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第116章 与子谈心(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最新章节。

刑部的牢狱还算干净整洁,毕竟能进皇城刑部羁押的都是高官权贵。程敏政自被羁押刑部到现在已经过了五日。

春和殿,朱厚炜已经连续两日没有去东宫上学,也没去坤宁宫。

张皇后和朱厚照都知道朱厚炜的想法,都默契的没有派人去询问原因。

果不其然,今天中午的时候,弘治皇帝便带着太监来到了春和殿。

朱厚炜托腮坐在书房的书桌前,外面的春日暖阳折射在朱厚炜的胖胖脸蛋上,小家伙坐在那里发呆。

“吴先生说你两天没去东宫上学了,你大哥说你快要病死了。”

朱厚炜:“……”

弘治皇帝无奈的叹口气:“你大哥虽然顽劣皮实,但脑子是聪慧的,他知道吴宽肯定要找朕,所以才这么说,就是为了让朕来找你。”

“朕也知道你怎么想的,你这小家伙看上去总是人畜无害,可心里的想法比较多,也比你大哥聪明,朕都清楚。”

弘治皇帝坐在朱厚炜旁边,春和宫的婢女端着茶水过来,然后离去,殿内只剩弘治皇帝和朱厚炜爷俩。

“上次外廷文官弹劾朕不让你去乾清宫,自那以后你就再也没要求去过,你想见朕,只能通过这种办法。”

“说吧,你想要做什么?”

朱厚炜深吸一口气,道:“阿耶,我想去刑部看看程老师。”

弘治皇帝笑着道:“好。”

朱厚炜有些奇怪:“阿耶你不阻止我吗?外廷文官不会为难你吗?”

弘治皇帝微笑道:“首先你是朕的儿子,朕疼你还来不及了,为什么要阻止你?”

“外廷文官不会为难朕,咱大明以孝悌治天下,你是程敏政的学生,尽管自己老师身陷囹圄,做学生的去看望老师,这没有什么不妥。”

弘治皇帝端着茶喝了一口,示意朱厚炜先不要着急,这才慢吞吞的开口:“朕之前不让你去见程敏政,是有些事还没搞清楚。”

朱厚炜赶忙道:“现在搞清楚了吗?”

弘治皇帝叹口气,道:“清楚了。朕说了你不要怨恨朕。”

“啊?”

弘治皇帝自顾自道:“自科考舞弊案发生后,锦衣卫和三法司都在积极调查。”

“朕此前告诉过你,咱大明朝发生的任何事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这次也是一样。”

“吏部尚书和都察院在地方外察,地方官吏被处理的越来越多,此前平均一次外察处理有问题的官吏也不过五百余人,这次已经处理快一千五百多名官吏了。”

“地方官坐不住了,所以他们需要在京师搞一场动作来转移外察的注意力,同时让外察队伍尽快回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世子,洞房告白甜美娇妻
重生世子,洞房告白甜美娇妻
江枫穿越到大夏,刚醒过来就得知自己被骗婚了。原本十两银子娶回来的娘子,娶过门居然还欠着三十两银子!好在他机智过人,又身怀现代知识,总算把事情解决了。不过看着家徒四壁的屋子,还有跟着自己过一起苦日子的娇滴滴的小娘子。江枫撸起了袖子:“还以为可以摆烂,现在只有加油干啊……
小水怪
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
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
关于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快穿+盗墓同人+空间+炮灰)欢迎来番茄免费小说阅读我的作品。第一个小故事,没写好,不想再改了,可跳过。作者私设如山,虽然是盗墓同人文,但是谁看谁知道~本文主角是一株小花仙,本身没有性别之分,以穿越后的本人为准。小花仙为体验人类七情六欲,穿越进盗墓世界,成为种种炮灰和配角,甚至是主角。第一个:王萌第二个:黎蔟第三个:白欢第四个:吴妤第五个:张瑞泽第六个:解涟环第七个:
一览众山河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王阳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大乾,而且稀里糊涂的与宁国公府的世子调换了时空。他刚来大乾的第一天就要与京城第一美人成亲,而她似乎与他还有一些前尘往事……在一次偶然中,王阳与女帝结识。“王阳,朕怀孕了……“真的吗?谁的?“你混蛋!……国家危难之时,人人有责,身为大乾的一份子,王阳自不例外。
只有明月如故
横行诸天的孤胆枪手
横行诸天的孤胆枪手
关于横行诸天的孤胆枪手:他姓伊,所谓伊人的伊,名诺,一诺千金的诺。有人说他至诚至善,至情至性,你对他真心相待,他必以真心换真心,成为你可以性命相托的好朋友。也有人说他无德无品,无法无天,天下无他不敢做之事,也无他不敢杀之人。伊诺是个怪人,他总能从身后掏出各种稀奇古怪,却又威力奇大的兵器。没有人知道他那些奇奇怪怪的兵器,究竟藏在什么地方,又是怎么拿出来的,这是江湖中最大的不解之谜。……重阳之日,华
墨染残剑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