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第170章 战斗开始(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最新章节。

陈玉既然选择了战队弘治皇帝,就该料想会有这么一日。

弘治皇帝已经明确表明了意思,陈玉当然也知晓该怎么做,虽然他没有正面回答弘治皇帝,但没有反驳弘治皇帝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一切。

等陈玉离开后,朱厚炜才问弘治皇帝道:“阿耶,你要给我封在昌平为王吗?”

朱厚照笑着道:“这才好呢!我还担心以后弟弟你要去远处就藩,咱们兄弟就很难见到了,这次好了,父皇给你封在昌平,你想回宫那不就是两步路的事么?”

虽然现在距离朱厚炜就藩还有一段时间,毕竟朱厚炜还没有成年,但现在弘治皇帝就已经开始替朱厚炜的未来考虑。

朱厚照喜滋滋的,但朱厚炜却有些愁闷,这其中恐怕会遇到很大的阻挠,不然弘治皇帝不会特意将陈玉召出宫说出这么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这足以说明朝中大多数官吏都在反对弘治皇帝此举。

朱厚炜也明白其中的逻辑,朝中官吏们也没做错,如果在弘治一朝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后世皇帝就可以做到有矩可寻,日后一旦不喜皇太子,那就将诸王留在京,势必会让其他诸王心生异心。

大明不能再经历一次靖难了。

清朝倒是没这种规矩,那是因为清朝的野猪皮并没有确定嫡长子继承制,谁都可以继承皇位,因此清朝的藩王几乎都不会离开京师。

可如果明朝在弘治皇帝这开了个不好的头,对未来的危害将会变的无穷大。

最为主要的,弘治皇帝要孤身一人对付朝中百官,这其中的难处不言而喻,朱厚炜也不希望弘治皇帝遇到这些烦心事。

“阿耶,是不是藩王的封地不能在京啊?”

“你刚才特地将陈大人给叫来,让他支持你的想法,是不是因为朝中很多人都不支持你?”

弘治皇帝欣慰的看着朱厚炜,感慨道:“厚炜啊,你是比你大哥想的多很多,是啊,朝中诸官百司都不支持朕将你封在昌平。”

“昨天在万岁山下,内阁六部都察院等所有臣僚听闻此言,立刻开始了激烈的反驳,劝谏朕不能开藩王封京畿这个头。”

朱厚照瘪瘪嘴,哼道:“这群人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这是我大明皇家内部的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啊?”

弘治皇帝瞪了朱厚照一眼,道:“他们是大明的臣僚,当然要为大明的未来操心。”

“大明不是朱家一家的大明朝,是百官天下万民的大明,所有人都有责任拱卫国家的长治久安,他们当然有资格来操心大明的未来了!”

朱厚照哼了一声,道:“他们在怕什么?怕弟弟篡位吗?怕我们兄弟不和吗?”

“弟弟你说你想不想做太子?”

“不想。”

“不,你想。你就算想也没事,以后大哥去给你开疆拓土,这怎么了吗?有什么问题吗?”

弘治皇帝气的胸口在起伏:“当然有问题!”

“你是嫡长子,除非朕给你打回娘胎让你重新生一次。”

朱厚照:“这个……不太可能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火凤凰当私人纹身师
在火凤凰当私人纹身师
关于在火凤凰当私人纹身师: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爱吃酿菜的红尘六道
重生世子,洞房告白甜美娇妻
重生世子,洞房告白甜美娇妻
江枫穿越到大夏,刚醒过来就得知自己被骗婚了。原本十两银子娶回来的娘子,娶过门居然还欠着三十两银子!好在他机智过人,又身怀现代知识,总算把事情解决了。不过看着家徒四壁的屋子,还有跟着自己过一起苦日子的娇滴滴的小娘子。江枫撸起了袖子:“还以为可以摆烂,现在只有加油干啊……
小水怪
逆袭红楼:我娶了林黛玉
逆袭红楼:我娶了林黛玉
关于逆袭红楼:我娶了林黛玉:土木狗苏旭,一朝穿越红楼梦,成了个爹不疼娘不爱的五品官庶子!他怒了:不就是个破庶子!老子要逆天改命!中了举人后,他直接成了林如海的幕僚!还被快挂了的林如海把宝贝女儿黛玉托付给他了!这是什么神仙开局!且看苏旭如何步步高升,护林妹妹周全。
风吟竹语月下琴
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
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
关于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快穿+盗墓同人+空间+炮灰)欢迎来番茄免费小说阅读我的作品。第一个小故事,没写好,不想再改了,可跳过。作者私设如山,虽然是盗墓同人文,但是谁看谁知道~本文主角是一株小花仙,本身没有性别之分,以穿越后的本人为准。小花仙为体验人类七情六欲,穿越进盗墓世界,成为种种炮灰和配角,甚至是主角。第一个:王萌第二个:黎蔟第三个:白欢第四个:吴妤第五个:张瑞泽第六个:解涟环第七个:
一览众山河
大唐储君
大唐储君
关于大唐储君:在大唐的恢弘篇章之中,李承乾,这位年仅八岁就被册立为太子的皇室贵胄,十二岁便肩负起监国的重大责任。他天赋异禀,聪慧过人,身姿挺拔,容貌英俊,且宅心仁厚,至纯至孝,本应成为大唐未来的一代英明智主。然而,无情的历史车轮却残酷地碾碎了这一美好的可能。倘若李世民能够毫无保留地信任李承乾,不再施行权力制衡之术,或许他必定会成长为一代贤明的储君,引领大唐迈向更为绚烂夺目的辉煌盛世。本书基于史实
自在飞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