的人再出发。”
“那要去哪找?”小狐歪着脑袋,好奇地问。
叶语闲眼神扫过众人,思索片刻,忽然笑道:“金陵之地,名士众多,但能打的不一定多。或许,我们该在周边走一走,说不定会有所收获。”
“你的意思是……”师妹挑眉,似乎已经猜到了什么。
“不如,我们再出去游玩一圈,再去巴蜀。”叶语闲说着,嘴角微微扬起,“反正巴蜀之行也不是那么急,何必这么快赶路?”
“倒也是个办法。”师妹微微点头,“反正线索已经掌握在手,不急于这一时半刻。”
叶语闲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忽然眼神一动,想到一个地方,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几分。“要不,我们去一趟苏杭好了。”
“苏杭?”香菱眼睛一亮,带着几分期待,“杭州可是个好地方啊!”
叶语闲眯了眯眼,望向窗外的夜色,心中已经开始盘算——江南之地,才子佳人辈出,可除了文人骚客,那里也不乏真正的能人异士。兴许,在那片繁华之地,他能找到真正值得邀请的人才……
杭州并非叶语闲的势力范围,但以他一品大学士的身份,想去旅个游、享受贵宾待遇,还是轻而易举的。
中元节后的几天,按照民间习俗,忌访友、忌出行。叶语闲对此倒也不作违逆,索性在府中休养生息,等到黄历上标注着“诸事皆宜”时,才正式启程前往杭州。
叶语闲当然知道,队友这种东西,是宁缺毋滥的。金陵找不到,杭州城也不一定能找到。这一趟多半是去玩一圈,寻找队友这件事不可强求。况且两地相距不远,按照寻常马车的速度,至少需要一日半才能抵达。可叶语闲偏偏不走寻常路,他素来信奉一句话:
“千里马日行千里,听上去神乎其神,换算下来时速也就三十迈。更别提,一顿饭就要吃一石的粟米,这么费粮,自然能得跑得快点。”
然而遵循“吃得多跑得快”原则,叶语闲马厩里的私人马匹,向来是被当成“粮食吞噬机器”来养的——上好的豆料、精细的草料、甚至连少量油脂类都时不时添加,简直是奢侈到了极点。这些马匹平日里闲着没事就被叶语闲拉出来狂奔训练,再加上充足的营养供应,跑起来的速度自然比寻常马匹快得多。
于是,本该需要一天半的行程,在叶语闲的“速成千里马”计划下,硬生生压缩成了半日。
一行人天还没亮就早早动身,马蹄翻飞,卷起一路尘烟,沿着官道疾驰而去。沿途偶有路过的商旅行人,纷纷侧目,只看到一匹匹骏马风驰电掣地掠过,连驿站的马夫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