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破晓之明:天命之烬》最新章节。
叶语闲仔细看了一眼已经切开的石头,又拿出图鉴核对了下。虽然这块石头价值连城,但对自己的属性提升并没有太大帮助。不过嘛,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他心里盘算了一番,随即对何老板说道:“既然您估价这块石头能值万两黄金,那就是十万两白银,咱们五五分账,各得五万两。剩下的零头,就当好处费,分发给伙计们吧。”
何老板也没多犹豫,爽快地点头答应:“行!叶巡察讲义气,这分法妥当。”
叶语闲笑了笑,接着说道:“另外,如果可以的话,何老板从我这份里抽一万两出来,帮我在城里收购几间店铺,再置办两套宅邸。”
何老板听罢,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开口说道:“叶巡察,一进的大宅差不多八百两一套,要是三进的宅院,大概两千多两一套。按您说的,两套三进宅院顶多五千两就够了。剩下五千两,用来收购店铺,少说也能收下六七家。这么算下来,买下来半条街都不是问题啊!”
他顿了顿,满脸疑惑地问道:“不过,叶巡察,您突然收购这么多店铺,是打算做什么?”
叶语闲笑了笑,语气中透着几分玩味:“江湖百景啊。”
“江湖百景?”何老板一头雾水,显然没听懂这话的意思。
叶语闲挥了挥折扇,懒洋洋地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把各路能人奇士聚集起来,各自发挥所长,打造一个有趣的江湖社区。你看那些卖糕点的、卖字画的、跑镖局的、开药铺的,全都可以归到这一百景里来。既能赚钱,又能有趣,何乐不为呢?”
何老板听得半信半疑:“您这是要开商会,还是要搞什么新鲜玩意?”
叶语闲笑而不语,语气笃定:“总之,您就照我说的办,反正也是我的钱。”
回到巡察府后,叶语闲懒得再多想,直接倒头便睡。这一觉睡得极沉,直到第二天清晨,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他惊醒。
“叶老板,大事不好了!”小雪站在门外喊道。
叶语闲揉了揉眼睛,披上外袍开门,看到小雪手里捧着一封锦盒,神色凝重:“刚刚有人送来的圣旨。”
叶语闲一听,心头一震,接过锦盒展开圣旨仔细阅读,圣旨内容言简意赅——
“京城有人刺杀皇帝企图造反未遂,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与反贼有染,命金陵众部查抄大观园,收监各族族长,其余相关人员不得离开府邸。”
圣旨的落款和盖印都完备无缺,但其中有个显眼的细节让叶语闲略微松了口气——圣旨并没有提到金陵巡察使和金陵郡王的名字,换句话说,朝廷暂时没有要求自己亲自负责此事。
“看来那封密信起了些作用……”叶语闲心中暗道。
小雪在一旁问道:“叶老板,这圣旨的意思是要彻底动四大家族了?大观园恐怕要大乱了。”
叶语闲收起圣旨,若有所思:“刺杀皇帝未遂是重罪,牵连到四大家族,朝廷这次必然会下狠手。可这事来的有些巧……刚好在我密信送到京城之后,圣旨就到了。说明京城那边要么早有行动,要么是利用这次刺杀借机整肃地方豪族。”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圣旨没点我名,说明朝廷并不想让我插手正面的查抄行动。更可能是打算把我当成暗中观察的钉子——看看金陵还有多少人会跳出来。”
小雪皱眉道:“那我们该怎么应对?直接袖手旁观?”
叶语闲摇了摇头:“袖手旁观不太可能,四大家族这一查,金陵城必然人心惶惶,我这个巡察使要是躲着不出面,反倒显得可疑。眼下最重要的,是先稳住局面,别让那些无关的百姓跟着遭殃。”
“抄家是不可能抄家,这辈子不可能抄家。禁足又禁不住……”叶语闲摇着折扇,嘴角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自言自语着。
小雪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问道:“叶老板,你在说什么呢?怎么听着这么奇怪?”
叶语闲笑而不答,只是摆了摆手,转身向外走去,语气轻快:“走吧,先去一趟衙门。咱们到大牢里看看贾老太,再顺道去趟大观园。”
小雪跟上他的脚步,皱着眉问:“叶老板,现在这种情况下,您亲自去见贾老太,恐怕会被人盯上吧?毕竟四大家族被查抄,朝廷可是盯得紧呢。”
叶语闲转头看了她一眼,眼中透着几分精明:“正是因为朝廷盯得紧,我才更要去见她。”
来到衙门口,早已得知消息的太爷准备亲自迎接,叶语闲却摆了摆手,直接拒绝了这场面上的礼节:“不必迎接,免得耽误正事。”说完,便带着小雪径直走向大牢。
金陵的大牢虽是关押犯人的地方,但此番牵连的是四大家族的族长,牢房虽算不上舒适,却也还算干净整洁。叶语闲一进牢房,就看到穿着囚服、满脸疲惫的贾老太正靠墙坐着。见叶语闲到来,她眼中顿时浮现出一丝希望,强撑着站起身,走到牢门前,颤声道:“巡察使大人,您能来看老太我……实在是感激不尽!”
叶语闲摆了摆手,语气淡然:“不必客套,咱们开门见山。昨晚,我已密信启奏圣上,内容是——我观察了您家宝二少爷、薛公子等几位,未见四大家族有何异常动向。如果事情确有隐情,恳请圣上明察。”
贾老太闻言,眼圈一红,急忙作揖道:“巡察使大人高义,贾家上下没齿难忘!”
叶语闲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暗自冷笑:“同样一番话,对着圣上的奏折,就是启奏看管好四大家族,是否有意谋反;而现在,对贾老太说出来,就成了请求明察,是不是有人故意栽赃。话不同的只是立场罢了。”
心念至此,他继续说道:“贾老太,话虽如此,但这件事非同小可,谋反是大罪,牵连极广。虽说我曾救过皇上一命,但要想保全整个贾家,恐怕并不现实。”
贾老太听到这里,脸色微微一变,双手颤抖着扶住牢门,低声问道:“巡察使大人,您这话……是不是还有什么办法?”
叶语闲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语气淡然道:“这勾连贼人意图谋反,貌似是个诛九族的罪名。我看您要是觉得不保险,最后留下个血脉也是好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贾老太闻言,身子微微一颤,瞬间明白了叶语闲的意思。这是暗示自己可以“有所表示”,以换取几位后辈的庇护。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连忙拱手道:“巡察使大人,无论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只要能保下贾家几位子孙,老太心甘情愿。”
叶语闲见她明白了自己的暗示,淡淡说道:“代价的事不急,先看朝廷下一步动作。我既然启奏了圣上,便会尽力而为。但话说在前头,我最多只能保几个人,想要全身而退,怕是难上加难。”
贾老太连连点头,语带哽咽:“巡察使大人厚德,贾家感恩不尽……”
叶语闲不再多说,转身对小雪说道:“走吧,咱们再去趟大观园,看看那边的动静。”
叶语闲和小雪来到大观园,远远便看到园中气氛肃杀,各处都布满了守卫。随着圣旨下达,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主要人员已被收监,其余相关族人则被禁足府内,不得擅自出入,整个园子一片紧张压抑的气氛。
叶语闲环顾四周,见到唯独栊翠庵前无人把守,心中微微一动,对小雪说道:“走吧,既然其他地方不好进,不如去栊翠庵看看妙玉。”
小雪点头,两人沿着僻静的小路,很快来到了栊翠庵门前。
叶语闲轻轻叩门,不多时,门内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随即,门被缓缓打开,一位妙龄女尼出现在他们面前——正是妙玉。只见她一身素衣,神色憔悴,似乎刚哭过,眼角的泪痕尚未擦干,显得有些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